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失去了30歲的獨生子 當了一名“背書客”

網路配圖

在 遭 遇 喪 子 之 痛後,失獨者如同生活在大雨裡,

難見陽光。但他們中有很多人並沒有放棄人生的希望,為了走出陰霾,他們正努力尋找著自救之路。

當“背書客”轉移喪子之痛 為多所山村小學送書

“這幾年,哈爾濱市周邊五常、巴彥、尚志等地的小學我都去過,那裡的孩子需要我,我也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春節剛過,曾在農場當過老師,如今成為失獨群體一員的“哈寶貴”(網名)又踏上了“背書客”的道路。

今年68歲的“哈寶貴”是一名退休工人,

此次他積極地參與了“冰城失獨家庭口述實錄”的錄製。 “當年花了十多萬元,沒能留住孩子的命,很遺憾也很心痛,但也只能接受現實。”和媽媽們比,爸爸“哈寶貴”還是顯得比較克制。

10年前,他 30歲的兒子因急性白血病離世。兒子從小就很懂事,從不讓他操心,當時兒子和女友正在東莞開飯店,有一天兒子打電話說最近一直發燒,吃了藥也不管用,他就叫兒子回哈爾濱做詳細的檢查,

沒想到竟被確診為白血病。 “我想盡各種辦法挽留兒子,想讓他在這個世界上多待幾年,但兩個月後他還是走了。”

“兒子來到這世上 30 年,沒給我增添什麼負擔,就是最後走也沒讓我和他媽多花一分錢。”至今, “哈寶貴”還能說出當時兒子住院的具體時間、病房以及醫生、護士的名字。在錄製節目時,這位堅強的父親眼窩裡一直噙著淚水,努力控制著情緒。

為了轉移思子之痛,

他在知青戰友、攝影老友們的鼓勵下走出家門,當了 6 年的志願者。在哈爾濱火車站值勤值勤的日子裡,他曬黑了臉龐、霜染了鬢髮,但也從中感受到寂寞無助的時候少了,充實快樂的日子變多了。去年,他又成為了一名“背書客”,經常背著課外書,與年輕的“背書客”一起到哈爾濱周邊的山村小學為貧困孩子送書。

背書並不是一項輕鬆的工作,有時候“哈寶貴”背著沉重的書籍要倒幾趟車走很遠的山路才能到達學校,

饑腸轆轆的他有時只靠幾個燒餅充饑,但他覺得很快樂, “我要把對兒子的愛都奉獻給這些有需要的孩子,陪著他們一起長大,我想兒子一定會支持我的……”

失子20年獨身至今 建起失獨者微信群

失去愛子 20年,離異後獨身至今,眼前的“月亮大姐”(網名)雖已步入花甲之年,依舊衣著時尚,笑容燦爛。

“孩子走得早,不生猛點兒真活不過來呀。

我也曾‘瘋’過兩年,但現在已經走出來了。我要用自己微弱的光和熱,引領這些‘同命人’走出生命的陰霾。”一坐下來, “月亮大姐”就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其實很少有人知道我的真名,沒人問我也從來不說,因為我再也不想回到過去了”。

20多年前, “月亮大姐”有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她工作單位不錯,每天衣著光鮮,兒子 15 歲,長相帥氣學習優異。可是有一天,在操場上運動時孩子突然暈倒了,隨後被確診為先天性肺動脈高壓。 “當時我覺得天都要塌了,雖然進行了多次救治,但兒子最終還是離開了我。”說到這兒, “月亮大姐”的語調明顯變得低沉,她說自己親手把兒子的骨灰撒進了松花江,希望他能跟著江水去環遊世界,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可當她撒出最後一捧骨灰,知道兒子再也回不來的時候,她太傷心了,站在船上嚎啕大哭……

“兒子走了,我也不想活了,幾次想尋短見。當時多虧了同事,他們輪班照顧我,還給我捐了4800塊錢,20年前這筆錢無異於一筆鉅款。” “月亮大姐”說,自己剛強了半輩子,從未虧欠過別人的恩情。同事們說: “你得好好活著報答大家啊!不能一拍屁股就走了。”就是這句玩笑話,讓“月亮大姐”堅強地站了起來。

