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延時到校 黑龍江省教育廳再出細則

網路配圖

23日,省政府第二次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從 3月 1日新學期開學起,

全省小學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時間不得早於8:00,高中生早晨到校時間不得早於 7:30;上課時間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2 月 24日,黑龍江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推後全省中小學生早晨到校時間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做好統籌安排部署,加緊指導各中小學校(含民辦)在開學前制訂符合實際的調整作息時間工作方案,同時對特殊職業家庭確需提前到校學生自主活動安排、整體規劃並控制課後作業量、解決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等問題一併進行了要求和部署,
針對《通知》中的各方面部署,省教育廳進行了詳細解讀。

推後到校時間將惠及全省近200萬名中小學生

大部分學生可多睡20-30分鐘

全面推後早晨到校時間,主要考慮三方面因素。1,依據國家有關規定。衛生部、國家標準委發佈的《中小學生一日學習時間衛生要求》國家標準提出: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每日睡眠時間分別不應少於 10小時、9 小時和 8 小時。

課時安排每天上午 4 節,下午小學 1-2 節、中學2-3節,小學每節課不超過 40分鐘,中學每節課不超過 45 分鐘,並要確保中小學生每天鍛煉 1 小時。2,考慮現實情況。從調查摸底情況看,全省中小學生早晨到校時間,小學7:20 至 8:00 之間不等,初中 7:10至 7:50 之間不等,高中一般在 6:30至 8:00 之間不等。我省小學生睡眠時間平均 9 小時、初中生 8 小時、高中生 6.5 小時,
均達不到國標要求。由於學生到校時間過早、睡眠時間不足情況較為普遍,加之課外負擔較重,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調整中小學生到校時間勢在必行。2,家長社會及專家持支持態度。對推後早晨到校時間這一改革舉措,絕大多數學生、家長持支持態度,得到了社會各方的普遍認同;相關專家普遍認為,推後到校時間、減輕過重課外負擔,對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並提出要標本兼治,在均衡配置教育資源、深化中高考改革、規範治理民辦學校和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違規辦學行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從根源上解決學生課外負擔重的問題。

據前期測算,如堅持“早晨晚起一點兒”,即小學生早晨到校時間延後到 8:00,將惠及七台河、哈爾濱等9 個地市 106 萬名學生,占小學生總數的 77.04%,大部分學生可以多睡20-30分鐘;初中生早晨到校時間延後,

惠及哈爾濱、伊春等 12 個地市81.7 萬 名 學 生 ,占 初 中 生 總 數 的90.3%,大部分學生可以多睡 20-30分鐘。加之, “中午補充一點兒”、 “晚上早睡一點兒”,將接近或達到國家標準。

確需把小學、初中學生早送到學校的

學校提前開門 原則上不早於7:30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緊指導各中小學校(含民辦)在開學前制訂符合實際的調整作息時間工作方案,內容包括作息時間調整安排、課時要求調整安排、早到學生管理及活動安排、門衛管理、值勤安排、安全保障措施等。

學校、學年組和班級不得要求或變相要求學生提早到校,隨意延長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對個別特殊職業家庭確需把小學、初中學生早送到學校的,學校應提前開門,最早開門時間原則上不應早於 7:30。在規定的到校時間前,學校和教師不得安排或要求學生進行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學校要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安排好值勤教師,強化對早到學生的管理服務,切實做好學生到校後的秩序維護、安全管理。要合理安排早到學生自主活動,開放相關場館或提供必要的活動場所。

控制課後作業量

高中書面作業量每天不超2小時

各學校要科學設計作業內容和形式,整體規劃並控制各學科課後作業量,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其他年級課外書面作業量每天不超過1小時;初中課外書面作業量每天不超過 1.5小時;高中課外書面作業量每天不超過2小時,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問題。各地要加強學生課後服務和對非學歷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讓學生幸福快樂地過好課外、校外生活。要建立中小學生體能測試及回饋長效機制,加強學生體育鍛煉,定期檢測學生體能狀況,確保中小學生體質健康。

科學引導按時作息

確保學生睡眠時間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執行調整後的學生作息時間、執行課程方案情況的監督檢查。各中小學校校長是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好規範辦學行為、加強學校管理的責任。對不執行或變相不執行到校時間等相關規定、或變相要求學生提前到校的,要嚴肅追究教育行政部門相關人員和學校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各學校要依託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科學引導家長讓孩子按時作息,家校配合保證每天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睡眠時間。同時,做好政策宣傳和解讀工作,爭取社會各方的理解認同和支持配合,形成良好輿論氛圍。

生活報記者 張潔

學校、學年組和班級不得要求或變相要求學生提早到校,隨意延長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對個別特殊職業家庭確需把小學、初中學生早送到學校的,學校應提前開門,最早開門時間原則上不應早於 7:30。在規定的到校時間前,學校和教師不得安排或要求學生進行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學校要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安排好值勤教師,強化對早到學生的管理服務,切實做好學生到校後的秩序維護、安全管理。要合理安排早到學生自主活動,開放相關場館或提供必要的活動場所。

控制課後作業量

高中書面作業量每天不超2小時

各學校要科學設計作業內容和形式,整體規劃並控制各學科課後作業量,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其他年級課外書面作業量每天不超過1小時;初中課外書面作業量每天不超過 1.5小時;高中課外書面作業量每天不超過2小時,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問題。各地要加強學生課後服務和對非學歷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讓學生幸福快樂地過好課外、校外生活。要建立中小學生體能測試及回饋長效機制,加強學生體育鍛煉,定期檢測學生體能狀況,確保中小學生體質健康。

科學引導按時作息

確保學生睡眠時間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執行調整後的學生作息時間、執行課程方案情況的監督檢查。各中小學校校長是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好規範辦學行為、加強學校管理的責任。對不執行或變相不執行到校時間等相關規定、或變相要求學生提前到校的,要嚴肅追究教育行政部門相關人員和學校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各學校要依託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科學引導家長讓孩子按時作息,家校配合保證每天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睡眠時間。同時,做好政策宣傳和解讀工作,爭取社會各方的理解認同和支持配合,形成良好輿論氛圍。

生活報記者 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