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聽徐公子講述臨泉白果樹的由來

我是徐公子,臨泉是我的家鄉。

在臨泉縣城西側的古城子,

是春秋時代沈子國的遺址,地勢高亢,三面環水。遺址南垣緊靠流鞍河,北面便是匯于穎水的泉河。3000多年的歲月沖刷,規模宏偉的沈子國古城漸變成廢墟,遺址也僅是一方土丘。但古城(址)高地上生長的一株高大的白果樹,卻與古城址、沈子墓並列為臨泉三大古跡之一。這株雌性銀杏,現樹高29米,胸圍645釐米,基圍1050釐米,枝下高6米,九大主枝的基部均順樹幹下延連袂生長,使老幹條條縱棱隆突,
形成所謂“九棱十八丫”的奇特古態。側枝生長旺盛,全株蒼勁挺拔,冠幅19米×26米。連年結實,正常年景年產鮮果(種實)350公斤。幹基裸地的根盤堆累盤結,如砥如礁,被遊人蹭磨得鋥光發亮;部分老根亦裸☆禁☆露蟄伏,匝地錯縱,形成各種似龍似馬、妙趣橫生的圖紋,“空知百餘尺,未定幾多年。古甲磨雲坼,孤根捉地堅。”其中一條老根上清晰可見馬蹄印凹,鄰近的另一條老根上又留有人的腳印凹痕,
當地民間傳說是農民起義首領李闖王進京時,路過這裡拴馬於樹下而留下的印記。

經過了唐末農民起義,昌盛無比的大唐帝國仿佛一夜間得了重病,呈現出了老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場景一去不返了,漸漸成為了上了年紀老人口中的故事。


唯一不變的是佛學的繁榮,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經過了一場生死變故後,人心更加虔誠,現實的無奈逼得大家紛紛去那浩瀚玄妙的佛經中尋找幸福。而坐落於泉河之畔的白雲寺,也和全國的大多的寺廟禪院一樣,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占地由三百畝擴大到了五百畝,僧侶由一百人增加到了二百多人,不但修繕完善了大雄寶殿、毗盧院、藏經樓等,

還擴建了左右廂房,添置了鎮妖塔、舍利塔等佛家週邊設施,九十多歲的主持方丈懸空大師面對日益興旺的香火,即喜悅又憂心,喜悅的是佛法得到光大,憂心的是自己的身體日漸衰老,難以支撐這麼偌大一個寺院的管理事物,而後繼人選卻難以敲定。

懸空大師不是沒有心目中的主持方丈繼承人,而是人數太多,師弟也就是白雲禪寺的監寺懸塵,佛學淵博,為人穩重卻過於懶散,

只知每日誦經打坐,很少過問寺事,寺院交給他雖然能保一時平安卻難以長遠,大弟子悟真倒是能勇於任事,但生性浮躁,缺少變通,若繼任方丈總不放心,二弟子悟天勤快持重,不足處為人過於圓滑,雖是繼承人選不是最佳人選,每每思量起,懸空大師都不禁喟然長歎。

怕什麼來什麼,正當懸空大師為繼承人發愁的時候,又在一次散步中不慎摔傷了右腿,再難下床視事了,繼承方丈衣缽之事便成了當務之急。既然自己難以抉擇,困於取捨。懸空大師便只好詢問神靈,請教佛祖了,於是身體稍愈,大師便吩咐弟子們不得打擾,獨自在禪房望著佛像誦經,希望能得到些佛的指示。

畢竟是上了年紀,懸空大師與佛對視沒有多久邊有些昏昏欲睡感,正想打個盹,就聽到“啪”的一聲,一粒種子落到了大師面前,大師抬眼望去,一隻喜鵲不知道什麼時候飛進了禪房 ,輕快地叫了兩聲轉了兩圈又飛走了。

這難道就是佛祖的指示?大師拿起種子,見是一枚銀杏果,深思良久,拿定了主意,坐在床上朝佛像雙手合十行了一禮,宣了聲阿彌陀佛,謹遵法旨。

次日,懸空大師召集寺院眾僧,宣佈一項自己的決定,全寺上下不分老幼一人發一粒銀杏種子,吩咐大家一起種在寺院後面的田地裡,並讓每個僧人在田裡寫下自己的名字,以免混淆。做好這一切,懸空大師仿佛了卻了一樁心事,長舒了一口氣讓人又抬回了禪房。

