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仲愷區人民醫院新院年內投入使用,三甲標準建設

正在建設中的仲愷人民醫院新院。 通訊員吳劍君攝 攝

東時記者日前從仲愷高新區2017年管委會工作報告中獲悉,全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32.7億元,增長4.3%,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1億元,增長11%。2018年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達到67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力爭達到34.7億元。

2017年成績

規上工業總產值2883.2億元

據介紹,仲愷高新區全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32.7億元,增長4.3%,規上工業總產值2883.2億元,增長4.5%,規上工業增加值496.9億元,增長3.7%,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1億元,

增長11%,規上工業企業突破500家,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4.9%。

在創新驅動方面,仲愷年度財政投入科技資金5.8億元,大力推動高企申報工作,新增高企94家,總量達到276家,占全市的35%,省級新型研發機構8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76個。全年專利總量申請破萬件,PCT申請219件,連續7年蟬聯全市第一。

據悉,仲愷孵化育成體系越趨完善,成功推動愷晨、科環孵化器,愷眾智匯園成為國家級孵化器培育單位,

全區共有國家級孵化器3家,國家級眾創空間8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科技企業加速器聯盟面積達75萬平方米,孵化育成體系達成“777”目標,全面開啟“全球孵化+仲愷加速”2.0版孵化模式,新增以色列等地的孵化平臺。

全區上市企業達11家

另外,新增中韓(仲愷)創新創業發展基金、愷業創業投資基金,科技型風險投資基金達到11只,總規模超過22億元,籌建愷旋人才基金、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愷菁基金、星河人工智慧產業基金,

新增上市企業2家,全區共有上市企業11家,IPO排隊企業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9家,其他場外市場掛牌企業8家,已完成或正在進行股改的企業23家。

在民生方面,全面打響“民生品質提升戰役”,年度區級民生支出22.7億元,辦好了一批民生實事。如推進仲愷中學初中部、仲愷六小等10所學校建設,新增學位6000多個,投入6600萬元完善學校設施設備和智慧校園建設,

投入4300萬元支持民辦教育發展。仲愷中學等8所學校獲批 “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仲愷中學女足奪得“省長杯”高中組冠軍,獲評省校園足球試點區。

仲愷還加大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全年開展明察暗訪9批次,曝光問題19個,立案3件,開展審計項目24個,查出違規資金271萬元,減少(避免)損失約220萬元。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全年立案40件40人,營造了良好幹事創業氛圍。

2018年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670億元

報告中提出,綜合考慮仲愷發展實際,今年仲愷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力爭達到67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力爭達到50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力爭達到34.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力爭達到234.1億元,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力爭達到67.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增長2%,力爭達到14.5萬元。每百萬人口發明專利數增長5%,力爭達到1870件,節能減排等各項指標完成市下達任務。

力爭全區基金總量達14只

據悉,仲愷今年力爭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330家、入庫培育企業230家。力爭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達9家、專利申請11000件、發明專利申請4600件、PCT申請230件。支持東江、惠南科技園和陳江、惠環街道等創新先行區域組建基金,推動新“4+1”戰略性新興產業組建專項基金,實現基金“全區域、全產業”覆蓋,力爭全區基金總量達14只,基金規模達25億元。

同時,仲愷深化落實“愷旋人才計畫”2.0版,持續加大人才投入,加強全球人才招募,重點面向海內外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留學生和科技服務人才,推進海外人才工作站建設,探索“生活在海外、創業在仲愷”的人才發展新模式,力爭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100人、海外創新創業團隊30個。以惠州學院仲愷資訊學院成立為契機,力爭重點引進和培育兩院院士1名、國家“千人計畫”人才3名、領軍人才50名、創新創業團隊50個,從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高層次人才200名左右。