後來丈夫也離開了她,但“月亮大姐”想開了,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沒有能活著回去的,我得瀟灑走一回。”去年,她在網上發起成立了“緣分天空”失獨者微信群,現在群成員由最初的20多人增至 60 人。每個月她都組織大家 AA 制聚會,集體慰問生病群友,每天在群裡發紅包,讓群裡始終充滿了溫暖和歡樂。“我現在很忙的,失獨者有很多都已經進入暮年,患病後需要人照顧,我還要接納新入群的失獨者,引領他們走向新生活,這份工作就夠我忙個幾十年了,雖然孩子沒了,但我們無所畏懼,我們要抱團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晚年。” “月亮大姐”爽朗地笑了。

每天七點半出門當志願者 忙到沒空憂愁

“我已經走出了失去女兒的悲痛,我很愛現在的家庭,我要攢錢給那些比我更困難的人!”“常寶”(網名)留著精幹時尚的短髮,化著淡妝,與年齡形成了不小的反差。今年已經63歲的她,雖然身患多種疾病,但精神狀態尚好。

20 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了她女兒的生命。當時女兒正讀高三,馬上就要高考了,全家人都非常緊張。一天中午放學,女兒和班裡兩個女同學打算去校外吃午飯,這時一輛大貨車飛馳駛過,將三人刮倒,在女兒回身去抓另一個同學的手時,被大貨車重重地碾過……

“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想像當時的場景,我似乎連喘氣都不會了。” “常寶”回憶道,她在醫院裡拽著女兒的手不肯撒開,後來是親人和朋友硬掰開的。女兒離開後,她受到巨大打擊失去了生育能力,而丈夫很想再要個孩子,兩人矛盾加劇離婚了。

七年前, “常寶”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二人彼此珍惜,生活得很幸福。現在, “常寶”非常忙碌,在哈爾濱市的三個團隊做志願者,每天七點半就走出家門,很晚才回家,忙到根本沒有時間憂愁。 “常寶”說,自己原來性格不太好,總和丈夫拌嘴,現在參加的志願活動多了,見了很多世面,生活瑣事也就變成了小事。就是在這樣的慢慢改變中,她突然發現,快樂竟然悄悄深植心裡,煩惱和憂愁漸漸被驅散了。

曾忍痛捐出女兒眼角膜 如今成了失獨姐妹的“開心果”

很少有人能像“蘇菲”(網名)那麼偉大,不但將女兒眼角膜捐獻給了有需要的人,她本人還與黑龍江省紅十字會簽署了遺體捐獻志願書,希望用這種方式説明更多的人。

“蘇菲”原本有一個美滿的家庭,2013年,她唯一的女兒小麗突患一種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 “我就像頭上挨了一棒子,被打蒙了。”為給孩子治病,她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賣掉了房子,但是這些沒能挽救女兒。每每聽著小麗發病時痛苦的呻吟,“蘇菲”的心都碎了, “我生養了她,但當時我真的無能為力了。”

作為母親她不知道該為女兒做些什麼,小麗生前一直是很善良的人,臨終前,她拉著媽媽的手說: “媽,我死後把眼角膜捐給有需要的人吧,也不枉我來這世上一回”。2014年女兒去世,老兩口悲痛萬分,自己雖然不捨得,但她還是遵從了女兒的遺願,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女兒能繼續看看這個世界。

“蘇菲”的丈夫患有糖尿病,孩子走後病症愈發嚴重,最終於 2015 年年初病逝。這讓“蘇菲”對生活徹底絕望了,她靠著微薄的退休金勉強度日,除去租房子和一日三餐的花銷,連看病都捨不得花錢。由於過度悲痛, “蘇菲”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2016 年起,她的胳膊總是莫名其妙的疼痛,在自家兄弟姐妹的資助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狀況有所好轉。去年,她的兄弟姐妹決定集資幫大姐買一套新房,他們付首付,姐姐還貸款。

日子正慢慢變好,如今“蘇菲”住上了新房,生活也有了奔頭兒,她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現在 她 是 失 獨 姐 妹 中 的“ 開 心果”。而且,她決定將來把遺體捐獻出來,傳遞愛,感恩這個世界……

生活報記者 于海霞

隨後被確診為先天性肺動脈高壓。 “當時我覺得天都要塌了,雖然進行了多次救治,但兒子最終還是離開了我。”說到這兒, “月亮大姐”的語調明顯變得低沉,她說自己親手把兒子的骨灰撒進了松花江,希望他能跟著江水去環遊世界,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可當她撒出最後一捧骨灰,知道兒子再也回不來的時候,她太傷心了,站在船上嚎啕大哭……

