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打鐵匠,愣是把一家小作坊折騰成營收超千億的跨國集團

他15歲輟學,25歲帶領6名農民拿著集資的4000元創辦了寧圍公社農機廠,並用40多年的時間將其打造成擁有4萬名員工,總營收突破千億,盈利超百億的萬向集團,旗下產業橫跨汽車、金融、農業、能源等四大領域。

他不僅締造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也塑造了一種敢想敢為、敢拼敢闖的創業精神。而這種創業精神,正是時代最需要的企業家精神。

他就是魯冠球,他的一生都在奮鬥,他說:戰士的終點,就是墳墓。

魯冠球

1945年,魯冠球出生于錢塘江邊的一個鄉村。

少年時,他的理想是當車床工,以養活家人。15歲時,他從初中輟學,到浙江蕭山縣鐵業社當打鐵學徒。3年後,因人員精簡被辭退。

回鄉後,不甘“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魯冠球,修過自行車,後來又籌集3000元辦了個米麵加工廠。在那個時代,做生意被視為“資本主義尾巴”,他不敢明著開工廠,東躲西藏,但仍多次被發現,反復被“處理”,幾近傾家蕩產。

1969年,國家批准每個人民公社可以開辦一家農機廠。

24歲的魯冠球瞅准機會,帶領6名農民集資4000元,以一隻火爐、幾把榔頭、一個84平方米的房子,創辦“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開始了艱苦的創業。這一年的7月8日,被定為萬向集團的創建日。

修配廠創建後的10年,靠作坊式生產出的犁刀、鐵耙、萬向節等產品,

魯冠球艱難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1978年,工廠門口已掛上了寧圍農機廠、寧圍軸承廠、寧圍鏈條廠等多塊牌子。

1979年,魯冠球看到《人民日報》的一篇社論《國民經濟要發展,交通運輸是關鍵》。

他判斷中國將大力發展汽車業,但當時汽車做不了,於是他決定集中力量生產一個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已經在做的產品:汽車傳動軸與驅動軸的連接器——萬向節,並將工廠更名為蕭山萬向節廠。

魯冠球為之起名叫“錢潮牌”,盼著它能帶來滾滾財源。

1981年,由於魯冠球堅持薄利多銷,“錢潮牌”萬向節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年銷售300多萬。此後還把產品擴展到傳動軸、制動器、密封件等3個系列。

1983年,國家允許個人承包工廠。魯冠球抵押自家價值2萬多的苗木,

承包萬向廠,擁有自主經營權。頭一年,他圓滿完成承包額度,還超額154萬元!之後連續3年,每年都超額100多萬。

1985年初,機械工業部要在全國56家工廠中選擇3個做定點機構。魯冠球的萬向憑著高精技術,有資格和國企同台競技,還以99.4的最高分成為同行之首。從此,萬向成為全國定點生產萬向節的專業工廠。

此後,魯冠球投資300萬,組建起150人的專業研發團隊。短短5、6年間,開發出60多個新品種。

1991年,萬向年產值突破1個億。魯冠球“花錢買不管”,將1500萬淨資產劃撥給寧圍鄉政府,改組公司,成立浙江萬向集團。“政府股份占3/1,魯冠球獲得絕對控制權。”

1992年,萬向集團成為國內最大的萬向節生產基地,佔據國內60%以上的市場份額。

1994年1月,萬向集團旗下的萬向錢潮在深圳成功上市,成為全國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從最初的1億多股本,到2014年的16億,萬向在20年間擴大了14倍。

1994年,萬向錢潮上市後,魯冠球在美國成立公司,成為率先真正在美國紮根經營的中國企業之一。

為打開銷路,魯冠球決定先搞收購。於是,萬向以低價42萬美元收購瀕臨破產的美國舍勒全部股份,借用當地資源,銷售萬向產品。

1997年8月,世界汽車行業巨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和萬向達成合作。萬向成為第一家進入美國一流主機配套市場的中國企業,當年營收突破2000萬美元。1999年,萬向又成功打入福特的配套體系,營收高達4500萬美元。

萬向在美國落地生根,魯冠球在國內和海外雙管齊下,開始大規模收購。

2000年,萬向集團先後控股國內3家上市公司,分別佔據萬向德農51%的股份、承德露露40%的股份、順發恒業73%的股份。

2001年,萬向還將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UAI納入麾下,開創中國鄉鎮企業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2003年,萬向收購翼形萬向節傳動軸的全球最大供應商——洛克福特公司,以33.5%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2012年,萬向將美國最大的新能源電池製造商A123公司收歸旗下;2014年,魯冠球擊敗李澤楷財團,以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電動車巨頭菲斯科,站上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的最前沿。

