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歷史上有五個以“唐”為國號的政權,其中一個鮮為人知

強漢盛唐,在我國歷史上,唐是唯一能與漢相提並論的國號。那數千年的歷史中,究竟有幾個以“唐”為國號的政權呢?

1、李淵的唐朝並不是第一個以“唐”為國號的政權

一般來說,夏商周是我國最早的三個朝代,

史稱“上古三代”,但其實在三代之前,我國還有兩個朝代,即唐(陶唐)、虞二代。

最早的“唐”,即帝堯的陶唐氏政權。

帝堯,是帝嚳之子,姓伊祁 ,名放勳 。初封于陶(山西襄汾縣陶寺鄉) ,後徙于唐(今山西臨汾),故號陶唐氏 。

堯是五帝之一,所謂五帝,

便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三皇五帝

帝嚳之後,長子帝摯即位,後來摯荒淫無度,諸侯廢之,而推其弟唐堯為天子。

帝堯開創了我國的禪讓時代:唐堯——虞舜——夏禹。

2、第一個信史中的唐國

如果說帝堯的唐國尚是傳說中的政權,那麼西周時期分封的唐國便是第一個真正的以唐為名的政權。


西元前1043年,周武王姬發去世,其子周成王即位,周公輔政。

周成王八年(西元前1035年),唐國之地(今山西臨汾)叛亂,周公平底唐地,並將唐國百姓遷到杜地,將周王室子孫遷到唐地。

周成王桐葉封弟于唐

周成王十年(西元前1033年),

周成王將唐地分封給弟弟叔虞,從此叔虞成為唐國國君,史稱唐叔虞。

唐叔虞死後,他的兒子姬燮(又稱姬燮父)繼位。姬燮繼位後,因遷居到晉水之傍,故將國號改稱“晉”,史稱姬燮為晉侯燮。

這個晉國便是後來春秋時期赫赫有名的五霸之一,一部春秋史,

半部晉國史。

3、盛世大唐

唐朝,西元618年李淵所建。

唐朝之唐,來自李淵在稱帝以前的王爵——唐王,李淵之所以被封為“唐王”,是因為李淵祖父李虎和父親李昺是隋朝的唐國公。

盛世大唐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李淵從晉陽起兵,而晉陽便是“古唐地”。晉與唐在我國歷史上其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西元907年,唐朝被朱溫所滅。

4、李克用試圖恢復大唐

大唐帝國滅了之後,朱溫建立後樑政權,但晉王李克用(西元891年唐朝所封)仍然奉唐朝正朔,與朱溫大戰于中原地區。

西元 909年,李克用去世,其子李存勖即晉王位。

西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稱帝,仍沿用“唐”國號。

李克用的晉與朱溫的梁

同年底,李存勖滅後樑,定都洛陽,史稱後唐,這是歷史上第四個唐政權,這個唐也與晉有關。

李存勖是歷史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典型代表,歐陽修評價李存勖:“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西元936年,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借遼兵攻入洛陽,稱帝建立後晉,後唐滅亡。

5、李煜的南唐

西元937年,徐知誥代吳稱帝,國號“齊”,都金陵,號江寧府。

次年,西元938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姓名為李昪,以揚州府為東都,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極盛時期的南唐

五代十國中,南唐是第二個以繼承唐祚、謀求一統天下的政權,也是歷史上第五個以唐為號的政權。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南唐有李昪、李璟、李煜三代,最終被趙匡胤所滅。

李克用的晉與朱溫的梁

同年底,李存勖滅後樑,定都洛陽,史稱後唐,這是歷史上第四個唐政權,這個唐也與晉有關。

李存勖是歷史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典型代表,歐陽修評價李存勖:“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西元936年,石敬瑭以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借遼兵攻入洛陽,稱帝建立後晉,後唐滅亡。

5、李煜的南唐

西元937年,徐知誥代吳稱帝,國號“齊”,都金陵,號江寧府。

次年,西元938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姓名為李昪,以揚州府為東都,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極盛時期的南唐

五代十國中,南唐是第二個以繼承唐祚、謀求一統天下的政權,也是歷史上第五個以唐為號的政權。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南唐有李昪、李璟、李煜三代,最終被趙匡胤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