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駐村扶貧這一年」兩岔河村:“四兩”換“半斤” 感動在心間

點擊標題下「留壩宣傳」可快速關注

2017年,留壩縣選派75支駐村工作隊,在脫貧攻堅最前沿淬火練功、實戰練兵,努力鍛造脫貧攻堅一線“尖刀連”,將黨旗牢牢插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一年來,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披星戴月,默默堅守在精准扶貧工作第一線,踐行“三苦四心五農”工作法,演繹了一個個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平凡壯舉”,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貢獻了重要力量。

即日起,特推出《駐村扶貧這一年》專欄,講述駐村工作隊2017這一年的感人故事,供大家在工作中學習借鑒。

2018年第一場厚厚的積雪,蓋不住我們駐村扶貧這一年留下的足跡,積攢了一年的心血和汗水,

都化作這滿天飛雪滋潤著這片熟悉的土地……有多少朵飄落的雪花,就有多少個扶貧的故事。

這一年,有太多的困惑和迷茫;這一年,有太多的艱難和成長;這一年,有太多的感觸和憂傷。這一年,我們收穫了感激的目光和成功的希望!

蜿蜒盤旋的山路通向一個偏僻的行政村,她叫兩岔河,溝裡住著82戶村民25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30戶85人,貧困率達32.82%。

這一年,村委會大院駐進3個人;這一年,村子裡來來往往一群幫扶人。

春花秋月無心賞,挑燈夜戰為誰忙?

夏雨冬雪披身上,東奔西走替誰想?

這一年,鐵索橋我們心驚膽戰地蹣跚過;這一年,褒河我們橫渡過;這一年,翻山越嶺我們爬過;這一年,10公里的土路我們冒雨在泥濘中走過。

為了脫貧攻堅,這個村莊成了我們駐村工作隊的第二家鄉。

跋山涉水進村

這一年,我們成立了兩岔河村扶貧互助合作社,30戶貧困戶全部入社。6戶貧困戶借貸產業發展貼息貸款24萬元,村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向19戶貧困戶借貸19萬元產業發展資金,幫扶單位縣安監局和縣水工隊投入產業幫扶資金14.9萬元……

養殖中蜂

種植豬苓

養殖土豬

按照“四養一藥一旅遊”產業發展戰略,緊緊圍繞“貧困戶增收、村級集體經濟積累”,統籌長期產業與近期效益相結合,全村養殖土雞1900只,養殖土豬95頭,能繁母豬19頭,養殖中蜂235箱,種植吳茱萸12畝,豬苓3600窩,天麻1600窩,白芨9.5畝,袋料香菇託管3萬筒,20萬筒袋料香菇大棚正在搭建,10畝泥鰍養殖正在籌備,200箱中蜂繁育基地正在建設……

清理淤堵的涵洞

整修排洪渠

這一年,我們爭取專項資金60余萬元,新修村委會門前河堤110米,建成水面景觀2處;新建農村安全飲水工程2處,改建3處,村民的飲水困難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運送人飲工程材料

建成的蓄水池

硬化通村道路

這一年,硬化了通村道路,完成了貧困戶C級危房改造19戶,D級危房改造5戶,舊宅基地騰退19戶。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八個一批”幫扶措施及各項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到位,村民的法制觀念、自我約束能力不斷增強,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全村30戶貧困戶家庭經濟條件明顯提高,完成了2017年全村7戶24人脫貧任務……這個熟悉的村莊真的變了樣!

修建中的河堤

幫助貧困戶維修水龍頭

輾轉送貧困戶就醫

看望生病住院的貧困戶

這一年,基層組織建設穩步推進,培養村級後備幹部2名、入黨積極分子2名,幹部思想、工作作風、組織紀律、廉政建設明顯好轉,村“兩委”的凝聚力與戰鬥力顯著提升。

召開“院壩說事會”

入戶宣講扶貧政策

這一年,我們始終秉承“真情幫扶換真心”的工作理念,認真踐行“三苦四心五農”工作法,把扶貧政策送入農家,送到田間地頭。

這一年,貧困戶自主脫貧精神得到了激發,培養造就了“市級民星”黃新春,縣級先進典型葸富貴。

這一年,有許多感人的故事留在心中……

幫助貧困戶改造照明線路

幫貧困戶搬新家

騾子扶貧

那晚,我們在村委會加班,忽有一人闖入,說危房改造用的騾子不見了,第一書記李根濤看表已是淩晨2點,“騾子也是為了扶貧跑丟的!”唐師傅急急地說,懇求村上幫助。我們隨即安排在場的人,兵分三路去尋找,直到淩晨4點多還沒有消息,大家一夜難眠……次日上午,騾子終於在南溝找到。“還是共產黨的幹部好!”唐師傅感慨地說,大家臉上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輾轉找回的騾子

“這份情我無以為報”

盧老漢是三組的貧困戶,已過古稀之年的他同老伴和兒子相依為命四十多年。近幾年,兒子盧華單表現出的一些不尋常舉動讓盧老漢很焦慮,如同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駐村幹部在走訪過程中得知這一情況,隨即去了民政局、殘聯及合療辦諮詢相關政策,於8月22日帶盧華單到漢中做檢查治療。經勉西精神病醫院全面診斷,確診其患有精神疾病,需住院觀察治療。駐村幹部搶先交了600元住院費。“這怎麼要得……”盧老漢哽咽著說道。返回的路上,盧老漢不停地念叨:“平日裡經常關心我家的生活,幫我修繕房屋、改造自來水、發展產業,逢年過節還來慰問,把我老漢當親人一樣對待,這份情我無以為報!”

