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千萬不要用這種高壓繁殖法,一不小心一棵變多棵,而且還都是老樁

高壓繁殖主要過程是在枝條上進行環剝,並在環剝圈周圍包裹培養基質,這樣,從根系吸收的無機鹽和水份仍然能通過枝條中央的髓輸送給環剝圈以上的枝條;但是環剝圈失去了韌皮層和形成層,

所以環剝圈以上枝葉光合作用產生的碳水化合物等有機營養不能回饋給植株,而用作自身累積,就在環剝區生成癒合組織並促使生根。

簡單說來就是給植物枝條一個傷口,傷口逐漸癒合的過程中產生了根系,其實和扡插原理差不多,只是由於這種繁殖方法的成功率高,並且整個繁殖過程中不脫離母本,於是單獨作為一種可靠的繁殖方法。

1、準備工作:準備好需要壓條的植株、剪刀、繩子、介質、水

2、壓條時間:一般多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進行,但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較有利於發根。

3、環狀剝皮:選擇1-2年生、發育良好、組織充實的健壯枝條。在希望發根處的節下,加以環狀剝皮。寬度半釐米至1釐米,深度至木質部。

(剝皮長短可按枝條粗細而定)剝皮時可用小刀在枝條上下兩端刻劃一圈,左手扶住枝條,右手用小刀在選定部位輕輕從上而下剝刮。

4、枝條處理:用一張長6-8釐米、寬5-6釐米塑膠保鮮膜(也可用對開的竹管筒,瓦盆之類代替塑膠薄膜),把剝皮部位圍圈起來,

形成一個圓筒狀。

5、然後在下端用細繩紮牢。再將疏鬆濕潤的營養土慢慢加入塑膠筒內,(若將營養土與50%的青苔混勻,則可長時間保持薄膜內的濕度,促使早生根)。

6、放在室外有陽光處,加強母株的日常的養護。平時注意檢查包裹處濕度,如過幹,可用注射器注水,也可解開上部細繩注水,然後再紮牢,保證濕潤即可,切不可乾涸與過濕,也不用施肥。

7、檢查是否生根:可以透過塑膠薄膜看到,

袋內佈滿根須,甚至會有根系穿出袋外。

此時可連塑膠薄膜一起剪下。

然後拆去細繩和塑膠薄膜,連帶泥團一起種在花盆中,

置於蔽陰處養護,待服盆後進行正常管理。

一不小心,一棵變多棵,而且都是老樁,省去了幾年的培植時間,真的是事倍功半的方法。

一不小心,一棵變多棵,而且都是老樁,省去了幾年的培植時間,真的是事倍功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