啟動357創新起步區15條道路建設

2018年,仲愷將高品質推進357創新產業帶建設,全力打造惠州融入深莞惠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戰略平臺。啟動起步區洋瀝路等15條主次幹道建設,建設里程16.6公里,基本形成起步區交通骨架。啟動甲子片區36萬平方米土地徵收工作,推動東升片區工業專案全面開工,加快推進中電北斗產業園、梧村“三舊”改造等專案前期工作,爭取年底前開工建設。謀劃啟動梧村科技小鎮、君子湖雲棲小鎮、青春片區首開區(城市客廳)等建設。緊扣新“4+1”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和軍民融合戰略,分設新“4+1”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區,常態化開展擇商選資引智工作,高品質舉辦357創新產業帶深圳專場招商推介會。

仲愷人民醫院新院投入使用

據介紹,仲愷還將大力發展文教衛等民生事業,區圖書館儘快投入使用,啟動星愷大劇院市場化運營,深入開展“歡樂仲愷行”、自行車文化節等文化品牌活動。

全面實施“健康仲愷”戰略,以三甲醫院標準完成區人民醫院新院建設並投入使用,推進區中醫醫院項目建設,大力推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以群眾不出區即可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為目標,探索醫聯體建設,推進分級診療。

深化實施“河委書記制”“河長制”,狠抓黑臭水體、跨界河湧污染整治,全面推進河湧截汙、清淤以及生態修復工程,完成60公里污水管網建設,加強污水管網維護管理,確保年內消除所有黑臭水體,區域水質整體達到V類。

記者黃岸媚

力爭達到1870件,節能減排等各項指標完成市下達任務。

力爭全區基金總量達14只

據悉,仲愷今年力爭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330家、入庫培育企業230家。力爭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達9家、專利申請11000件、發明專利申請4600件、PCT申請230件。支持東江、惠南科技園和陳江、惠環街道等創新先行區域組建基金,推動新“4+1”戰略性新興產業組建專項基金,實現基金“全區域、全產業”覆蓋,力爭全區基金總量達14只,基金規模達25億元。

同時,仲愷深化落實“愷旋人才計畫”2.0版,持續加大人才投入,加強全球人才招募,重點面向海內外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留學生和科技服務人才,推進海外人才工作站建設,探索“生活在海外、創業在仲愷”的人才發展新模式,力爭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100人、海外創新創業團隊30個。以惠州學院仲愷資訊學院成立為契機,力爭重點引進和培育兩院院士1名、國家“千人計畫”人才3名、領軍人才50名、創新創業團隊50個,從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高層次人才200名左右。

啟動357創新起步區15條道路建設

2018年,仲愷將高品質推進357創新產業帶建設,全力打造惠州融入深莞惠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戰略平臺。啟動起步區洋瀝路等15條主次幹道建設,建設里程16.6公里,基本形成起步區交通骨架。啟動甲子片區36萬平方米土地徵收工作,推動東升片區工業專案全面開工,加快推進中電北斗產業園、梧村“三舊”改造等專案前期工作,爭取年底前開工建設。謀劃啟動梧村科技小鎮、君子湖雲棲小鎮、青春片區首開區(城市客廳)等建設。緊扣新“4+1”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和軍民融合戰略,分設新“4+1”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區,常態化開展擇商選資引智工作,高品質舉辦357創新產業帶深圳專場招商推介會。

仲愷人民醫院新院投入使用

據介紹,仲愷還將大力發展文教衛等民生事業,區圖書館儘快投入使用,啟動星愷大劇院市場化運營,深入開展“歡樂仲愷行”、自行車文化節等文化品牌活動。

全面實施“健康仲愷”戰略,以三甲醫院標準完成區人民醫院新院建設並投入使用,推進區中醫醫院項目建設,大力推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以群眾不出區即可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為目標,探索醫聯體建設,推進分級診療。

深化實施“河委書記制”“河長制”,狠抓黑臭水體、跨界河湧污染整治,全面推進河湧截汙、清淤以及生態修復工程,完成60公里污水管網建設,加強污水管網維護管理,確保年內消除所有黑臭水體,區域水質整體達到V類。

記者黃岸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