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宗昌兩隻筐兩種套路,張作霖一根金扁擔三種心機,耍花樣誰更高

張宗昌投奔曹錕,沒想到被直系的真正當家人吳佩孚截了胡,可憐張宗昌20萬大洋,精雕細琢八隻金壽桃,“噗通噗通”打了水漂。

張宗昌

張宗昌滿心不服氣,身在曹府,像吃了蒼蠅一樣犯噁心。明下裡錢肯定是要不回來了,暗地裡張宗昌盤算著退路。

他既不想便宜了曹三,卻又沒有辦法,整個直隸都是曹錕的地盤,他孑身一人,斷然掀不起大風浪。

打定主意要走,可這去處?一時卻不好尋,把他引薦給曹錕的老友許琨,也是滿心愧疚,

這是把張宗昌領到了水坑裡,20萬大洋丟進去沒響啊!

一天倆人喝悶酒,張宗昌說了:“下關東,下關東,實在不行的話我還下關東?”

許琨一聽,倒靈光了起來,他想起在曹錕六十大壽上,張宗昌結識的一個人。

當日張宗昌從懷裡一個緊接一個地掏出金壽桃,滿堂立刻是金黃燦燦,閃瞎了眾人的眼睛。

就在這個檔口,一個人上前給張宗昌打招呼:“張師長,別來無恙,在下張·學·良,久聞張師長大名!”

張宗昌看看來人,並不熟絡,當時正處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也沒空搭理不速之客:“俺是張宗昌,早就不是師長嘍!”

“不要緊,若有緣咱東北見!”張·學·良繼續說道。

經打聽,張宗昌知道了這個年輕公子哥的背景,東北王張作霖的大公子――小六子。

當時的張作霖,在東北的場面已經有些大的裝不下他了,他先是駐東北的北洋新軍二十七師師長,接著就升任了奉天督軍兼省長,

到了1918年,當到了東三省巡閱使,正兒八經的東北王。

在關外,張作霖已經成為了唯我獨尊的人物!以他為首的奉系一派與直系曹錕、皖系段祺瑞,成三足鼎立之勢!

此一時彼一時,當日的張宗昌斷然想不到自己有去東北的必要,八隻金壽桃砸出去,就是鐵石心腸,也得給他砸軟嘍!

但時至今日,光杆司令仍然是光杆司令,而且進階道路被吳佩孚堵死,不走斷沒有出頭之日。

張宗昌覺得東北可以去,不單單是自己起草莽于東北,更有東北王張作霖的大公子張·學·良做引子,朝中有人好辦事,沒准關東真是個不錯的落腳地!

說走就走,張宗昌與許琨從保定直下關東。

雖然張宗昌考慮著關東可以去,但讓張宗昌擔憂的事情更多,俗話說落魄的鳳凰不如雞,更何況是張宗昌這種落魄之後還被坑的貨色,簡直讓人懷疑智商餘額不足了。

張宗昌處於無錢無權無勢的地步,

如今來投奔張作霖,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力?給予多少禮遇?張宗昌心裡著實底氣。

能夠肯定的是張作霖不會像曹錕手底下的吳佩孚那樣嫌棄他的身份,張作霖不就是綠林出身?大家半斤八兩,誰也不比誰高貴。

只是自己現在正落魄,寒磣的緊嘞!

張宗昌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張作霖要是看不上自己,扭臉就走……

正在張宗昌胡思亂想六神無主時,張·學·良來了。

以張作霖在奉天的勢力,張宗昌這樣的人物到來,沒出半晌,就有人給張作霖傳信過來了!

張·學·良主動上門說明了兩層意思,一是東北是老張家的地盤,飛進來只蒼蠅,也躲不過張作霖的眼睛。

二是說明張作霖重視,讓張·學·良親自上門,就是張作霖的態度。東北誰不知道張作霖對張·學·良極其重視,有意培養。

張宗昌與小六子

既然來請了,張宗昌猶豫也沒用,總不能未謀面先輸了氣勢,張宗昌似也有所準備,轉身來到床前,從床下撈出兩隻大筐。

同行的許琨見狀:“效坤,咱不是逃難,是去帥府,你拿他做甚?”

