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刀未剪,終於引進了一部恐怖片

說到內地上映的恐怖片,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打著鬼片旗號,卻充斥著相似的設定、尷尬的演技、擦邊球的色☆禁☆情、粗糙的拍攝及後期的國產恐怖片。

而引進的國外驚悚片(《生化危機》),

因有著大量的血腥暴力畫面而有所“閹割”。

不過,就在2月2日,即將有一部來自美國的13禁恐怖片上映,重點是一刀未剪。

它就是《忌日快樂》。

這部由製作了《逃出絕命鎮》《分裂》的公司推出的恐怖片,在即使與《銀翼殺手2049》這樣的大片撞檔的情況下,

也毫不示弱。

首週末狂收2650萬美元(成本480萬美元)登頂首周北美票房冠軍。

小萬在不劇透的前提下,先為大家簡單說一下劇情。

我們的女主角Tree最開始是一個搞一☆禁☆夜☆禁☆情、當小三、只在乎自己的婊裡婊氣的校園It Girl(具有吸引所有男性的魔力)。

在她生日這天遭到謀殺,然後就陷入了單日重複、無限迴圈中,每天都被帶著嬰兒面具的人殺死,並在同一天清晨醒來。

在發現自己陷入閉環後,

Tree開始尋找殺死自己的兇手,並在這過程中不斷改變,重新審視自己的愛情、親情及友情,見證女主角的成長。

讓這部恐怖喜劇不只停留在驚悚搞笑的層面,而是有了真正的內涵。

而且,《忌日快樂》跟《逃出絕命鎮》如出一轍,都在恐怖戲份中穿插著喜劇元素,

是恐怖片在商業浪潮裡的一次嬗變。

比如,大大咧咧的女主認識到自己反正都會死,“第二天”也沒有人記得發生過什麼,甚至搞出了像在校園裸奔這樣的真·玩脫行為。

好了,不多說了,因為之前小萬為大家推薦過這部電影→年末黑馬恐怖片,看完手抖著打5星 ,

所以這一次小萬要跟大家聊點不一樣的。

作為一部在結構、劇情上完成度很高的電影,最讓普通觀眾和資深恐怖片粉絲看嗨的,是其中包含和致敬了許多經典的恐怖片元素——

面具:未知恐懼

面具對於喜歡恐怖片的影迷應該不陌生了。

《驚聲尖叫》系列中的遊走在校園中,專殺少男少女的面具應該沒有人不認得;

《德州電鋸殺人狂》系列中,殺人狂用刀剝下英俊小生的臉,遮住了自己那醜陋並畸形的臉;

《電鋸驚魂》中的木偶面具,《面具之後》的殺人狂魔面具,再到《忌日快樂》中有著蘋果肌的娃娃臉面具,他們後面藏著的其實是罪惡。

面具成為恐怖片的慣用工具,也是源於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

面部表情是人進行社交的重要手段,人和人交往時,會通過觀察對方的面部表情、眼神變化判斷對方下一步想要做什麼。

而當人戴上面具時,這些資訊源就被切斷,進而使人產生不安全感。

所以在恐怖電影中,不管是醜惡的面具還是喜感的,恐怖都不是因為面具本身,而是面具下藏著的未知。

花式死法:宿命論

電影中Tree不斷醒來,不斷被殺死,而且除了前幾次用刀刺死,後面還經歷了淹死、燒死、撞死等各種死法,儼然有一種《死神來了》的既視感。

死亡可以說是恐怖片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對於死亡的恐懼是人類的基本恐懼之一,它具有摧毀性質。思想家奥古斯丁說過:“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只有死是確定的。”

而人終歸於死亡這一點其實是宿命論的體現。

宿命論是一種唯心主義主張,它是一種認為歷史發展由一種不可避免的力量(即命運)所決定的宗教和唯心主義學說。

它認為人要服從命運的支配,即使努力也是徒勞無益的。

而在很多恐怖片中,都有對宿命論元素的詮釋。

比如被稱為“死法百科全書”的《死神來了》中,所有人一開始就預見了死亡,然而無論如何都逃脫不掉結局;

《鬼訊號2:靈異透視》中,男主角在可以預見人的死亡後拯救了一些瀕死之人,但最終依舊無法避免註定來臨的死亡。

只不過,在這些恐怖片中,宿命論這一悲劇元素,在大尺度的血腥鏡頭,快節奏的恐慌感中被弱化了。

然而,宿命論還是作為整部電影的線索而貫穿始終。

情節反轉:顛覆思維方式

《忌日快樂》中,Tree在一次次死亡與重生中尋找兇手,當她以為自己找到了真凶,成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的時候。

事情又發生了360度的轉變,真相跟她以為的完全不一樣。

反轉的劇情出人意料,然而仔細回想,會發現其實電影中已經通過各種細節鋪墊好了,這樣的猝不及防讓人回味無窮。

而情節反差往往也成了驚悚恐怖類電影中燒腦的一種體現。

去年大熱的《看不見的客人》中,43次的反轉讓人大呼過癮,細思極恐;

