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還在迷信銀行存管嗎?這裡告訴你銀行存管的一些小秘密

銀行存管,曾經是各大平臺為自己增信的重要法寶。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帶存管的平臺雷掉以後,當初捧得多高,如今就摔得多疼啊。但是平臺的暴雷跟銀行存管真的有莫大的關係嗎?

在這個時不時就爆出“銀行存管的平臺又雙叒暴雷了!”的環境下。有那麼一瞬間,紮先生都差點以為,平臺雷了,是因為銀行存管了呢。但其實平臺雷了更多是因為自身底層資產的性質,自身運營的情況所決定的。

而銀行存管更多只是背了個鍋而已。

一度高光的銀行存管

P2P行業從2013年開始迅猛發展,但是彼時平臺都處於魚龍混雜的狀態,有的單純為了坑害投資者,有的平臺卻是認真做業務。平臺如何獲得投資者的青睞呢?銀行存管,成為了那時候很多投資者眼裡的金字招牌。

銀行存管,在那個合規備案還沒有出臺的年代,一度是平臺為自己增信的有力法寶。大大的銀行存管宣傳字眼出現在平臺官網,的確讓人看了就有安全感。

但是大家對於銀行存管真的瞭解嗎?你在投平臺的銀行存管到底是怎麼樣的?

銀行直連

這種模式指的是,P2P網貸平臺直接和銀行開通支付結算功能,銀聯作為協力廠商支付公司,所以結算系統直接就在銀行系統裡面了。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不需要充值和提現,在交易的過程中,直接通過銀行線上交易,回款的時候,資金也是直接回到投資者的帳戶上。

這種模式作為最早出現的模式,目前應用已經越來越少了。

直接存管

這種模式之下,銀行的職能就不再是單純把錢存在自己帳號裡了。銀行需要為平臺,投資人和借款人開設獨立的存管帳號。除此之外,銀行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開設擔保公司帳號等。

在這種模式下的充值提現,驗證碼的發送來自銀行,讓銀行起到了存與管的作用。

平臺無法接觸到資金,就可以避免資金池的現象了。這也是銀行存管在前幾年裡增信力度十足的原因。

平臺都碰不到錢,錢都存在銀行了,這樣跑路也不用擔心啦。因此這種模式也成為了備案合規下,平臺申請銀行存管的主要模式。

除了上述兩種模式,還有一種聯合存管的模式已經被淘汰。

這裡紮先生就不多說了。

合規備案對銀行存管的影響

既然通知下來了,有銀行存管是平臺備案合規的基本要求。那麼是否如今行業裡所有銀行都有開展存管業務的資質呢?答案是否定的。

自從12.7下發的存管系統規範出臺之後,對於銀行本身的存管業務的合規以及測試也提到了日常議程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確了,做存管業務的銀行,必須通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銀行、及技術服務商三方聯合團隊的測評。

在備案合規的大潮下,連銀行都不能獨善其身了。雖然這次的測評是申報制,不申請測評也是可以的。

而這次的申報對於銀行來說只有一次整改的機會,如果一次整改之後還沒有完善,那麼就意味著這個銀行未來一年,都不可以開展銀行存管業務了。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6月就是終極大考。無法開展存管業務的銀行勢必對旗下的造成影響。這一連串的蝴蝶效應,連紮先生自己都不敢想像了。

那麼大家可能會有疑惑,存管業務不都是由銀行開展的嗎,那麼怎麼會有不合規一說呢?

那麼這裡就牽扯到銀行存管系統商的問題。

銀行存管系統商

其實某些銀行都會跟很多支付公司或者系統商合作,這樣就可能會導致有多套系統,而這些不同系統商的不同系統就是導致使用者體驗不一樣的原因了。

平臺跟銀行進行存管對接的時候,更多的是銀行存管系統商跟平臺進行交涉對接。也就是說對於那些跟幾個支付公司或者系統商合作的銀行來說,不同的公司可能就意味著不同的系統。

而那些想要通過測評的銀行就要對自己合作的銀行存管系統進行評估了。

因為每個系統都是需要獨立測評的。銀行就要選擇那些相對合規的系統進行測評,而其他的系統就可以不用維護。

這樣可能造成的現象就是,A和a平臺都是用C家銀行存管,只是A用的是B系統,a用的是b系統。結果a系統合規了,b系統沒有被C銀行拿去測評,還是不合規。這就會導致,a平臺明明是用C銀行存管,但是依然無法通過存管。

就拿懶貓聯銀為例,作為銀行存管系統商裡面的佼佼者。其合作的銀行自然是放心去進行測評了。其中就有廈門銀行。

以上就是懶貓聯銀的合作機構了。

以紮先生知道的,第一批報名的銀行裡面廈門銀行,新網銀行,上海銀行,恒豐銀行這些懶貓聯銀的合作銀行都赫然在列。那麼由此就可以推斷,與懶貓聯銀的有關係的銀行通過的機會也挺大了。

但是第一批申請測評的銀行只有那麼幾家家,會不會有銀行就無法通過,宣佈退出存管業務呢?

有在P2P平臺工作的小夥伴前不久就跟紮先生吐槽,自己工作的平臺還找不到銀行存管啊。

紮先生就覺得奇怪了,你不是找XX銀行(為了保護小夥伴,紮先生就不明說這個銀行名字了)了嗎?

