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怎樣理解純料茶和拼配茶?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普洱茶的地方也有江湖,據說這裡有一個幫派,一個叫“純料茶”。那茶友就問了,是不是還有個幫派叫“拼配茶”?讓我先想想,為什麼會有幫派呢?

有幫派,就一定有利益!

很久很久以前是“純料茶”幫派的天下,還是“拼配茶”的天下?這個我還需要學習更多歷史資料去考究,但1949年以後的制茶一般是拼配茶的做法,也有單條茶(現在的純料概念)的銷售,包括所有的茶類。拼配的原因大概有兩個:

1、平均成本,保持每年等級和價格的相對穩定。

2、提高成品的品質,揚長避短。

普洱茶一直是以中低端原料為主生產的大批量茶,主要是供邊疆地區和外銷東南亞和北非等地,拼配工藝是核心技術之一。2000年開始,才有了以中高端原料為主的普洱茶生產銷售。直到2004年普洱茶生產銷售體系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改變,普洱茶逐漸在內陸市場熱起來。大約2006年左右,“純料茶”的概念慢慢在市場上出現。

什麼是“純料茶”?什麼樣子才叫“純”?說實話,目前還沒聽到過一個確切的概念。大概大家會把一個時間一個地方收到的等級品種大概差不多的茶單獨壓制成成品,稱之為“純料茶”。

純料茶

優點;能夠更準確地表現地域、品種的特點。製作簡單,不容易出錯。

缺點:滋味較單一,滋味不豐富。

什麼是“拼配茶”?將等級、葉型、滋味香氣特點可以融合的茶,按一定比例拼配在一起的工藝。在茶廠,

有一個職稱叫“拼配師”,拼配師需要對茶葉有專業的知識,並具備多年的實踐經驗,才能勝任這個工作。

拼配茶

優點:能夠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茶性,茶湯滋味較豐富,變化多。

缺點:需要有足夠多的茶料,才能選擇出合適的茶品。製作工藝技術要求高,必須有具備豐富經驗的拼配師,特別是高端茶的製作。

從以上的製作和優缺點來看,單純地說“純料茶”好,還是“拼配茶”好,是無法令人信服的,

純料茶有品質優劣等級高低之分,拼配茶也有品質優劣等級高低之分。如果基於一人得道,全家升天的理論,就是盲人摸象,以一個概念糊弄自己糊弄消費者。

不以具體茶品進行評品比較,而僅僅靠概念做判斷,是一種典型的無賴作派。

品評茶的優劣等級,必須基於具體的茶品進行品評,而不能依靠一個想像的概念。茶葉,也是一種商品,如果不是種茶的,茶葉的來源都是通過商品交易而得到的,那麼,在優劣等級的基礎上,價格也是品評茶葉的一個主要座標。

這裡用普洱當年新茶(357克/餅)的零售價做個作一個等級的區別,作為參考:

200元以下:普通茶

200元-300元:口糧茶

300元-500元:中端茶

500元-1000元:高中端茶

1000元以上:高端茶。如果是優質大樹春料,價格會更高,一般價格在2000元以上的,已經具有很強的欣賞性了。

也可以和不同茶類同等品質的茶,或者相當價格的茶對比來作為參考。

買茶時,可以用以下幾個品牌同等價位的茶先進行對比沖泡比較,用同樣的茶量、水、容器,建議多進行幾次比較,因為個人身體狀態和氣候條件會影響品評。這樣可以做到相當客觀,有對比性,而不是憑感覺和概念。參考品牌:大益、福今、今大福、歲月知味、陳升號等。 如果茶友有更多品牌可以推薦,請告訴我們。

溫馨提示:泡完茶後,對茶底的觀察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同樣葉形,可以有不同的等級滋味。碎葉,也許比完整葉形的茶等級還要高。因為還有太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品種、季節、壓制的鬆緊度等等。

接觸過很多茶友,有喜歡純料茶單一味道的,也有喜歡拼配茶豐富口感的。有些茶友在早些年存了一些純料茶,現在感覺不滿意,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是當時買的純料茶的等級和做工都有問題,不是優質純料茶,所以現在的陳化不好,口感不佳。其實,如果做工到位的優質純料茶,其表現也是相當喜人的。二是,喝茶的鑒別能力更高了,單一滋味不能滿足口感的要求。

總的來說,“純料茶”和“拼配茶”的概念是個偽命題,更多是被市場利益利用,用一個標籤去衡量茶的品質。先放下概念,回到具體茶品的品質,才是求實的態度。

想看更多茶知論調,請在各大手機應用市場搜索下載“享茶樂”APP

年底買茶饋贈親友,全場3折起,大益、下關、陳升號等品牌買貴三倍賠償!

價格會更高,一般價格在2000元以上的,已經具有很強的欣賞性了。

也可以和不同茶類同等品質的茶,或者相當價格的茶對比來作為參考。

買茶時,可以用以下幾個品牌同等價位的茶先進行對比沖泡比較,用同樣的茶量、水、容器,建議多進行幾次比較,因為個人身體狀態和氣候條件會影響品評。這樣可以做到相當客觀,有對比性,而不是憑感覺和概念。參考品牌:大益、福今、今大福、歲月知味、陳升號等。 如果茶友有更多品牌可以推薦,請告訴我們。

溫馨提示:泡完茶後,對茶底的觀察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同樣葉形,可以有不同的等級滋味。碎葉,也許比完整葉形的茶等級還要高。因為還有太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品種、季節、壓制的鬆緊度等等。

接觸過很多茶友,有喜歡純料茶單一味道的,也有喜歡拼配茶豐富口感的。有些茶友在早些年存了一些純料茶,現在感覺不滿意,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是當時買的純料茶的等級和做工都有問題,不是優質純料茶,所以現在的陳化不好,口感不佳。其實,如果做工到位的優質純料茶,其表現也是相當喜人的。二是,喝茶的鑒別能力更高了,單一滋味不能滿足口感的要求。

總的來說,“純料茶”和“拼配茶”的概念是個偽命題,更多是被市場利益利用,用一個標籤去衡量茶的品質。先放下概念,回到具體茶品的品質,才是求實的態度。

想看更多茶知論調,請在各大手機應用市場搜索下載“享茶樂”APP

年底買茶饋贈親友,全場3折起,大益、下關、陳升號等品牌買貴三倍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