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呼喚好片:從八一電影製片退出歷史舞臺到央視購劇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網路IP和網路劇的發展,原本佔據主流地位的八一電影製片廠逐漸失去了聲音。而最近央視又開了新聞發佈會,要提高交易價格收購大劇。這不禁讓我感到疑惑,

國家的主流媒體平臺都無法自主生產好劇,都在向外尋找好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難道體制內養了一批不幹活的人嗎?怪不得有那麼多砍人跟砍西瓜剁菜似的,一個人可以挑翻幾千個日本兵這樣的雷劇整天霸佔螢屏,害得我至今以為自己腦發育不全。

當然,放開了市場,讓體制外優秀劇碼進入主流媒體平臺也是好事。畢竟他們不幹活,還是需要一批幹活的,

而且把活幹得挺好。比如我就喜歡幹活,而且努力爭取把活幹好。

記得小時候看黑白電視,基本上槍戰片都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所以讓人特別懷念,畢竟那時候出了不少好片子。而前兩天有人在微信群發了一個消息:

軍改最新消息:原八一電影製片廠,軍改合併完成後更名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電影電視製作部(即:影視部,由副軍編制降為正師編制),除了部領導,機關保留少量軍人,

其他全是軍內文職人員(不享受軍人待遇)組成。釆取全天八小時工作日(坐班制)。五十歲全退休,四十歲自謀職業,三十歲可轉業,也可參加考試錄取後每年簽訂合同交五險,成為非現役軍內文職人員,不享受軍人待遇!不可以出去拍片(即,有償服務)單位恢復坐班制!軍改後不再設中層單位。原八一廠中層七部一處即:政治部、生產部、技術部、文學部、故事片部、軍事片部、電視部、行政管理處,
全部撤銷。原故事片部的導演室、攝影室、美術室作為基層不變。原八一廠廠八大車間即:錄音車間、剪輯車間(數位工作站)、洗印車間、特技煙火車間、照明車間、置景車間、化服道車間、動力車間,有留、有撤、有合。化服道車間與置景車間合併。與原建制已面目全非。

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軍人編制大約六百人。包括:原八一廠、總政歌舞團、總政歌劇團、總政話劇團和總政軍樂團。

軍樂團軍人編制最多,軍改後軍樂團基本上都是士官。少量幹部。

八一廠經一周動員學習後,現廠裡減員已開始了。二月份完成定編,三月份落實到人頭,並且確定各級班子,四月正式走上正規!完成改革!55歲以上的高級職稱的將提前退休,本週一宣佈了技術部7個,申請自主擇業的也不少,一些有能力的也開始要求轉業,留下的也純屬無奈。

至此,八一電影製片廠從1952年8月1日建廠到2017年已走過65年的輝煌歷史,

現在即將落下告別歷史舞臺的大幕,我們衷心祝福它一路走好!因為我們是看它的電影長大的一代!

為了確認是否屬實,我向偉大的朋友圈知情人討教,知道電影廠確實在改革了,但具體方案尚不確定。不料昨天卻是到處都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正式撤銷了的新聞。終於知道八一電影製片廠在歷史的大潮中,像所有的事物一樣,有自己的興衰,那些不幹活的人是時候該收拾包裹了。“該滾的就滾蛋,不要占著茅坑不尿片”,有朋友說。

而最近兩天,中央電視臺在全國電視劇合作交流會上,宣講了央視的購劇新五條政策:

其一,重大時間節點播出的劇碼,不管是央視一套黃金檔,還是央視八套黃金檔,收購價格都將大幅提升。原因是央視買劇面臨不利局面,一是兩星聯播出的價總是高於央視一家出的價。就算央視咬牙出了兩個衛視出的價,一線衛視播出的劇,往往在視頻網站處也能賣得高價,這就使得央視仍然不能在競爭中掌握主動。所以,若按市場規律辦事,央視大幅提高購劇價格是必須邁出的一步。