經典懸疑驚悚電影《非常嫌疑犯》的最後一個場景,現在再看還是一身雞皮疙瘩。

大衛·芬奇的《搏擊俱樂部》以其神級的劇情被影迷們奉為燒腦的標準。

而他的其他作品像《七宗罪》《心理遊戲》等都是結局出人意料,成為他獨特的風格。

反轉情節的魅力在於它牽動了觀眾情緒後,又瞬間顛覆邏輯和思維方式,打破了觀眾的心理期待,讓觀眾在震驚的同時又難以忘記。

時間迴圈:燒腦升級

《忌日快樂》中,女主角每次被殺後都會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再次醒過來,這樣故事結構,我們稱之為“一日囚”。

這樣的結構在電影中也很普遍了,最經典的莫過於1993年上映的《土撥鼠之日》。

有人說,《忌日快樂》就是把《土撥鼠之日》中的比爾·莫瑞飾演的中年困惑男子換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孩,在勵志中加入恐怖元素。

電影也在最後致敬了《土撥鼠之日》,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內地的上映時間2月2日,正好是“土撥鼠之日”(美國節日)。

在小萬看來,“一日囚”電影是時間迴圈電影中的一類,而本片中的迴圈屬於“一日囚”與“閉環”的結合。

這種方式其實也可以與前面提到宿命論相結合,主角一次次的重生,想要逃脫宿命。

這樣的設定多用於恐怖片,類似的作品還有《恐怖遊輪》《原始程式碼》等。

當然還有的迴圈,不需要主角死一死。

比如,《蝴蝶效應》中男主角在發現自己曾經犯下過許多錯誤時,通過幻想潛入童年身體,糾正錯誤,然而卻造成了更意想不到的結果。

於是,他只能反反復複地在過去與現實之間奔波,直到不可挽回的結局。

恐怖片中,這樣的迴圈結構打破時間線,再加上精妙的設計與編排,讓劇情更加燒腦,也更值得觀眾反復推敲和回味。

恐怖元素集合:迷影情節

最後這一點,其實算是一種延伸。

迷影情節(cinephilia)是伴隨這電影誕生的,1995年,電影誕生百年之際,美國批評家蘇珊·桑塔格,第一次將“迷影情結”置於電影史中。

蘇珊·桑塔格表示,是迷影推動了電影的發展。

大家可以將其理解為對於電影的癡迷,對於我們普通觀眾來說,“迷影情節”可能是為了一部自己心愛的電影,即使要拍好幾個小時的隊,也要買到一張老電影的電影票。

更為資深的影迷,甚至能夠看到一個場景或一句臺詞,就能說出其出處、上映時間。

法國電影資料館創辦人亨利·朗格魯對影像的敏感就已經深入到原子級別。

中為亨利·朗格魯

而對於電影人來說,他們則是在自己作品中表現自己對於熱愛的電影的癡迷。

昆汀的《落水狗》中處處可見香港電影的影子;

達米恩·查澤雷的《愛樂之城》帶觀眾瞭解大半個歌舞片史;

而《忌日快樂》的導演克里斯多夫·蘭登,在這部電影中也表現了自己的迷影情節。

他把每年必看的約翰·卡朋特導演的《月光光心慌慌》中帶著面具,手持刀刃的行兇場景引入到《忌日快樂》中。

這裡也有《驚魂記》中兇手拿著水果刀明目張膽地行兇的情節。

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致敬,就等大家火眼金睛了。

最後小萬想說,內地大銀幕引進的恐怖片不多,大家且看且珍惜。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德州電鋸殺人狂》系列中,殺人狂用刀剝下英俊小生的臉,遮住了自己那醜陋並畸形的臉;

《電鋸驚魂》中的木偶面具,《面具之後》的殺人狂魔面具,再到《忌日快樂》中有著蘋果肌的娃娃臉面具,他們後面藏著的其實是罪惡。

面具成為恐怖片的慣用工具,也是源於人類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

面部表情是人進行社交的重要手段,人和人交往時,會通過觀察對方的面部表情、眼神變化判斷對方下一步想要做什麼。

而當人戴上面具時,這些資訊源就被切斷,進而使人產生不安全感。

所以在恐怖電影中,不管是醜惡的面具還是喜感的,恐怖都不是因為面具本身,而是面具下藏著的未知。

花式死法:宿命論

電影中Tree不斷醒來,不斷被殺死,而且除了前幾次用刀刺死,後面還經歷了淹死、燒死、撞死等各種死法,儼然有一種《死神來了》的既視感。

死亡可以說是恐怖片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對於死亡的恐懼是人類的基本恐懼之一,它具有摧毀性質。思想家奥古斯丁說過:“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只有死是確定的。”