小夥伴就告訴我說,當初平臺想接入XX銀行的存管服務,然後就有4家不同存管系統商來找他洽談。本來協議都簽好了,結果前不久,XX銀行宣佈退出存管業務,這可讓平臺愁的呀。現在必須要找新的銀行洽談了。

但是由於不同存管系統的合規與否也會導致這個存管是否合規。一連串的事件讓他苦不堪言。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有點蒙了。紮先生來給大家簡單理一理哈

首先,平臺想接入存管系統,不是去找銀行而是去找銀行存管系統商。

那麼找到之後,平臺發現,銀行跟A,B兩個系統商都有合作。平臺跟A,B合作都可以算是擁有該銀行存管服務。

但是B系統商的銀行存管系統沒有通過測評。

那麼這個跟B系統合作的平臺就有兩種解決方式:①找別家銀行的合規系統商進行合作;②找同一家銀行的合規系統商例如:A系統商,進行合作。

只有這樣獲得銀行存管服務的平臺有機會通過備案。

紮先生認為啊,合規備案,不僅是平臺的大考,同時也是相關業務的大考。只要是有所相關的都不能獨善其身。大家都是命運相關體,就銀行存管而言,這次平臺的大考,也是對銀行自身關於存管業務的大考。過往存而不管的現象必然不復存在。

而那些有銀行存管卻依然暴雷的平臺也不要把鍋甩到存管身上了。“哎呀,我就是看你們平臺有銀行存管才投的啊!現在雷了,就怪你們這個銀行存管!”

要知道平臺靠譜與否需要從多個角度去評估。單憑一兩個方面,只會一葉障目。

合規備案的浪潮下,平臺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啊。

預告

明天,互金跟投將會發出最新一期的「互金跟投預警名單」。

上一期的預警名單,我們又成功命中了問題平臺,現在距離春節不足1個月,請大家注意投資安全!

在備案合規的大潮下,連銀行都不能獨善其身了。雖然這次的測評是申報制,不申請測評也是可以的。

而這次的申報對於銀行來說只有一次整改的機會,如果一次整改之後還沒有完善,那麼就意味著這個銀行未來一年,都不可以開展銀行存管業務了。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6月就是終極大考。無法開展存管業務的銀行勢必對旗下的造成影響。這一連串的蝴蝶效應,連紮先生自己都不敢想像了。

那麼大家可能會有疑惑,存管業務不都是由銀行開展的嗎,那麼怎麼會有不合規一說呢?

那麼這裡就牽扯到銀行存管系統商的問題。

銀行存管系統商

其實某些銀行都會跟很多支付公司或者系統商合作,這樣就可能會導致有多套系統,而這些不同系統商的不同系統就是導致使用者體驗不一樣的原因了。

平臺跟銀行進行存管對接的時候,更多的是銀行存管系統商跟平臺進行交涉對接。也就是說對於那些跟幾個支付公司或者系統商合作的銀行來說,不同的公司可能就意味著不同的系統。

而那些想要通過測評的銀行就要對自己合作的銀行存管系統進行評估了。

因為每個系統都是需要獨立測評的。銀行就要選擇那些相對合規的系統進行測評,而其他的系統就可以不用維護。

這樣可能造成的現象就是,A和a平臺都是用C家銀行存管,只是A用的是B系統,a用的是b系統。結果a系統合規了,b系統沒有被C銀行拿去測評,還是不合規。這就會導致,a平臺明明是用C銀行存管,但是依然無法通過存管。

就拿懶貓聯銀為例,作為銀行存管系統商裡面的佼佼者。其合作的銀行自然是放心去進行測評了。其中就有廈門銀行。

以上就是懶貓聯銀的合作機構了。

以紮先生知道的,第一批報名的銀行裡面廈門銀行,新網銀行,上海銀行,恒豐銀行這些懶貓聯銀的合作銀行都赫然在列。那麼由此就可以推斷,與懶貓聯銀的有關係的銀行通過的機會也挺大了。

但是第一批申請測評的銀行只有那麼幾家家,會不會有銀行就無法通過,宣佈退出存管業務呢?

有在P2P平臺工作的小夥伴前不久就跟紮先生吐槽,自己工作的平臺還找不到銀行存管啊。

紮先生就覺得奇怪了,你不是找XX銀行(為了保護小夥伴,紮先生就不明說這個銀行名字了)了嗎?

小夥伴就告訴我說,當初平臺想接入XX銀行的存管服務,然後就有4家不同存管系統商來找他洽談。本來協議都簽好了,結果前不久,XX銀行宣佈退出存管業務,這可讓平臺愁的呀。現在必須要找新的銀行洽談了。

但是由於不同存管系統的合規與否也會導致這個存管是否合規。一連串的事件讓他苦不堪言。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有點蒙了。紮先生來給大家簡單理一理哈

首先,平臺想接入存管系統,不是去找銀行而是去找銀行存管系統商。

那麼找到之後,平臺發現,銀行跟A,B兩個系統商都有合作。平臺跟A,B合作都可以算是擁有該銀行存管服務。

但是B系統商的銀行存管系統沒有通過測評。

那麼這個跟B系統合作的平臺就有兩種解決方式:①找別家銀行的合規系統商進行合作;②找同一家銀行的合規系統商例如:A系統商,進行合作。

只有這樣獲得銀行存管服務的平臺有機會通過備案。

紮先生認為啊,合規備案,不僅是平臺的大考,同時也是相關業務的大考。只要是有所相關的都不能獨善其身。大家都是命運相關體,就銀行存管而言,這次平臺的大考,也是對銀行自身關於存管業務的大考。過往存而不管的現象必然不復存在。

而那些有銀行存管卻依然暴雷的平臺也不要把鍋甩到存管身上了。“哎呀,我就是看你們平臺有銀行存管才投的啊!現在雷了,就怪你們這個銀行存管!”

要知道平臺靠譜與否需要從多個角度去評估。單憑一兩個方面,只會一葉障目。

合規備案的浪潮下,平臺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啊。

預告

明天,互金跟投將會發出最新一期的「互金跟投預警名單」。

上一期的預警名單,我們又成功命中了問題平臺,現在距離春節不足1個月,請大家注意投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