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爸爸們,你教育孩子的方式,要改改!

育兒這件事,不存在熟能生巧。

每一對父母,都是在不斷地犯錯和更正中摸索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模式。

然而,有些錯可以更正,有些過錯,卻不會給你亡羊補牢的機會。

2017年4月10日18時許,10歲小男孩呂某從自家20樓處跳下,當場死亡。警方接到報警後調查得知,呂某是因父親不准其看電視,不服教育一氣之下從臥室的視窗跳下死亡。

事實的滑稽與沉痛,總讓人背脊發涼。

然而,這樣的事情卻不是個例。

再往前幾天,榮成實驗中學一個學生玩手機,父親屢勸不止,一氣之下將手機從窗口扔下。本以為孩子會被自己的怒氣震懾,沒想到叛逆的孩子也跟著手機跳了下去。

這不是兩個無關痛癢的故事,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的事。

很多人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會做出如此激烈的反抗,一定是此前生活中日積月累的叛逆情緒的爆發。

這讓我們不禁疑惑,父母對孩子的用心良苦,難道竟成了孩子眼中的人間煉獄,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逃離?

望子成龍的苦心並沒有錯,錯的,是選擇的方式。

你發現了嗎,兩則新聞裡,父親的舉措,

都是悲劇發生的導火索。

第一則,父親不讓孩子看電視,孩子一氣之下跳樓。

第二則,父親將手機扔下樓,孩子追著手機跳下了樓。

今日頭條曾經播報過一則新聞,16歲女孩為了讓父親妥協捆綁母親致死:

16歲的陳欣然對父親積怨已久——因為父親從小就經常打她,雖然長大後不再對她動手,但仍然處處干涉她的自由。她的體育成績優異,想要專門練體育,結果父親反對,小姑娘為了逼迫父親妥協,

便起了念頭將母親捆綁在房間裡,母親為了感化女兒,並沒有反抗,結果沒想到竟釀成慘禍……

即使到節目播出時,這個小姑娘還沒意識到自己的過錯,還曾表示該死的是她的父親,如果殺了她父親,她一點不後悔……

……

又是一樁和父親息息相關的教育失敗的案例!

事實上,在中國傳統教育裡,父親代表著一種教育方式——剛強卻冷硬,沒有柔軟的撫慰和耐心地解釋。

傳統教育裡,慈母多敗兒是人人都懂的道理,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近乎被人們膜拜,在許多影視劇裡,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少年的黃飛鴻犯了錯,父親就會狠心棍棒伺候……

比如紅樓夢裡,賈寶玉犯了錯,他的父親賈政命人杖責……

再比如古代帝王家,皇子皇孫有了過錯,也常常以一頓杖責收場……

近些年,我們提倡文明教育,父親們倒是不再動輒對孩子施以棍棒,可在對待孩子的過程中,仍然保留著過去的”獨斷“和”專橫“,他們認為敦敦教誨和噓寒問暖應該是母親這個角色才可以有的”柔軟“。

而事實上,父親在孩子的人生路上扮演的,是一個果敢、有堅持、有原則的人,雖然他們不會像媽媽一樣柔軟細膩,可是他們在該溫情的時候懂得溫情,該讚美的時候不會吝嗇讚美,在該解釋的時候,也絕不會羞於啟齒。

這才是一個父親該有的模樣。

當然,很多東西,說起來容易,真正奉行起來,卻是千難萬難。

每一個男人,在成為一個父親之前,都沒有任何練習的機會,我們容許父親不那麼完美,但有些事情,你不能做錯,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更是如此!

那麼,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時,父親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呢↓

在我們傳統的認知裡,孩子的叛逆期是在12~18歲之間。而事實上,孩子的叛逆期主要分為三個階段,2~3歲、6~8歲、12~18歲,這三個階段,孩子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叛逆現象。

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在孩子的任何一個叛逆期,父親都應該認真對待:

多和孩子聊天

很多父親和孩子爭吵,都是因為不瞭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所以,不要用你對待小貓小狗的那一套對待孩子,你要瞭解他的想法,才能更好地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

給孩子反應的時間

任何一個習慣的改變都需要時間,當你試圖改變孩子的某種不好的行為時,也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緩衝並改變,劈頭蓋臉地痛駡或者更激烈的方式不僅不會促進孩子的改變,還會刺激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做出更加激烈的反映,應當切忌。

