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普通高中生,最好別在在名校“做鳳尾”!

競逐名校,並非中國教育制度下的特有產物,它活躍在世界上每一寸充滿競爭的土壤。哈佛、牛津、劍橋……一系列國際頂級名校,多少人為它傾盡一切,血淚交加,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換來了想要的未來。

在名校裡平庸,還是在普通學校裡發光,你會作何選擇?

作為老師,我時常被人問道,如何為子女挑選學校。許多家長認為削尖了頭也要鑽進名校,但是很多學生去了名校以後並不適應。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可以在名校當明星學生,

自然是最好的事情。但是如果要選當“雞頭”還是“鳳尾”,即在名校包尾,還是在二流學校名列前茅時,應該怎麼選呢?個人建議是,不要聽身邊朋友對這問題的評價,他們大多數只是根據自己想當然來評論,或者從自己的孩子等一兩個例子來給結論。切實搞清楚這背後的邏輯,對於將來孩子選職業、選公司才會有真正的參考價值。

個人建議是,不要聽身邊朋友對這問題的評價,他們大多數只是根據自己想當然來評論,或者從自己的孩子等一兩個例子來給結論。切實搞清楚這背後的邏輯,對於將來孩子選職業、選公司才會有真正的參考價值。

名校的氛圍,不利於大部分中等學生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Academic Self-concepts)。學業自我概念是一個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技巧的自我判斷和認知。牛津大學教育系的Marsh和O'Mara曾詳細研究、比較了不同環境對於學生“學業自我概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