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年流失400萬醫學生,現在當醫生有多不好?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網友一:

當醫生不好嗎?不好。看著別人賺的盆缽體滿,曬豪車住洋房,翻翻自己工資卡少的可憐的錢,攢了多少年才夠付一個首付,心裡有時真的難免失落。

每天忙到半夜,從睜開眼睛就開始忙不完,

哪怕休息,也永遠有接不完的電話,照顧不完的熟人。熟人連著熟人,用著你的時候認識你,出了院走到大街上,面對面人家都不給你打招呼。

網友二:

去年夏天,我和我們大學招生辦的老師去招生。電子、電信、光電,各大工科攤位前門庭若市。

我們攤位寥寥無幾。其實我們學校八年制是華中地區所有學校裡分數線最高的專業(當年情況而言)。我記得有個孩子路過同濟門口的時候說,爸爸媽媽,我還是想當醫生。他爸說,還是算了吧,現在當醫生太危險了。我們希望你平平安安的。我聽了很贊同。如果他們知道了我的收入,估計會恨不得拆了我們攤子。有人說現在醫學院分數線仍然很高,這和我說沒人願意學醫是矛盾的。
事實上,最近醫學院專業的分數已經在下降了。一個金字塔最先受影響的當然不會是塔尖,所以說北協中山華西同濟湘雅的分數沒降,意義不大。

網友三:

幾年前的時候醫患矛盾,說實在話還沒有那麼多。但,現在網路時代,一點點的事可能就會放大到網路上,造成很大的傳播。而在大家眼裡會覺得病人是弱勢群體,從而會有一面倒的趨勢。而有些疾病,

如果你不學醫,光從本身來看的確會不瞭解,從而造成誤解。病人對醫生缺乏信任,很多病人更願意去搜索出來的結果去相信,而不相信醫生。

當然也確實是有害群之馬,這在每個行業都有,不僅僅是醫療行業有。但,確實好的醫生也有,只是媒體報導的少而已。因為正面的報導傳播慢啊,負面的傳播快啊!人家也需要點擊量的!這有時候真心不公平以及真心得覺得很無奈以及痛恨啊!

所以,有好多一線工作人員確實有時候心挺涼的。有時候明明為病人著想,還被誤解。

網友四:

資料統計的醫學生相對廣泛,一個醫學院臨床醫學的學生並不是很多,資料算的應該是註冊醫師的量,因此,很多所謂的醫學生即使畢業了也因專業問題,

無法報考職業醫師。第二,流失人員的去向。很多依然是醫藥行業,只是不是醫生了。做醫生現在要求挺高的,連三線城市的一般醫院很多都要求研究生學歷,本科生想做醫生很難。另外,年輕醫生的待遇還是很差的,參考本人之前的高中同學,從收入上跟大多數行業還是差距不小的。讀完研究生一般需要8年,規培1-3年不等,畢業之後開始工作年齡就不小了,讀書過程中,課程較多,學習也較大多數其他專業多。收入低,年齡大,培養週期長,醫患關係問題,這些導致了一部分學臨床的改行。

網友五:

現在當醫生有多不好?其實,本人覺得一般。只是,對於職業的認同問題,做醫生的優缺點還是很明顯的,年輕收入低,面臨養家問題比較困難,幾年後收入會好一點,但一樣不會大富大貴。開始工作時候年齡其實不小了,要面臨結婚生子,然而工作很忙,這種忙不是單純的加班,而且時刻都要想著自己管的病人,節假日基本也都會來看一下病人,有問題要及時處理。值班時,休息的也很不踏實,病人隨時可能出現問題,對身體不好,做手術忙起來就更不用說了,根本沒有時間概念。好處呢,是真的能夠感覺到職業的成就感,當你的病人出院時,明顯感覺的幫助到了別人。學醫,相對而言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但值得。

網友六:

自從選擇踏上了學醫的這條路,就意味著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辛苦才能收穫那一點點的成就。一名優秀的醫生,從上大學讀研究生,讀博士再到最後工作起碼需要將近十年的時間。

如今醫患關係緊張,當你在奮力的搶救病人的時候,病人的家屬卻不斷的在質疑你,攻擊你。試想誰遇到這種情況能不心寒?誰還想繼續從事醫生這個行業?所以,如今不少醫生因為承受不了太大的心理壓力而離職。問題不在於醫生這個職業所帶來的辛苦,而是作為一個醫生連最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保證,還可能會承受來自身體和心理方面的攻擊。

課程較多,學習也較大多數其他專業多。收入低,年齡大,培養週期長,醫患關係問題,這些導致了一部分學臨床的改行。

網友五:

現在當醫生有多不好?其實,本人覺得一般。只是,對於職業的認同問題,做醫生的優缺點還是很明顯的,年輕收入低,面臨養家問題比較困難,幾年後收入會好一點,但一樣不會大富大貴。開始工作時候年齡其實不小了,要面臨結婚生子,然而工作很忙,這種忙不是單純的加班,而且時刻都要想著自己管的病人,節假日基本也都會來看一下病人,有問題要及時處理。值班時,休息的也很不踏實,病人隨時可能出現問題,對身體不好,做手術忙起來就更不用說了,根本沒有時間概念。好處呢,是真的能夠感覺到職業的成就感,當你的病人出院時,明顯感覺的幫助到了別人。學醫,相對而言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但值得。

網友六:

自從選擇踏上了學醫的這條路,就意味著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辛苦才能收穫那一點點的成就。一名優秀的醫生,從上大學讀研究生,讀博士再到最後工作起碼需要將近十年的時間。

如今醫患關係緊張,當你在奮力的搶救病人的時候,病人的家屬卻不斷的在質疑你,攻擊你。試想誰遇到這種情況能不心寒?誰還想繼續從事醫生這個行業?所以,如今不少醫生因為承受不了太大的心理壓力而離職。問題不在於醫生這個職業所帶來的辛苦,而是作為一個醫生連最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保證,還可能會承受來自身體和心理方面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