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

很多父親認為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生活硬體,就是盡到父母的責任了。生活中鮮少注意孩子的生活動態,孩子的家長會也從來不參加,久而久之,孩子和你產生隔閡,即使未來孩子心理生理上有什麼困擾,也不會想到找你求助,父親缺席孩子的成長,極易造成孩子性格方面的缺陷,甚至孩子會產生用叛逆來吸引父親注意的心理。

等冷靜時再和孩子講道理

如果父母和小孩情緒都不是很穩,建議別講道理也別責駡,這時候孩子什麼也聽不進去,且父母和孩子都容易口不擇言,導致雙方做出過激的舉動。

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

教育中,最忌諱地就是拿自家的孩子和別人對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孩子也一樣,找到孩子的亮點,鼓勵他,讓他更加自信。

自信的孩子會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他會勇敢地向你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一味地叛逆!

不要總是用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說話

家長粗暴,孩子會有樣學樣,然後你們的相處模式就是無休止的“以暴制暴”,所以,家長要首先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才能期待孩子有所改變。

走愈多,心愈寬,視愈遠

帶著孩子去旅行

打造最好的親子旅行平臺(id:qinzilvxing)

皇子皇孫有了過錯,也常常以一頓杖責收場……

近些年,我們提倡文明教育,父親們倒是不再動輒對孩子施以棍棒,可在對待孩子的過程中,仍然保留著過去的”獨斷“和”專橫“,他們認為敦敦教誨和噓寒問暖應該是母親這個角色才可以有的”柔軟“。

而事實上,父親在孩子的人生路上扮演的,是一個果敢、有堅持、有原則的人,雖然他們不會像媽媽一樣柔軟細膩,可是他們在該溫情的時候懂得溫情,該讚美的時候不會吝嗇讚美,在該解釋的時候,也絕不會羞於啟齒。

這才是一個父親該有的模樣。

當然,很多東西,說起來容易,真正奉行起來,卻是千難萬難。

每一個男人,在成為一個父親之前,都沒有任何練習的機會,我們容許父親不那麼完美,但有些事情,你不能做錯,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更是如此!

那麼,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時,父親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呢↓

在我們傳統的認知裡,孩子的叛逆期是在12~18歲之間。而事實上,孩子的叛逆期主要分為三個階段,2~3歲、6~8歲、12~18歲,這三個階段,孩子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叛逆現象。

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在孩子的任何一個叛逆期,父親都應該認真對待:

多和孩子聊天

很多父親和孩子爭吵,都是因為不瞭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所以,不要用你對待小貓小狗的那一套對待孩子,你要瞭解他的想法,才能更好地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

給孩子反應的時間

任何一個習慣的改變都需要時間,當你試圖改變孩子的某種不好的行為時,也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緩衝並改變,劈頭蓋臉地痛駡或者更激烈的方式不僅不會促進孩子的改變,還會刺激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做出更加激烈的反映,應當切忌。

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

很多父親認為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生活硬體,就是盡到父母的責任了。生活中鮮少注意孩子的生活動態,孩子的家長會也從來不參加,久而久之,孩子和你產生隔閡,即使未來孩子心理生理上有什麼困擾,也不會想到找你求助,父親缺席孩子的成長,極易造成孩子性格方面的缺陷,甚至孩子會產生用叛逆來吸引父親注意的心理。

等冷靜時再和孩子講道理

如果父母和小孩情緒都不是很穩,建議別講道理也別責駡,這時候孩子什麼也聽不進去,且父母和孩子都容易口不擇言,導致雙方做出過激的舉動。

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

教育中,最忌諱地就是拿自家的孩子和別人對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孩子也一樣,找到孩子的亮點,鼓勵他,讓他更加自信。

自信的孩子會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他會勇敢地向你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一味地叛逆!

不要總是用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說話

家長粗暴,孩子會有樣學樣,然後你們的相處模式就是無休止的“以暴制暴”,所以,家長要首先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才能期待孩子有所改變。

走愈多,心愈寬,視愈遠

帶著孩子去旅行

打造最好的親子旅行平臺(id:qinzilv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