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哲學第六講:掌握能動性,你就成功了一半了

1.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係原理及方法論:(唯物論)

人們要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有所建樹,就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和主觀因素的制約,

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按客觀規律辦事,從客觀的實際條件出發,還必須不斷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

這要求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並不斷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

2.現象和本質辯證關係原理及方法論:(認識的根本任務)

認識的根本任務是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現象和本質是密切聯繫,密不可分的。本質離不開現象,本質總要表現為現象。現象離不開本質,現象是本質的表現,現象的根據就在於本質。

這要求我們既不能脫離現象憑空地去認識事物的本質,也不能使認識停留在表面現象上,而是要透過現象把握本質。

3.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原理及方法論:

在實踐基礎上,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它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發揮主觀能動性,佔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這是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前提條件。第二,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這是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關鍵條件,即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科學的分析和綜合過程。

這要求我們既要大膽實踐,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佔有豐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又要善於思考,對佔有的材料進行加工製作,從個別現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質。

4.

深化認識,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移原理及方法論:(認識辯證發展原理)

任何一個具體的認識只是對整個世界一個層次上的認識,一個領域內的認識,

一個發展階段上的認識。因此,人的認識應該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而不斷擴展和向前推移。從深度上逐步地深化認識;從廣度上不斷地擴展認識;從進程上將認識向前推移。認識總是發展的。

這要求我們在認識的過程中,使認識深化到事物更深的層次,擴展到更廣的空間或領域,並注意使認識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發展而不斷向前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