華文網

14歲輟學25歲成首個包下飛機的人,慈善完虐馬雲!卻38歲含笑九泉

他曾經叱吒商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我國民營包機第一人,在人們眼裡,他被譽為成功的典範。然而天嫉英才,2004年11月7日因疲勞過度,患腸癌英年早逝,年僅38歲,他就是“膽大包天”的王均瑤!王均瑤的短暫半生,

可謂商界傳奇,更是國家棟樑!他在慈善上付出的,如果按比例計算,可以說完虐馬雲李嘉誠!

1966年,王均瑤在溫州蒼南縣出生,在一個漁民家庭中成長。14歲離開校園,輟學步入了社會,16歲加入溫州的10萬購銷員隊伍,跑到長沙推銷不乾膠。

當時一同做生意的老鄉這樣說:“這孩子膽子大,腦子也好用,別人一出價就知道這筆生意劃不划算。”

1991年春節,在長沙做了5年購銷的王均瑤準備回家,因沒買到回家的火車票,只能與朋友坐著大巴回家。在路上,王均瑤感歎道“汽車真慢!”老鄉逗他說:“飛機快,你包飛機回家啊”,本是一句玩笑話,王均瑤想了很久:能包汽車,為什麼不能包飛機?

春節剛過,王均瑤就走進湖南省民航局,

接待他的官員大吃一驚,私人包飛機?還是一個25歲的農民出的主意?但王均瑤的方案很誘人,他想承包長沙至溫州的航線,每週2次航班,營運費用用按飛行架次、里程計算,並且提前把承包款打給民航,盈虧自負。

當時任職的民航站長回憶說,

1990年溫州機場剛建成開航時,溫州有兩個人包過飛機,但很快以“非法經營”的罪名被公安機關拘留,那時候的飛機不是誰都能坐的,就連買票都要縣團級以上政府開的介紹信。

但這次,王均瑤居然成功了。蓋了100多個圖章後,他硬是在中國民航鐵桶般的大門上撬開1條縫。1991年7月28日,1架被王均瑤“包”了的“安24”客機從長沙起飛,90分鐘後降落溫州機場。一夜之間,王均瑤的照片登上全國媒體的顯著版面。

王均瑤後來說:“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1天,我的個人形象、人生道路都變了。如果說人生是個舞臺,那天,作為1名演員,我面試合格,被允許登臺。”

英年早逝

2004年11月10日,新華社播發的一則消息震驚全國商界: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均瑤集團董事長、著名民營企業家王均瑤因患腸癌,肺部感染後病情突然惡化,最終因呼吸衰竭搶救無效,於2004年11月7日在上海去世,享年38歲。11月12日,

1000多名浙商代表及商界人士出席王均瑤公祭大會,現場1幅“一代驕子膽大包天名揚海內外;半世奇才領軍浙商魂牽黃浦江”的挽聯,

從開始到結束,他都不是生意做的最大最有錢的商人,到2004年病逝,也從未在福布斯或胡潤富豪榜上露過臉,他倒是2大榜單慈善榜上的常客,他的慈善投入比例可以說碾壓馬雲。胡潤製作的2004年度大陸慈善家排行榜上,王均瑤排第22位,胡潤評估其捐贈額達1120萬元;在當年度的福布斯慈善榜上,王排名第40位,評估其捐贈額400萬元。來自胡潤和福布斯人士的說法是,王一直是富豪榜的候選人,但資產狀況不便計算。

臨終前的話

我曾經叱吒商界,無往不勝,在別人眼裡,我的人生當然是成功的典範。但是除了工作,我的樂趣並不多,到後來,財富於我已經變成一種習慣的事實,正如我肥胖的身體——都是多餘的東西組成。

此刻,在病魔面前,我頻繁地回憶起我自己的 一生,發現曾經讓我感到無限得意的所有社會名譽和財富,在即將到來的死亡面前已全部變得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了。

現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夠用的財富,就該去追求其他與財富無關的,應該是更重要的東西,也許是感情,也許是藝術,也許只是一個兒時的夢想。

王均瑤成功背後所隱藏的商業規律

很多人說他是偶然,其實在作者看來,並非偶然,任何一個商業的成功,都遵循了商業的某些規律和市場規律,而對於企業經營者來說,就要總結這些商業規律為自己所用,同時在自己遇到同類問題時,少犯錯誤、少走彎路,爭取更多的商業機會。

作者從事管理諮詢9年時間,見識過形形色色的企業問題,接下裡就剖析一下王均瑤的成功背後的商業規律:

逆勢思考,危機抄底。王均瑤說,能看到危機的人有70%,但能把握危機的人只有萬分之一。在行業大危機中,而王均瑤都成功地抓住了機遇,逆轉了危機,對於王均瑤的成功,這種膽識和思維是極少數人具備的。王均瑤說,我只想別人想不到的問題,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最後的事實證明,王均瑤不是在做虛弄假。

歡迎關注頭條號,私信作者為你剖析創業成功背後的商業規律,為你提供招人、留人、激勵人的解決方案,還有成功案例分享哦!

他的慈善投入比例可以說碾壓馬雲。胡潤製作的2004年度大陸慈善家排行榜上,王均瑤排第22位,胡潤評估其捐贈額達1120萬元;在當年度的福布斯慈善榜上,王排名第40位,評估其捐贈額400萬元。來自胡潤和福布斯人士的說法是,王一直是富豪榜的候選人,但資產狀況不便計算。

臨終前的話

我曾經叱吒商界,無往不勝,在別人眼裡,我的人生當然是成功的典範。但是除了工作,我的樂趣並不多,到後來,財富於我已經變成一種習慣的事實,正如我肥胖的身體——都是多餘的東西組成。

此刻,在病魔面前,我頻繁地回憶起我自己的 一生,發現曾經讓我感到無限得意的所有社會名譽和財富,在即將到來的死亡面前已全部變得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了。

現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夠用的財富,就該去追求其他與財富無關的,應該是更重要的東西,也許是感情,也許是藝術,也許只是一個兒時的夢想。

王均瑤成功背後所隱藏的商業規律

很多人說他是偶然,其實在作者看來,並非偶然,任何一個商業的成功,都遵循了商業的某些規律和市場規律,而對於企業經營者來說,就要總結這些商業規律為自己所用,同時在自己遇到同類問題時,少犯錯誤、少走彎路,爭取更多的商業機會。

作者從事管理諮詢9年時間,見識過形形色色的企業問題,接下裡就剖析一下王均瑤的成功背後的商業規律:

逆勢思考,危機抄底。王均瑤說,能看到危機的人有70%,但能把握危機的人只有萬分之一。在行業大危機中,而王均瑤都成功地抓住了機遇,逆轉了危機,對於王均瑤的成功,這種膽識和思維是極少數人具備的。王均瑤說,我只想別人想不到的問題,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最後的事實證明,王均瑤不是在做虛弄假。

歡迎關注頭條號,私信作者為你剖析創業成功背後的商業規律,為你提供招人、留人、激勵人的解決方案,還有成功案例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