如今,萬向每年營收1200億,出口創匯26億美元。48年來,魯冠球以“奮鬥十年添個零”、年均25.89%的增長業績,把這間曾用收購的廢舊鋼材等作原料,生產船釘、鐵耙、犁刀的“鐵匠鋪”,經營成為擁有4萬名員工,營收超千億、利潤過百億的現代化跨國企業集團。

2016年胡潤富豪榜,魯冠球家族以550億元排在汽車富豪榜榜首。

帶領萬向集團走向巔峰,付出的心血縱然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這個頑強如松柏的戰士在與病魔抗爭兩年多後,還是走向了“墳墓”:2017年10月25日,浙江萬向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魯冠球逝世,享年73歲。

農民出身,小學文化,這位操一口濃重蕭山鄉音、有和藹招牌笑容的老人,馳騁商場48載。從“鐵匠鋪”起家,他走出田野走向世界,締造了一個橫跨汽車、能源、房地產等多個產業、營收破千億的商業帝國。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他被稱為商界“常青樹”、民營企業“不倒翁”,更被浙商群體視為“教父”。

魯冠球曾說,成功沒有規律,“別人每週工作5天,你就一年365天都不休息,盡心、盡責、盡力去做,一定能成功。”

如今,這位始終有危機感、從不言退休的商場“戰士”,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

開發出60多個新品種。

1991年,萬向年產值突破1個億。魯冠球“花錢買不管”,將1500萬淨資產劃撥給寧圍鄉政府,改組公司,成立浙江萬向集團。“政府股份占3/1,魯冠球獲得絕對控制權。”

1992年,萬向集團成為國內最大的萬向節生產基地,佔據國內60%以上的市場份額。

1994年1月,萬向集團旗下的萬向錢潮在深圳成功上市,成為全國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從最初的1億多股本,到2014年的16億,萬向在20年間擴大了14倍。

1994年,萬向錢潮上市後,魯冠球在美國成立公司,成為率先真正在美國紮根經營的中國企業之一。

為打開銷路,魯冠球決定先搞收購。於是,萬向以低價42萬美元收購瀕臨破產的美國舍勒全部股份,借用當地資源,銷售萬向產品。

1997年8月,世界汽車行業巨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和萬向達成合作。萬向成為第一家進入美國一流主機配套市場的中國企業,當年營收突破2000萬美元。1999年,萬向又成功打入福特的配套體系,營收高達4500萬美元。

萬向在美國落地生根,魯冠球在國內和海外雙管齊下,開始大規模收購。

2000年,萬向集團先後控股國內3家上市公司,分別佔據萬向德農51%的股份、承德露露40%的股份、順發恒業73%的股份。

2001年,萬向還將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UAI納入麾下,開創中國鄉鎮企業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2003年,萬向收購翼形萬向節傳動軸的全球最大供應商——洛克福特公司,以33.5%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2012年,萬向將美國最大的新能源電池製造商A123公司收歸旗下;2014年,魯冠球擊敗李澤楷財團,以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電動車巨頭菲斯科,站上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的最前沿。

如今,萬向每年營收1200億,出口創匯26億美元。48年來,魯冠球以“奮鬥十年添個零”、年均25.89%的增長業績,把這間曾用收購的廢舊鋼材等作原料,生產船釘、鐵耙、犁刀的“鐵匠鋪”,經營成為擁有4萬名員工,營收超千億、利潤過百億的現代化跨國企業集團。

2016年胡潤富豪榜,魯冠球家族以550億元排在汽車富豪榜榜首。

帶領萬向集團走向巔峰,付出的心血縱然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這個頑強如松柏的戰士在與病魔抗爭兩年多後,還是走向了“墳墓”:2017年10月25日,浙江萬向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魯冠球逝世,享年73歲。

農民出身,小學文化,這位操一口濃重蕭山鄉音、有和藹招牌笑容的老人,馳騁商場48載。從“鐵匠鋪”起家,他走出田野走向世界,締造了一個橫跨汽車、能源、房地產等多個產業、營收破千億的商業帝國。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他被稱為商界“常青樹”、民營企業“不倒翁”,更被浙商群體視為“教父”。

魯冠球曾說,成功沒有規律,“別人每週工作5天,你就一年365天都不休息,盡心、盡責、盡力去做,一定能成功。”

如今,這位始終有危機感、從不言退休的商場“戰士”,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