張宗昌故作神秘道:“到時便知!”

這算是跟著張·學·良來到了張作霖的帥府。

到了帥府,張作霖老遠就迎了出來:“哎呀!效坤,我沒有親自去請你,你該不會生氣吧?”

一句話說下來,張宗昌眼淚兒都快流了下來

在曹錕府上,活的跟孫子一樣,那叫一個委屈,二十萬元打造的八隻金壽桃頂著,人家愣是沒瞧上自己,當孫子一樣。

現如今堂堂的東北王張作霖竟然認得我張效坤,還問我生氣不!

我不生氣!

張宗昌心中顧慮早已蕩然無存。張作霖卻把自己當人看,不嫌棄自己落魄哩。

張作霖望望張宗昌帶來的兩個大筐,開始也沒反應過來什麼用意,但看著張宗昌,又看看尷尬在一旁的許琨。

知道這是張宗昌給自己出題呢,賣弄唄!啊哈哈哈!“都說效坤是個有心之人,這兩隻筐意思是說要為我網羅天下嗎?”

“大帥是明眼人,話說的透,效坤敬佩大帥的為人,願為大帥鞍前馬後,肝腦塗地!”

張作霖見火候差不多了,也亮出了撒手鐧,對待張宗昌這樣的人,光說好話不行,這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效坤呐!我看你進門兩手提溜著倆筐,是不是缺根好扁擔?”

一下子問住了張宗昌,他以物明志,沒想到張作霖道行比他深,話裡有話的讓張宗昌摸不著他的準星,自然,張宗昌也不敢亂言語。

“你先回去,等我尋副好扁擔給你挑!”張作霖接著說道。

這下張宗昌明白了,這是許願封官啊:“大帥不嫌棄俺落魄,對俺張宗昌就是再造之恩嘞!”

張作霖辦事滴水不漏,不久便給張宗昌弄了個營長。雖說與他原師長的身份有差距,但他當的是憲兵營營長,屬於親兵。

顯然張作霖十分看重他,更何況這是兩筐土換來的金扁擔,早晚要升值的,張宗昌並不覺得吃虧。

張宗昌兩隻筐倆種套路。

一是投奔不成可就坡下驢,一旦張作霖看不上自己,兩隻筐就表明了自己的低姿態,我本沒有非分之想,我本來提著筐準備回家呢,是你一定要喊我來!

二是考驗張作霖,看他究竟是真正的伯樂,還是沽名釣譽之輩,張宗昌也是“梟雄”級別的人物,一般的人物根本駕馭不了他,他苦於沒有靠山,想要尋到一個真正能夠依靠的人。

沒想到張作霖套路更深,甩出一根金扁擔帶著三種心機。

張宗昌與張作霖

一是求賢若渴,當時的東北可謂是“群賢畢至”,關內直系、皖系打的不可開交,雙方失意的人都往關外跑,張作霖來者不拒,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是警告,告訴張宗昌放老實點,投奔就說投奔,別整些沒用的,玩野路子!

三是告訴張宗昌,只要聽話肯幹,就有金扁擔給他挑,而且成色十足,就看你張宗昌有多大本事!

張作霖作為東北王,不缺錢、不缺官,就缺肯為自己出生入的將才,張宗昌算是投到明主了!

張宗昌的本事:曹錕不屑,張作霖當寶!眼光有問題?一點讓曹汗顏

想看更多精彩歷史故事,趕快關注我們吧!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以張作霖在奉天的勢力,張宗昌這樣的人物到來,沒出半晌,就有人給張作霖傳信過來了!

