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何“喜歡補課”的中國孩子,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

在現今中國的教育體制下,大部分的家長,在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都會替孩子選擇一個培訓班,為的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也是中國家長要求孩子的一條重要的標準。

在這個標準指導下,家長為了讓孩子學更多的知識,更多技能,週六日帶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

近幾年,中國中小學階段在校生總數穩定在1.8億至2億人左右,構成了課外輔導行業規模龐大的潛在使用者群體。儘管體量巨大,但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中還未出現任何一家機構占市場份額超過1%,體現了這一行業的碎片化特徵。

根據搜狐教育發佈的中國教育行業消費者調查報告資料顯示,

給孩子報三個以上輔導班的家長達18.72%,報三個班的家長為20.85%,報兩個班的家長為26.54%,17.06%的家長給孩子報了一個輔導班,孩子沒有參加任何課外輔導的家長僅占16.83%。

據媒體報導,有家長接受採訪時說:“我也不想攀比,可是,每每茶餘飯後,媽媽們總會聊起給孩子報了什麼課外班,

當你聽到人家的孩子已經上了奧數、英語、美術、舞蹈、書法、鋼琴,而自己的孩子還什麼技能都沒有,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不惜支出高額費用去跟風報輔導班”。這在統計孩子上課外興趣班的原因占比結果中也得到驗證。

報告指出,中國家長對於孩子參加課外輔導的支出欲望較強。31.6%的家長表示“給孩子報輔導班不管花多少錢都願意”,

26.6%的家長“願意拿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一半用於孩子的課外輔導”;34.5%的家長認為孩子在課外輔導上的支出上限是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0%。

九成學生喜歡輔導班

杭州一份實證調查,結果顯示小學生課外培訓非常普遍,沒有參加課外培訓的僅占8.8%。但對於課外培訓,90.4%的學生表示“非常喜歡和喜歡”。

美國:亞裔家庭是補習班主力

在美國,本土美國學生似乎並沒有上補習班的傳統,

即使有,通常也是主科之外的,或是真正有特長的孩子需要提升自己。因此,美國的補習班基本上針對的是來自亞裔家庭的孩子。

學生在上了中學以後,由於課程變難和升學壓力等,想上補習課的想法就越來越強烈。這樣的補習以自願為主,老師和特別輔導員也會單獨提出建議。比如某個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瓶頸”時,學校就會與學生和家長溝通,建議學生上補習課程。

美國學生學習英語(課程)以外的外語(課程),主要有兩種學習目的。一個是學習自己祖先的母語,這種學習更得到學生父母的支持,因為在這個移民國家裡,絕大多數人還是心存尋根情結,各自鼓勵後代學習原住國家的語言。

從高校錄取角度來看,認為考生只會使用自家的語言,有取巧之嫌,所以學生要想考上好學校,還要正式地學習一門“真正”的外語,才有競爭能力。所以補習班裡更多的學生是學習如西班牙語、法語、德語等重要國際語言,他們的態度是非常認真的。

美國孩子上補習課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方面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到高中階段,有針對性地請有經驗的老師和大學以上的學生進行專項輔導,是美國孩子補習的大頭兒。美國沒有高考(課程),所以中學和高中的統考以及高中畢業能力考試非常重要。

美國絕大部分公立學校的學區都提供相當多的補習選擇,而且繳費很低,甚至免費。公立學校的補習優點是與學校教育緊密聯繫,和教學進度相配合,老師的加班費從學校經費中撥,學生成績提高,對學區的工作業績很有幫助,所以老師也不辭勞苦。缺點是程式化,與日常教學雷同,而且很難做到一對一的專門教學。

為什麼多數諾貝爾科學獎被美國人奪冠?

迄今為止,獲得諾貝爾科學獎人數最多的前三位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和德國。自20世紀30年代始,美國科學家獲獎人數急劇增加,近30多年來,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人數中,美國占了半數以上。

1985年以來,37位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中有23名是美國公民或者是在美國從事了大部分研究的人;在36位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有26名是美國科學家;40位物理學獎得主中有22名是美國公民或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的科學家。

為什麼多數諾貝爾科學獎被美國人奪冠,難道是美國人特別聰明?答案並非如此。

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美國基本沒有受到干擾,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著名科學家,如愛因斯坦,移居到美國,繼續從事自己的科學研究工作。這在一定意義上使美國的科技實力大為增強。戰後,美國迅速採取措施,加大自然科學研究力度,在科學研究方面投入的資金占全世界科研經費的一半以上。加之國大,科學家可以自由流動,使美國在自然科學的很多領域很快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美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等都是在美國從事科學研究期間,分別獲得了1957年和197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之所以能孕育眾多諾貝爾獎得主,該國科學家認為有兩個重要因素:

一是科研經費雄厚。

美國每年從公共和私人管道投入基礎研究的經費達數百億美元。國內的聯邦科研機構如國家衛生研究所、全國科學基金會等都十分重視基礎研究,許多非贏利機構如哈佛大學的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和國家科學院等同樣如此。企業支援的研究機構如貝爾實驗室等在基礎研究方面也傾注數十億美元。

二是教育界和學術界裡富有挑戰權威和競爭創新的氣氛。

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主席科爾韋爾博士說,截至去年,他們共資助了78位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樣對優秀科學家不遺餘力地資助,使基金會成為科學的強大驅動器。

美國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舍韋說,在許多國家裡,學術氣氛過於傳統,前輩的觀點必須被尊重,但美國科學家對老觀念不是特別恭維,敢於挑戰舊學說。如果從數學和科學測試成績來看,在全世界美國的小學或中學教育水準只能排29位左右,落後於所有北歐國家以及瑞士、法國和德國,而大學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其教育水準很高,提倡學生不死記硬背,要求獨立思考並更具主動性。

早在1984年瑞典的林德斯滕教授就說,一個國家要想出諾貝爾獎獲得者,投入大量的金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對待科學研究的態度。

哪些美國大學擁有最多的諾貝爾獎得主呢?

