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年會經濟催火服裝租賃,共用租衣能否成融資新風口?

春節前正是各大公司年會密集舉行的時候,

一般都會要求盛裝出席,著正裝或晚禮服。

然而,不是所有人平時都會準備一套正規禮服,

買一套幾千元只穿一次似乎也有些浪費,

實體店的款式又太少。

這時,從線上租衣平臺租賃大牌的新款禮服,

成了一二線城市白領的新潮流。

記者瞭解到,我國目前還在正常融資、發展的兩家共用租衣公司“衣二三“和“女神派”也都迎來了一年中訂單量的高峰期。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衣櫥少件晚禮服?上網租去

美女們穿著華服參加重慶華美整形美容醫院年會。

1日下午,重慶華美整形美容醫院新春年會,發出的請帖上寫明請嘉賓們正裝或晚禮服出席。

收到請帖的王小姐有點慌,因為她的衣櫥裡從來都沒有能夠出席這種場合的禮服。

“年輕人平時都喜歡穿休閒裝,這種禮服從來也沒有穿過”王小姐有點犯難。還好,她很快瞭解到,出席該年會的不少美女選擇了租賃禮服,

她也在網上花了200多元租了一件晚禮服。

到了現場果然各種各樣平時難見的禮服都出現了,露背的、鑲鑽的、蕾絲花邊的,美不勝收,穿著華服的美女們將現場點綴得熠熠生輝。

2月3日是位於大學城的重慶海吉亞腫瘤醫院舉行年會的日子,這也是該院為即將開業舉行的首次大型會議。

晚會上安排了不少節目,而這些服裝幾乎全部由醫院幫忙租賃。

“演出服基本上就是一次性消費!”該院策劃部員工小李告訴記者,

不僅演出服租賃,不少員工還租了各種適合晚會穿著的禮服,尤其是網路上租賃的衣服款式多、價格也不貴,花費一兩百元就可以美美地租上一件上千元的禮服。

記者打開淘寶,發現上面關於禮服租賃的店鋪也非常多,銷量多在幾百。一家店鋪的客服告訴記者,春節前是禮服租賃的高峰期,幾乎都是為了公司年會、春晚準備的。

記者看到,有的甚至幾十元都可租賃一件禮服,但一般200元左右禮服為大多數人接受,分類包括的年會、聚會、酒會、婚禮、成人禮、表演、戶外、海邊等等。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共用經濟反覆運算更新,共用租衣嶄露頭角

被公司同事稱為“百變女郎”的林尹,則對年會服裝一點都不擔心。

林尹是共用租衣平臺“衣二三”的會員,所以才給旁人造成“衣服多得穿不完”的印象。

“我覺得值得!”林尹說,以前自己買了很多衣服,有些標籤都沒有扯就打入冷宮了。還不如每個月花少量的錢租幾件,選擇還多一些。

記者瞭解,共用經濟的熱點一直在快速反覆運算,從最早的短租到單車,再到2017年大火一把又迅速冷卻的充電寶。如今,共用租衣也開始嶄露頭角。

2017年9月,共用租衣公司衣二三完成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軟銀中國、紅杉資本中國和阿裡巴巴聯合領投,跟投方包括IDG資本、金沙江創投、真格基金等多家明星投資機構和公司。

其中,紅杉資本、IDG、金沙江等多家機構在此前均投資過共用單車和共用充電寶領域。

與單車和充電寶不同,租衣的場景線上上。記者打開“衣二三”的介面,其中讓你“天天嘗試穿新衣”的廣告十分吸引人。

“衣二三”主要讓會員包月租衣,連續包月價格為399元,若取消連續包月則升至499每月,最多可租賃12件衣服。

在你支付300押金後,用戶在App上選擇要租賃的衣物,下單後會有快遞免費上門收送件。退還上一次租賃的衣物後,可以繼續租其他的衣物,公司在清洗和整理後,重新上架。若是單次租賃,格則多在價格多在200到900之間,一次租期4天。

根據創投資料平臺鯨准資料顯示,2015年至今,中國共成立超過20家共用租衣公司,3年時間,融資交易12筆,總額8.46億人民幣。但這些公司先後倒閉,而到今天,還在正常融資、發展的創業公司僅兩家——衣二三和女神派。