第二,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的劇碼將不限集數。過去幾年,央視一套播出的劇碼一般不超過40集。原定超過40集的劇,播出前通常都得剪成30多集。這對於按集論價的電視劇行業來說,很讓製片公司肉疼。

第三,實行優秀劇碼播後重獎制。出現現象級劇碼,獎金可達到製作費的50%。如果說前兩條是事先明確讓利,這一條就是事後的獎勵措施。據悉,2017年貢獻突出的劇碼將獲得500萬元獎金。

第四,央視要確保及時付款。原先,央視是模範付款單位。前兩年由於台裡的一些內部變動和人事更迭,造成了一段時間的付款延宕。其實,當下衛視普遍困難,付款不及時是常有的事。如果央視能一舉解決這個令片方十分困擾的問題,將很有利於他們買到好劇碼。

第五,一套八套互相套播,八黃劇表現好可調一黃,也可全頻道展播。這是要讓好劇實現傳播效益的最大化。既然重金購得好劇,就要用好用足,用到刀刃上。

媒體發佈的稿件說,央視選劇仍然定位于大氣、厚重、深刻、真實的劇碼,並且鼓勵製片公司創作、生產大劇、正劇。

這樣的政策對於製片公司是好事,但是這對於作家和編劇來說,是不是好好幹活搬磚,就到了撈金時代了呢?如果版權保護不好,想必好劇好IP還是很難出的。原因在於作家和編劇,一部作品平均用時三年。但是,一個copy只需幾小時,這對於作家和編劇來說,不啻于強盜打劫。

有自己的興衰,那些不幹活的人是時候該收拾包裹了。“該滾的就滾蛋,不要占著茅坑不尿片”,有朋友說。

而最近兩天,中央電視臺在全國電視劇合作交流會上,宣講了央視的購劇新五條政策:

其一,重大時間節點播出的劇碼,不管是央視一套黃金檔,還是央視八套黃金檔,收購價格都將大幅提升。原因是央視買劇面臨不利局面,一是兩星聯播出的價總是高於央視一家出的價。就算央視咬牙出了兩個衛視出的價,一線衛視播出的劇,往往在視頻網站處也能賣得高價,這就使得央視仍然不能在競爭中掌握主動。所以,若按市場規律辦事,央視大幅提高購劇價格是必須邁出的一步。

第二,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的劇碼將不限集數。過去幾年,央視一套播出的劇碼一般不超過40集。原定超過40集的劇,播出前通常都得剪成30多集。這對於按集論價的電視劇行業來說,很讓製片公司肉疼。

第三,實行優秀劇碼播後重獎制。出現現象級劇碼,獎金可達到製作費的50%。如果說前兩條是事先明確讓利,這一條就是事後的獎勵措施。據悉,2017年貢獻突出的劇碼將獲得500萬元獎金。

第四,央視要確保及時付款。原先,央視是模範付款單位。前兩年由於台裡的一些內部變動和人事更迭,造成了一段時間的付款延宕。其實,當下衛視普遍困難,付款不及時是常有的事。如果央視能一舉解決這個令片方十分困擾的問題,將很有利於他們買到好劇碼。

第五,一套八套互相套播,八黃劇表現好可調一黃,也可全頻道展播。這是要讓好劇實現傳播效益的最大化。既然重金購得好劇,就要用好用足,用到刀刃上。

媒體發佈的稿件說,央視選劇仍然定位于大氣、厚重、深刻、真實的劇碼,並且鼓勵製片公司創作、生產大劇、正劇。

這樣的政策對於製片公司是好事,但是這對於作家和編劇來說,是不是好好幹活搬磚,就到了撈金時代了呢?如果版權保護不好,想必好劇好IP還是很難出的。原因在於作家和編劇,一部作品平均用時三年。但是,一個copy只需幾小時,這對於作家和編劇來說,不啻于強盜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