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昨晚朋友圈被月亮攻陷了|看的不是月亮,而是疲憊生活的英雄夢

昨夜,你看月亮了嗎?

今早,很多人的問候語,可能不是“吃了嗎”?而是“看月亮了嗎”?

1月31日,“超級藍血月”刷爆了朋友圈。據稱,上次出現這種天文奇觀還是在1866年,距今已152年。

一百五十年一輪回的天文視覺盛宴,不僅引無數天文愛好者盡折腰,還在朋友圈裡掀起了一股月亮熱。

於是乎,朋友圈裡有生了雙胞胎的全職媽媽,曬出一家四口仰頭看月的背影;

有平素不懂風情的理工男,紅著臉邀請了心愛的女孩看月亮趁機表白;

有上班族表示今天絕不加班,

因為“要趕在八點前回去看月亮”;

最不濟的,看不著或來不及看的,也會ps一張藍月亮洗衣液的惡搞照片,跟風自我調侃一番。

一輪明月,天天都掛在我們頭頂。即便是難得一見的月全食,但作為小眾的天文景象,何以掀起那麼大的熱潮?

也許,我們真正在意的,並不是月亮,而是疲憊生活中從不曾泯滅的英雄夢想。

微信啟動圖片的背景,大家都不陌生。然而,少有人知道,這張月球圖片其實是一張實拍圖。

這張照片名為“藍色彈珠”,由阿波羅17號飛船的宇航員拍攝于太空。這是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

很多人都好奇,月亮下為什麼要放個小人?他是誰?

這個孤單的仰望藍色星球的人,就是被稱為互聯網“微信之父”的張小龍。

多少年來,人類從沒有停止探索月球與太空的腳步,從未停止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對遠方的渴望。

哪怕這種探索,曾讓人類付出生命的代價。

哪怕這種渴望,曾讓張小龍等創業者歷經磨難。

就像曾有人問登山者,為何要登山?登山者答:因為,山在那。

我們為何不曾停止對月亮的仰望?因為,月亮在那。

古人吟誦“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彼時的月亮寄託著遊子的家國情懷。

今人在天文望遠鏡中、在朋友圈裡看月亮、談月亮,月亮承載著疲憊的現代人,出世的祈盼與奢望。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毛姆寫到,

“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生活就是如此,也許我們終其一生,也不過是為了做個普通人。

雖然大部分人都在為六便士而奔忙,但仍有一些人,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生活需要出口,需要詩情,

需要一縷清輝,在黑夜照亮暗淡的靈魂。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來自星星的你》會火熱大江南北,為什麼一顆血月亮會刷爆社交網路。

我們看的不是月亮,而是一種情緒,一種情愫,一種情懷。

在全職媽媽的眼睛裡,望月的那一刻,白晝裡照顧孩子的雞零狗碎暫時褪去,只有滿眼的清輝提醒她,自己曾經也是個愛看星星看月亮的少女。

再看眼前這個日漸油膩的中年男人,好像也沒那麼討厭,畢竟我們過去曾有、現在也有看星星看月亮的時光。

在不懂風情的理工男眼裡,也許並不懂此刻的月亮有何不同。但他願意在這一百五十年一遇的月光裡,為她心愛的女孩鄭重的許下愛的承諾。此生,只與你,看月亮。

再看姑娘的眼睛,澄澈如此刻的月光。原來他懂不懂風情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懂你。

在上班族的眼裡,這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夜晚。但“月是故鄉明”的思緒裡,他還是想在月亮升起前回到租住的房子裡,給遠方的爸媽打個電話,聽他們嘮叨嘮叨,說一說老家的月亮什麼樣。

再看這遊子的眼眶裡,亮晶晶的不知是淚水還是月光。

羅曼羅蘭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仍然熱愛生活。

不管你是富貴榮華等身,還是平凡如螻蟻,今夜,我們都是月亮的孩子,都享有同一輪清輝明月。

海子在詩裡寫到: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今夜,就讓浩瀚宇宙裡的小小的我們,放下疲憊、放下戒備,一起看看那月亮,一起在月色裡沉醉,在月光裡徜徉。

畢竟我們過去曾有、現在也有看星星看月亮的時光。

在不懂風情的理工男眼裡,也許並不懂此刻的月亮有何不同。但他願意在這一百五十年一遇的月光裡,為她心愛的女孩鄭重的許下愛的承諾。此生,只與你,看月亮。

再看姑娘的眼睛,澄澈如此刻的月光。原來他懂不懂風情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懂你。

在上班族的眼裡,這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夜晚。但“月是故鄉明”的思緒裡,他還是想在月亮升起前回到租住的房子裡,給遠方的爸媽打個電話,聽他們嘮叨嘮叨,說一說老家的月亮什麼樣。

再看這遊子的眼眶裡,亮晶晶的不知是淚水還是月光。

羅曼羅蘭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仍然熱愛生活。

不管你是富貴榮華等身,還是平凡如螻蟻,今夜,我們都是月亮的孩子,都享有同一輪清輝明月。

海子在詩裡寫到: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今夜,就讓浩瀚宇宙裡的小小的我們,放下疲憊、放下戒備,一起看看那月亮,一起在月色裡沉醉,在月光裡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