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考中語句排序題怎麼答?

語句表達中的排序題目,是國考中的重災區。很多考生反應,此類題目。一是耗時長,介於時間壓力,很多考生很難平心靜氣地梳理全文的行文脈絡。二是選項的迷惑性較強,作答時,

考生們往往可以先排除兩個錯項,在剩餘兩項間,舉棋不定,往往排掉了正確選項。這樣一種題型在考試中,真的應該放棄作答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語句排序題我們建議大家按照這三個步驟作答。

第一步:看選項

我們重點看的是選項的首句,判定其作為首句是否合理。其中不能作為首句的語句,有如下特徵;

(1)指代類詞語 :這、那、他、她、它(以及其所對應的複數形式)

指代類詞語,

是對特指物件有所指代,故若作為首句,且句中無指代對象,不合道理。

注:指代類詞語不僅限於句首,句中若無具體指代內容,均應排除該句作為首句的選項。

(2)轉折詞:而、但、卻、反而、則、實際上、然而、但是

轉折詞引導的內容,語義發生相反、相對的變化,或者是將情況作對比。所以前文應有同一話題語句與之構成轉折關係。

(3)關聯詞後半部分:因為...所以;雖然...但是;既...又等。

給出句子中,

出現關聯詞,排除以關聯詞後半句作為首句的選項。

(4)並列關係的後半部分:一方面...另一方面;....同時....等等

兩個句子屬於並列關係,後半句不應作為首句。

(5)較為深刻、深層次的分析,不宜放在靠前的位置。

第二步:關注包含關鍵字的特殊句,確定相鄰位置。

(1)指代詞及其指代內容,往往相鄰

(2)關聯詞,往往相鄰

(3)重複性詞語,時爾相鄰

(4)表示時間類詞語,可確定先後順序,一般為順序表述。

若為倒敘表示,各句中必有暗示。

(5)提示文段結構的詞語:因此,所以,總之。綜上所述等等,具有概括總結的特點,一般置後。

注:置後並不等同於尾句。

第三步:順讀覆核、驗證

試題再現:

例如:①一個特定領域貢獻較大比例的財政收入,是一些國家和城市的共性

②因此,財政收入應該避免過度集中於特定領域,收入結構應儘量多元化

③而財政支出是剛性的,基於土地收入的財政收支體系將成為無本之木

④中國部分城市土地收入占比較大,如果房地產市場出現巨大危機,那麼土地財政就將崩潰

⑤但是,如果這個領域發生系統性風險,那麼財政收入將面臨系統性衝擊,財政狀況惡化甚至出現財政危機就成必然

⑥比如一個城市的優勢產業或龍頭企業,

將貢獻較大規模的稅收收入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⑥⑤④③②

C.⑥⑤④①③② D.②⑤①⑥④③

答案:B。

中公解析:第一步,看選項首句。C選項以⑥開頭,“比如”是在舉例,一般放在觀點後,故暫不考慮其作首句,排除C選項。D 選項以②開頭,“因此”表示概括總結,故不作首句,排除D選項。第二步,關注包含關鍵字的特殊句,⑥中有“將貢獻較大規模的稅收收入”與①“一個特定領域貢獻較大比例的財政收入”核心內容一致。故可判斷⑥的舉例子是為了論證①的觀點。故①+⑥,可排除A選項。第三步,按照B選項順序通讀,做驗證。驗證無誤,語義通順、邏輯無誤。所以B為正確選項。

故可判斷⑥的舉例子是為了論證①的觀點。故①+⑥,可排除A選項。第三步,按照B選項順序通讀,做驗證。驗證無誤,語義通順、邏輯無誤。所以B為正確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