而人終歸於死亡這一點其實是宿命論的體現。

宿命論是一種唯心主義主張,它是一種認為歷史發展由一種不可避免的力量(即命運)所決定的宗教和唯心主義學說。

它認為人要服從命運的支配,即使努力也是徒勞無益的。

而在很多恐怖片中,都有對宿命論元素的詮釋。

比如被稱為“死法百科全書”的《死神來了》中,所有人一開始就預見了死亡,然而無論如何都逃脫不掉結局;

《鬼訊號2:靈異透視》中,男主角在可以預見人的死亡後拯救了一些瀕死之人,但最終依舊無法避免註定來臨的死亡。

只不過,在這些恐怖片中,宿命論這一悲劇元素,在大尺度的血腥鏡頭,快節奏的恐慌感中被弱化了。

然而,宿命論還是作為整部電影的線索而貫穿始終。

情節反轉:顛覆思維方式

《忌日快樂》中,Tree在一次次死亡與重生中尋找兇手,當她以為自己找到了真凶,成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的時候。

事情又發生了360度的轉變,真相跟她以為的完全不一樣。

反轉的劇情出人意料,然而仔細回想,會發現其實電影中已經通過各種細節鋪墊好了,這樣的猝不及防讓人回味無窮。

而情節反差往往也成了驚悚恐怖類電影中燒腦的一種體現。

去年大熱的《看不見的客人》中,43次的反轉讓人大呼過癮,細思極恐;

經典懸疑驚悚電影《非常嫌疑犯》的最後一個場景,現在再看還是一身雞皮疙瘩。

大衛·芬奇的《搏擊俱樂部》以其神級的劇情被影迷們奉為燒腦的標準。

而他的其他作品像《七宗罪》《心理遊戲》等都是結局出人意料,成為他獨特的風格。

反轉情節的魅力在於它牽動了觀眾情緒後,又瞬間顛覆邏輯和思維方式,打破了觀眾的心理期待,讓觀眾在震驚的同時又難以忘記。

時間迴圈:燒腦升級

《忌日快樂》中,女主角每次被殺後都會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再次醒過來,這樣故事結構,我們稱之為“一日囚”。

這樣的結構在電影中也很普遍了,最經典的莫過於1993年上映的《土撥鼠之日》。

有人說,《忌日快樂》就是把《土撥鼠之日》中的比爾·莫瑞飾演的中年困惑男子換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孩,在勵志中加入恐怖元素。

電影也在最後致敬了《土撥鼠之日》,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內地的上映時間2月2日,正好是“土撥鼠之日”(美國節日)。

在小萬看來,“一日囚”電影是時間迴圈電影中的一類,而本片中的迴圈屬於“一日囚”與“閉環”的結合。

這種方式其實也可以與前面提到宿命論相結合,主角一次次的重生,想要逃脫宿命。

這樣的設定多用於恐怖片,類似的作品還有《恐怖遊輪》《原始程式碼》等。

當然還有的迴圈,不需要主角死一死。

比如,《蝴蝶效應》中男主角在發現自己曾經犯下過許多錯誤時,通過幻想潛入童年身體,糾正錯誤,然而卻造成了更意想不到的結果。

於是,他只能反反復複地在過去與現實之間奔波,直到不可挽回的結局。

恐怖片中,這樣的迴圈結構打破時間線,再加上精妙的設計與編排,讓劇情更加燒腦,也更值得觀眾反復推敲和回味。

恐怖元素集合:迷影情節

最後這一點,其實算是一種延伸。

迷影情節(cinephilia)是伴隨這電影誕生的,1995年,電影誕生百年之際,美國批評家蘇珊·桑塔格,第一次將“迷影情結”置於電影史中。

蘇珊·桑塔格表示,是迷影推動了電影的發展。

大家可以將其理解為對於電影的癡迷,對於我們普通觀眾來說,“迷影情節”可能是為了一部自己心愛的電影,即使要拍好幾個小時的隊,也要買到一張老電影的電影票。

更為資深的影迷,甚至能夠看到一個場景或一句臺詞,就能說出其出處、上映時間。

法國電影資料館創辦人亨利·朗格魯對影像的敏感就已經深入到原子級別。

中為亨利·朗格魯

而對於電影人來說,他們則是在自己作品中表現自己對於熱愛的電影的癡迷。

昆汀的《落水狗》中處處可見香港電影的影子;

達米恩·查澤雷的《愛樂之城》帶觀眾瞭解大半個歌舞片史;

而《忌日快樂》的導演克里斯多夫·蘭登,在這部電影中也表現了自己的迷影情節。

他把每年必看的約翰·卡朋特導演的《月光光心慌慌》中帶著面具,手持刀刃的行兇場景引入到《忌日快樂》中。

這裡也有《驚魂記》中兇手拿著水果刀明目張膽地行兇的情節。

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致敬,就等大家火眼金睛了。

最後小萬想說,內地大銀幕引進的恐怖片不多,大家且看且珍惜。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