不過,這兩家公司的融資節奏很快,保持在6-10個月一輪。多位投資人表示,2018年,他們持續看好共用租衣模式的發展,並會考慮重金投入。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清洗+物流”成共用租衣降成本最大考驗

儘管不少投資人都認可共用租衣前景,然而類似平臺的不斷倒閉,也可能成為其它平臺繼續融資甚至生存的一大隱憂。

從2015年開始,多款打著“共用服裝”旗號的租衣應用上線,其中標榜擁有50萬註冊用戶的“多啦衣夢”曾位列第一梯隊。然而去年11月末,“多啦衣夢”突然終止服務,眾多使用者反映無法退押金和會員費,更有客服稱“公司資不抵債,正在申請破產”。

記者打開“多啦衣夢”的公眾號,其最近一期發佈消息的時間停留在2017年8月17日,此前其幾乎每一個月都要發佈7、8條企業相關資訊。記者今日試圖撥打其客服電話,語音提示“無此業務號碼”。

記者瞭解到,租衣和共用單車等共用方式不同,它涉及到倉儲、物流、清洗、租後管理等多個流程,它的成本較高,其中清洗和物流更是考驗。

記者採訪了本市多名女性白領,她們均表示對於網上租衣最擔心的就是清潔問題。畢竟多人穿過的東西,一旦衛生做不好,那是一件很“噁心”的事情。

據瞭解,“女神派”和“衣二三”都自建了洗衣工廠或與當地洗衣公司合作,採用洗滌奢侈品的方式來清洗。

林尹也告訴記者,暫時還沒有發現不乾淨的衣服,但是有衣服送來有褶皺,尤其是真絲的裙裝,需要自己重新熨燙。

而且,一般她也只會租新上的衣服,因為衣服經過多次洗滌,肯定會質感會下降,而這也必然會縮短衣服的使用壽命。如此一來,都會增加公司的運營成本讓盈利空間變小。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專家觀點

共用租衣到真正“共用”階段才可能盈利

“所謂的‘共用’租衣,其實非真正共用!”重慶理工大學金融工程系主任、副教授、金融學博士彭歡表示,從經濟學的共用,是指即使增加用戶數量其成本幾乎不增加,比如微信。而共用租衣其實質就是衣物租賃公司,它只是依託互聯網這個平臺把自己做大規模。

為什麼有那麼多租衣平臺“死去”?互聯網經濟就是這樣,每個平臺都只能拼命做大,因為只有做大了才能降低成本、也才能直接把對手“拼死”。

彭歡說,真正“共用經濟”是增加用戶數,卻沒有增加成本。因為它資料量到了一定規模,單次使用者成為進一步降低,這個也是如今大多數“共用經濟”能夠盈利的階段。顯然,目前生存的共用租衣平臺用戶量還遠遠不夠。共用租衣它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清洗成本,這個成本是固定的,增加一套衣服就多 一套的清洗成本,而這又關係到用戶體驗,所以這個問題看經營者怎麼解決。

“我覺得共用租衣進一步細分市場,還是可能有一定發展前景”彭歡說,演出服市場很大,應該重點關注。另外,中國每年生產服裝100億件,出口和賣出只有約60億件,剩下40億過生產出其實也可以拿到租衣平臺“消化”。另外,高端市場可能還有賣點,比如引入LV、GUCCI、CHANEL等奢侈品租賃,滿足高端人群一次性需求。

彭歡還表示,共用經濟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經濟形態,可以降低空間和資源的壓力,但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適合共用,也不是所有的共用都能盈利,比如衣服之類的對部分消費者來說,就比較忌諱穿別陌生人的。這就需要企業在涉足共用經濟領域之前,要提前預見風險,提前做好預案和防備。

文/上游財經—重慶商報記者 陳瑜

編輯 Emily

圖片來源於網路

2017年9月,共用租衣公司衣二三完成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軟銀中國、紅杉資本中國和阿裡巴巴聯合領投,跟投方包括IDG資本、金沙江創投、真格基金等多家明星投資機構和公司。

其中,紅杉資本、IDG、金沙江等多家機構在此前均投資過共用單車和共用充電寶領域。

與單車和充電寶不同,租衣的場景線上上。記者打開“衣二三”的介面,其中讓你“天天嘗試穿新衣”的廣告十分吸引人。

“衣二三”主要讓會員包月租衣,連續包月價格為399元,若取消連續包月則升至499每月,最多可租賃12件衣服。

在你支付300押金後,用戶在App上選擇要租賃的衣物,下單後會有快遞免費上門收送件。退還上一次租賃的衣物後,可以繼續租其他的衣物,公司在清洗和整理後,重新上架。若是單次租賃,格則多在價格多在200到900之間,一次租期4天。