張·學·良主動上門說明了兩層意思,一是東北是老張家的地盤,飛進來只蒼蠅,也躲不過張作霖的眼睛。

二是說明張作霖重視,讓張·學·良親自上門,就是張作霖的態度。東北誰不知道張作霖對張·學·良極其重視,有意培養。

張宗昌與小六子

既然來請了,張宗昌猶豫也沒用,總不能未謀面先輸了氣勢,張宗昌似也有所準備,轉身來到床前,從床下撈出兩隻大筐。

同行的許琨見狀:“效坤,咱不是逃難,是去帥府,你拿他做甚?”

張宗昌故作神秘道:“到時便知!”

這算是跟著張·學·良來到了張作霖的帥府。

到了帥府,張作霖老遠就迎了出來:“哎呀!效坤,我沒有親自去請你,你該不會生氣吧?”

一句話說下來,張宗昌眼淚兒都快流了下來

在曹錕府上,活的跟孫子一樣,那叫一個委屈,二十萬元打造的八隻金壽桃頂著,人家愣是沒瞧上自己,當孫子一樣。

現如今堂堂的東北王張作霖竟然認得我張效坤,還問我生氣不!

我不生氣!

張宗昌心中顧慮早已蕩然無存。張作霖卻把自己當人看,不嫌棄自己落魄哩。

張作霖望望張宗昌帶來的兩個大筐,開始也沒反應過來什麼用意,但看著張宗昌,又看看尷尬在一旁的許琨。

知道這是張宗昌給自己出題呢,賣弄唄!啊哈哈哈!“都說效坤是個有心之人,這兩隻筐意思是說要為我網羅天下嗎?”

“大帥是明眼人,話說的透,效坤敬佩大帥的為人,願為大帥鞍前馬後,肝腦塗地!”

張作霖見火候差不多了,也亮出了撒手鐧,對待張宗昌這樣的人,光說好話不行,這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效坤呐!我看你進門兩手提溜著倆筐,是不是缺根好扁擔?”

一下子問住了張宗昌,他以物明志,沒想到張作霖道行比他深,話裡有話的讓張宗昌摸不著他的準星,自然,張宗昌也不敢亂言語。

“你先回去,等我尋副好扁擔給你挑!”張作霖接著說道。

這下張宗昌明白了,這是許願封官啊:“大帥不嫌棄俺落魄,對俺張宗昌就是再造之恩嘞!”

張作霖辦事滴水不漏,不久便給張宗昌弄了個營長。雖說與他原師長的身份有差距,但他當的是憲兵營營長,屬於親兵。

顯然張作霖十分看重他,更何況這是兩筐土換來的金扁擔,早晚要升值的,張宗昌並不覺得吃虧。

張宗昌兩隻筐倆種套路。

一是投奔不成可就坡下驢,一旦張作霖看不上自己,兩隻筐就表明了自己的低姿態,我本沒有非分之想,我本來提著筐準備回家呢,是你一定要喊我來!

二是考驗張作霖,看他究竟是真正的伯樂,還是沽名釣譽之輩,張宗昌也是“梟雄”級別的人物,一般的人物根本駕馭不了他,他苦於沒有靠山,想要尋到一個真正能夠依靠的人。

沒想到張作霖套路更深,甩出一根金扁擔帶著三種心機。

張宗昌與張作霖

一是求賢若渴,當時的東北可謂是“群賢畢至”,關內直系、皖系打的不可開交,雙方失意的人都往關外跑,張作霖來者不拒,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是警告,告訴張宗昌放老實點,投奔就說投奔,別整些沒用的,玩野路子!

三是告訴張宗昌,只要聽話肯幹,就有金扁擔給他挑,而且成色十足,就看你張宗昌有多大本事!

張作霖作為東北王,不缺錢、不缺官,就缺肯為自己出生入的將才,張宗昌算是投到明主了!

張宗昌的本事:曹錕不屑,張作霖當寶!眼光有問題?一點讓曹汗顏

想看更多精彩歷史故事,趕快關注我們吧!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