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幼小銜接的5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幼小銜接就是大班的事兒

正確的認識:

幼小銜接,不是一個能夠臨時突擊的短暫過程,而是需要從幼稚園階段開始,一直持續到小學一年級全學年的長期過程。父母對於幼小銜接的認識、態度和行為,

將決定孩子入學後在很多方面的表現。

明智的做法:

雖然幼小銜接主要集中在從幼稚園大班到小學一年級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但是很多準備工作卻始終貫穿于整個幼兒階段,如習慣的養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因此,真正做好幼小銜接,絕不能等到幼稚園大班下學期,我們需要從幼兒入園甚至更早的時候開始。

2幼小銜接就是多學知識

正確的認識:

幼小銜接,是讓孩子從幼稚園順利過渡到小學的一個過程。我們不能單純地把這個過程看成擇校、上培訓班,而是需要從多個方面去入手準備。

明智的做法:

除了相應的入學知識準備以外,家長更應該重點關注以下三個方面:1、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最為關鍵的就是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2、跟學習和生活相關的能力,最為關鍵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3、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最為關鍵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3幼小銜接就得多上培訓班

正確的認識:

“幼小銜接班,上還是不上?”這個問題長期困擾著很多幼稚園孩子的家長。究竟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還真沒有標準答案,關鍵取決於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家長平時的用心以及孩子本身的特點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點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絕不能把幼小銜接狹義地理解成就得多上幾個“幼小銜接班”。

明智的做法:

適當的知識儲備有利於孩子的順利銜接。不過我們需要把握好度,

避免走入兩個極端:一是過度學習,提前讓孩子學習太多小學階段的知識;二是認為孩子什麼都不該學,否則會“毒害”了自己的孩子。其實,家長的關注點不要放在是否應該學的問題上,而是應該放在何時學、怎麼學等更為關鍵的問題上。幼兒階段的孩子,應多以遊戲互動的方式,通過玩來掌握應學到的知識,比如認字、數數等,而不應該讓孩子機械地、被動地學習。

4幼小銜接就是孩子的事兒

正確的認識:

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關鍵階段,家長都需要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不斷學習和自我成長,從心理上和情感上給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幫助。

因此,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準備,完成自我角色的轉變,讓孩子更加從容地進入小學。

明智的做法:

首先,需要清楚認識自己的角色。我們可以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了,從而讓我們的言行舉止發生一些變化。同時,我們還可以從過來人那裡獲得相關的資訊和經驗教訓等,比如:主動向家有小學生的親朋好友諮詢和請教,瞭解他們作為小學生家長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感受,獲得各類教育問題的處理經驗等。

讓孩子更加從容地進入小學。

明智的做法:

首先,需要清楚認識自己的角色。我們可以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了,從而讓我們的言行舉止發生一些變化。同時,我們還可以從過來人那裡獲得相關的資訊和經驗教訓等,比如:主動向家有小學生的親朋好友諮詢和請教,瞭解他們作為小學生家長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感受,獲得各類教育問題的處理經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