根據創投資料平臺鯨准資料顯示,2015年至今,中國共成立超過20家共用租衣公司,3年時間,融資交易12筆,總額8.46億人民幣。但這些公司先後倒閉,而到今天,還在正常融資、發展的創業公司僅兩家——衣二三和女神派。

不過,這兩家公司的融資節奏很快,保持在6-10個月一輪。多位投資人表示,2018年,他們持續看好共用租衣模式的發展,並會考慮重金投入。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清洗+物流”成共用租衣降成本最大考驗

儘管不少投資人都認可共用租衣前景,然而類似平臺的不斷倒閉,也可能成為其它平臺繼續融資甚至生存的一大隱憂。

從2015年開始,多款打著“共用服裝”旗號的租衣應用上線,其中標榜擁有50萬註冊用戶的“多啦衣夢”曾位列第一梯隊。然而去年11月末,“多啦衣夢”突然終止服務,眾多使用者反映無法退押金和會員費,更有客服稱“公司資不抵債,正在申請破產”。

記者打開“多啦衣夢”的公眾號,其最近一期發佈消息的時間停留在2017年8月17日,此前其幾乎每一個月都要發佈7、8條企業相關資訊。記者今日試圖撥打其客服電話,語音提示“無此業務號碼”。

記者瞭解到,租衣和共用單車等共用方式不同,它涉及到倉儲、物流、清洗、租後管理等多個流程,它的成本較高,其中清洗和物流更是考驗。

記者採訪了本市多名女性白領,她們均表示對於網上租衣最擔心的就是清潔問題。畢竟多人穿過的東西,一旦衛生做不好,那是一件很“噁心”的事情。

據瞭解,“女神派”和“衣二三”都自建了洗衣工廠或與當地洗衣公司合作,採用洗滌奢侈品的方式來清洗。

林尹也告訴記者,暫時還沒有發現不乾淨的衣服,但是有衣服送來有褶皺,尤其是真絲的裙裝,需要自己重新熨燙。

而且,一般她也只會租新上的衣服,因為衣服經過多次洗滌,肯定會質感會下降,而這也必然會縮短衣服的使用壽命。如此一來,都會增加公司的運營成本讓盈利空間變小。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專家觀點

共用租衣到真正“共用”階段才可能盈利

“所謂的‘共用’租衣,其實非真正共用!”重慶理工大學金融工程系主任、副教授、金融學博士彭歡表示,從經濟學的共用,是指即使增加用戶數量其成本幾乎不增加,比如微信。而共用租衣其實質就是衣物租賃公司,它只是依託互聯網這個平臺把自己做大規模。

為什麼有那麼多租衣平臺“死去”?互聯網經濟就是這樣,每個平臺都只能拼命做大,因為只有做大了才能降低成本、也才能直接把對手“拼死”。

彭歡說,真正“共用經濟”是增加用戶數,卻沒有增加成本。因為它資料量到了一定規模,單次使用者成為進一步降低,這個也是如今大多數“共用經濟”能夠盈利的階段。顯然,目前生存的共用租衣平臺用戶量還遠遠不夠。共用租衣它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清洗成本,這個成本是固定的,增加一套衣服就多 一套的清洗成本,而這又關係到用戶體驗,所以這個問題看經營者怎麼解決。

“我覺得共用租衣進一步細分市場,還是可能有一定發展前景”彭歡說,演出服市場很大,應該重點關注。另外,中國每年生產服裝100億件,出口和賣出只有約60億件,剩下40億過生產出其實也可以拿到租衣平臺“消化”。另外,高端市場可能還有賣點,比如引入LV、GUCCI、CHANEL等奢侈品租賃,滿足高端人群一次性需求。

彭歡還表示,共用經濟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經濟形態,可以降低空間和資源的壓力,但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適合共用,也不是所有的共用都能盈利,比如衣服之類的對部分消費者來說,就比較忌諱穿別陌生人的。這就需要企業在涉足共用經濟領域之前,要提前預見風險,提前做好預案和防備。

文/上游財經—重慶商報記者 陳瑜

編輯 Emily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