送盧單華就醫

四兩換半斤

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

走訪慰問貧困戶

兩岔河村自主脫貧先進典型

重陽節送溫暖

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小事,用幫扶幹部的一片真情、一份貼心,慢慢地感化了村民。

請駐村隊員到家吃菜豆腐、面皮、洋芋糍粑、臘肉,給駐村灶上送十幾個雞蛋、幾把豆角、一盆涼粉、一碗漿水菜的現象時有發生……

2017年的思緒隨著一片片融雪已退去,在2018年脫貧攻堅的路上,我們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青橋驛鎮兩岔河村駐村工作隊 吳明軒)

緊緊圍繞“貧困戶增收、村級集體經濟積累”,統籌長期產業與近期效益相結合,全村養殖土雞1900只,養殖土豬95頭,能繁母豬19頭,養殖中蜂235箱,種植吳茱萸12畝,豬苓3600窩,天麻1600窩,白芨9.5畝,袋料香菇託管3萬筒,20萬筒袋料香菇大棚正在搭建,10畝泥鰍養殖正在籌備,200箱中蜂繁育基地正在建設……

清理淤堵的涵洞

整修排洪渠

這一年,我們爭取專項資金60余萬元,新修村委會門前河堤110米,建成水面景觀2處;新建農村安全飲水工程2處,改建3處,村民的飲水困難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運送人飲工程材料

建成的蓄水池

硬化通村道路

這一年,硬化了通村道路,完成了貧困戶C級危房改造19戶,D級危房改造5戶,舊宅基地騰退19戶。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八個一批”幫扶措施及各項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到位,村民的法制觀念、自我約束能力不斷增強,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全村30戶貧困戶家庭經濟條件明顯提高,完成了2017年全村7戶24人脫貧任務……這個熟悉的村莊真的變了樣!

修建中的河堤

幫助貧困戶維修水龍頭

輾轉送貧困戶就醫

看望生病住院的貧困戶

這一年,基層組織建設穩步推進,培養村級後備幹部2名、入黨積極分子2名,幹部思想、工作作風、組織紀律、廉政建設明顯好轉,村“兩委”的凝聚力與戰鬥力顯著提升。

召開“院壩說事會”

入戶宣講扶貧政策

這一年,我們始終秉承“真情幫扶換真心”的工作理念,認真踐行“三苦四心五農”工作法,把扶貧政策送入農家,送到田間地頭。

這一年,貧困戶自主脫貧精神得到了激發,培養造就了“市級民星”黃新春,縣級先進典型葸富貴。

這一年,有許多感人的故事留在心中……

幫助貧困戶改造照明線路

幫貧困戶搬新家

騾子扶貧

那晚,我們在村委會加班,忽有一人闖入,說危房改造用的騾子不見了,第一書記李根濤看表已是淩晨2點,“騾子也是為了扶貧跑丟的!”唐師傅急急地說,懇求村上幫助。我們隨即安排在場的人,兵分三路去尋找,直到淩晨4點多還沒有消息,大家一夜難眠……次日上午,騾子終於在南溝找到。“還是共產黨的幹部好!”唐師傅感慨地說,大家臉上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輾轉找回的騾子

“這份情我無以為報”

盧老漢是三組的貧困戶,已過古稀之年的他同老伴和兒子相依為命四十多年。近幾年,兒子盧華單表現出的一些不尋常舉動讓盧老漢很焦慮,如同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駐村幹部在走訪過程中得知這一情況,隨即去了民政局、殘聯及合療辦諮詢相關政策,於8月22日帶盧華單到漢中做檢查治療。經勉西精神病醫院全面診斷,確診其患有精神疾病,需住院觀察治療。駐村幹部搶先交了600元住院費。“這怎麼要得……”盧老漢哽咽著說道。返回的路上,盧老漢不停地念叨:“平日裡經常關心我家的生活,幫我修繕房屋、改造自來水、發展產業,逢年過節還來慰問,把我老漢當親人一樣對待,這份情我無以為報!”

送盧單華就醫

四兩換半斤

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

走訪慰問貧困戶

兩岔河村自主脫貧先進典型

重陽節送溫暖

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的小事,用幫扶幹部的一片真情、一份貼心,慢慢地感化了村民。

請駐村隊員到家吃菜豆腐、面皮、洋芋糍粑、臘肉,給駐村灶上送十幾個雞蛋、幾把豆角、一盆涼粉、一碗漿水菜的現象時有發生……

2017年的思緒隨著一片片融雪已退去,在2018年脫貧攻堅的路上,我們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青橋驛鎮兩岔河村駐村工作隊 吳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