“兒子走了,我也不想活了,幾次想尋短見。當時多虧了同事,他們輪班照顧我,還給我捐了4800塊錢,20年前這筆錢無異於一筆鉅款。” “月亮大姐”說,自己剛強了半輩子,從未虧欠過別人的恩情。同事們說: “你得好好活著報答大家啊!不能一拍屁股就走了。”就是這句玩笑話,讓“月亮大姐”堅強地站了起來。

後來丈夫也離開了她,但“月亮大姐”想開了,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沒有能活著回去的,我得瀟灑走一回。”去年,她在網上發起成立了“緣分天空”失獨者微信群,現在群成員由最初的20多人增至 60 人。每個月她都組織大家 AA 制聚會,集體慰問生病群友,每天在群裡發紅包,讓群裡始終充滿了溫暖和歡樂。“我現在很忙的,失獨者有很多都已經進入暮年,患病後需要人照顧,我還要接納新入群的失獨者,引領他們走向新生活,這份工作就夠我忙個幾十年了,雖然孩子沒了,但我們無所畏懼,我們要抱團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晚年。” “月亮大姐”爽朗地笑了。

每天七點半出門當志願者 忙到沒空憂愁

“我已經走出了失去女兒的悲痛,我很愛現在的家庭,我要攢錢給那些比我更困難的人!”“常寶”(網名)留著精幹時尚的短髮,化著淡妝,與年齡形成了不小的反差。今年已經63歲的她,雖然身患多種疾病,但精神狀態尚好。

20 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了她女兒的生命。當時女兒正讀高三,馬上就要高考了,全家人都非常緊張。一天中午放學,女兒和班裡兩個女同學打算去校外吃午飯,這時一輛大貨車飛馳駛過,將三人刮倒,在女兒回身去抓另一個同學的手時,被大貨車重重地碾過……

“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想像當時的場景,我似乎連喘氣都不會了。” “常寶”回憶道,她在醫院裡拽著女兒的手不肯撒開,後來是親人和朋友硬掰開的。女兒離開後,她受到巨大打擊失去了生育能力,而丈夫很想再要個孩子,兩人矛盾加劇離婚了。

七年前, “常寶”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二人彼此珍惜,生活得很幸福。現在, “常寶”非常忙碌,在哈爾濱市的三個團隊做志願者,每天七點半就走出家門,很晚才回家,忙到根本沒有時間憂愁。 “常寶”說,自己原來性格不太好,總和丈夫拌嘴,現在參加的志願活動多了,見了很多世面,生活瑣事也就變成了小事。就是在這樣的慢慢改變中,她突然發現,快樂竟然悄悄深植心裡,煩惱和憂愁漸漸被驅散了。

曾忍痛捐出女兒眼角膜 如今成了失獨姐妹的“開心果”

很少有人能像“蘇菲”(網名)那麼偉大,不但將女兒眼角膜捐獻給了有需要的人,她本人還與黑龍江省紅十字會簽署了遺體捐獻志願書,希望用這種方式説明更多的人。

“蘇菲”原本有一個美滿的家庭,2013年,她唯一的女兒小麗突患一種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 “我就像頭上挨了一棒子,被打蒙了。”為給孩子治病,她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賣掉了房子,但是這些沒能挽救女兒。每每聽著小麗發病時痛苦的呻吟,“蘇菲”的心都碎了, “我生養了她,但當時我真的無能為力了。”

作為母親她不知道該為女兒做些什麼,小麗生前一直是很善良的人,臨終前,她拉著媽媽的手說: “媽,我死後把眼角膜捐給有需要的人吧,也不枉我來這世上一回”。2014年女兒去世,老兩口悲痛萬分,自己雖然不捨得,但她還是遵從了女兒的遺願,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女兒能繼續看看這個世界。

“蘇菲”的丈夫患有糖尿病,孩子走後病症愈發嚴重,最終於 2015 年年初病逝。這讓“蘇菲”對生活徹底絕望了,她靠著微薄的退休金勉強度日,除去租房子和一日三餐的花銷,連看病都捨不得花錢。由於過度悲痛, “蘇菲”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2016 年起,她的胳膊總是莫名其妙的疼痛,在自家兄弟姐妹的資助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狀況有所好轉。去年,她的兄弟姐妹決定集資幫大姐買一套新房,他們付首付,姐姐還貸款。

日子正慢慢變好,如今“蘇菲”住上了新房,生活也有了奔頭兒,她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現在 她 是 失 獨 姐 妹 中 的“ 開 心果”。而且,她決定將來把遺體捐獻出來,傳遞愛,感恩這個世界……

生活報記者 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