1, Columbia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哥大培養出了37位諾貝爾獎得主(與哥大有關的諾貝爾獎得主總數有75位,以下簡稱“總數”)。

2,Harvard Univ。哈佛大學。哈佛大學培養出了36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63位)

3,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學。芝大培養出了29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67位)

4,Univ.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培養出了25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46位)

5,MIT 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培養出了23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49位)

6,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培養出了17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26位)

7,Yale Univ. 耶魯大學。耶魯大學培養出了16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27位)

8,Princeton Univ. 普林斯頓大學。普大培養出了15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29位)

9,Cornell University 康乃爾大學。康乃爾培養出了12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33位)

10,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培養出了12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32位)

“在行”App預約央視阿丘專訪留學專家,BTV留學生節目金牌留學規劃師陳華老師諮詢,為你解答留學疑惑!

認為考生只會使用自家的語言,有取巧之嫌,所以學生要想考上好學校,還要正式地學習一門“真正”的外語,才有競爭能力。所以補習班裡更多的學生是學習如西班牙語、法語、德語等重要國際語言,他們的態度是非常認真的。

美國孩子上補習課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方面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到高中階段,有針對性地請有經驗的老師和大學以上的學生進行專項輔導,是美國孩子補習的大頭兒。美國沒有高考(課程),所以中學和高中的統考以及高中畢業能力考試非常重要。

美國絕大部分公立學校的學區都提供相當多的補習選擇,而且繳費很低,甚至免費。公立學校的補習優點是與學校教育緊密聯繫,和教學進度相配合,老師的加班費從學校經費中撥,學生成績提高,對學區的工作業績很有幫助,所以老師也不辭勞苦。缺點是程式化,與日常教學雷同,而且很難做到一對一的專門教學。

為什麼多數諾貝爾科學獎被美國人奪冠?

迄今為止,獲得諾貝爾科學獎人數最多的前三位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和德國。自20世紀30年代始,美國科學家獲獎人數急劇增加,近30多年來,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人數中,美國占了半數以上。

1985年以來,37位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中有23名是美國公民或者是在美國從事了大部分研究的人;在36位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有26名是美國科學家;40位物理學獎得主中有22名是美國公民或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的科學家。

為什麼多數諾貝爾科學獎被美國人奪冠,難道是美國人特別聰明?答案並非如此。

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美國基本沒有受到干擾,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著名科學家,如愛因斯坦,移居到美國,繼續從事自己的科學研究工作。這在一定意義上使美國的科技實力大為增強。戰後,美國迅速採取措施,加大自然科學研究力度,在科學研究方面投入的資金占全世界科研經費的一半以上。加之國大,科學家可以自由流動,使美國在自然科學的很多領域很快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美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等都是在美國從事科學研究期間,分別獲得了1957年和197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之所以能孕育眾多諾貝爾獎得主,該國科學家認為有兩個重要因素:

一是科研經費雄厚。

美國每年從公共和私人管道投入基礎研究的經費達數百億美元。國內的聯邦科研機構如國家衛生研究所、全國科學基金會等都十分重視基礎研究,許多非贏利機構如哈佛大學的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和國家科學院等同樣如此。企業支援的研究機構如貝爾實驗室等在基礎研究方面也傾注數十億美元。

二是教育界和學術界裡富有挑戰權威和競爭創新的氣氛。

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主席科爾韋爾博士說,截至去年,他們共資助了78位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樣對優秀科學家不遺餘力地資助,使基金會成為科學的強大驅動器。

美國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舍韋說,在許多國家裡,學術氣氛過於傳統,前輩的觀點必須被尊重,但美國科學家對老觀念不是特別恭維,敢於挑戰舊學說。如果從數學和科學測試成績來看,在全世界美國的小學或中學教育水準只能排29位左右,落後於所有北歐國家以及瑞士、法國和德國,而大學的情況卻不是這樣。其教育水準很高,提倡學生不死記硬背,要求獨立思考並更具主動性。

早在1984年瑞典的林德斯滕教授就說,一個國家要想出諾貝爾獎獲得者,投入大量的金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對待科學研究的態度。

哪些美國大學擁有最多的諾貝爾獎得主呢?

1, Columbia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哥大培養出了37位諾貝爾獎得主(與哥大有關的諾貝爾獎得主總數有75位,以下簡稱“總數”)。

2,Harvard Univ。哈佛大學。哈佛大學培養出了36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63位)

3,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學。芝大培養出了29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67位)

4,Univ.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培養出了25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46位)

5,MIT 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培養出了23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49位)

6,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培養出了17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26位)

7,Yale Univ. 耶魯大學。耶魯大學培養出了16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27位)

8,Princeton Univ. 普林斯頓大學。普大培養出了15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29位)

9,Cornell University 康乃爾大學。康乃爾培養出了12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33位)

10,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培養出了12位諾貝爾獎得主(總數32位)

“在行”App預約央視阿丘專訪留學專家,BTV留學生節目金牌留學規劃師陳華老師諮詢,為你解答留學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