“師兄今天這一舉動意欲如何?”跟大師一起回到禪房的監寺懸塵百思不得其解,問道。“師弟知道老納這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可誰可為新方丈卻難以定奪,今天就是領了我佛法旨,為本寺選出一位新方丈來。”懸空大師望著師弟,深聲答道。

“這與種樹有何關係?懸塵仍然不解,求教道。

“呵呵,師弟難道不知,佛找有緣人,既是我佛有示,自然有所安排。”於是便把自己求教佛祖,無意中得一銀杏果的事說了一遍。

“師兄,我還是不明白,那麼多種子發芽,師兄是如何知道哪枚是佛祖送來的。”

“這點師弟放心,老衲早做了安排,實話告訴你吧,除了那枚種子,餘下的都被我用滾開水煮了,絕對萬無一失,相信過幾天就會見分曉。”

“阿彌陀佛“師弟懸塵有些敬佩的看著自己的師兄,深施一禮走了。

轉眼過了一個月,幾個小沙彌慌張的跑來回稟方丈,“師父,今天大家種的銀杏仍沒有發芽,只有了靜小師弟種的好像發芽了。

“喔!快抬我去看看”懸空大師聽後一改平時穩重,急切切的催促道。

懸空大師趕到的時候,全寺的僧侶也都到了,紛紛議論著,田地裡只有一株剛冒芽的銀杏樹弱弱的生長在那裡。懸空大師問:“了靜呢?”一個眉清目秀的小沙彌怯怯地走過去彎身施禮:“師祖,徒孫在。”

“好,好!真是佛祖顯靈了。”懸空大師仔細的看了會了靜,很是欣慰,轉身對眾僧說:“即日起老衲將不再擔任主持一職,主持由了靜擔任,大家一定聽從他的安排。”

“謹遵法旨。”眾僧一起遵命,話音剛落,空曠的田裡呼呼的長出了一批銀杏樹,生機勃勃。

“師兄,這到底又是怎麼回事?”對著剛剛卸任的師兄懸空大師,監寺懸塵瞪大眼睛,不解地問。

“真亦假,假亦真,真佛者,留千年。”懸空大師含笑吟道,吟畢竟圓寂升天了。

一千多年後,那片銀杏樹林不見了,那座寺院不見了,而那銀杏棵樹仍然屹立于泉河邊上,成為了獨特的一道風景。

來自 湯其光

再難下床視事了,繼承方丈衣缽之事便成了當務之急。既然自己難以抉擇,困於取捨。懸空大師便只好詢問神靈,請教佛祖了,於是身體稍愈,大師便吩咐弟子們不得打擾,獨自在禪房望著佛像誦經,希望能得到些佛的指示。

畢竟是上了年紀,懸空大師與佛對視沒有多久邊有些昏昏欲睡感,正想打個盹,就聽到“啪”的一聲,一粒種子落到了大師面前,大師抬眼望去,一隻喜鵲不知道什麼時候飛進了禪房 ,輕快地叫了兩聲轉了兩圈又飛走了。

這難道就是佛祖的指示?大師拿起種子,見是一枚銀杏果,深思良久,拿定了主意,坐在床上朝佛像雙手合十行了一禮,宣了聲阿彌陀佛,謹遵法旨。

次日,懸空大師召集寺院眾僧,宣佈一項自己的決定,全寺上下不分老幼一人發一粒銀杏種子,吩咐大家一起種在寺院後面的田地裡,並讓每個僧人在田裡寫下自己的名字,以免混淆。做好這一切,懸空大師仿佛了卻了一樁心事,長舒了一口氣讓人又抬回了禪房。

“師兄今天這一舉動意欲如何?”跟大師一起回到禪房的監寺懸塵百思不得其解,問道。“師弟知道老納這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可誰可為新方丈卻難以定奪,今天就是領了我佛法旨,為本寺選出一位新方丈來。”懸空大師望著師弟,深聲答道。

“這與種樹有何關係?懸塵仍然不解,求教道。

“呵呵,師弟難道不知,佛找有緣人,既是我佛有示,自然有所安排。”於是便把自己求教佛祖,無意中得一銀杏果的事說了一遍。

“師兄,我還是不明白,那麼多種子發芽,師兄是如何知道哪枚是佛祖送來的。”

“這點師弟放心,老衲早做了安排,實話告訴你吧,除了那枚種子,餘下的都被我用滾開水煮了,絕對萬無一失,相信過幾天就會見分曉。”

“阿彌陀佛“師弟懸塵有些敬佩的看著自己的師兄,深施一禮走了。

轉眼過了一個月,幾個小沙彌慌張的跑來回稟方丈,“師父,今天大家種的銀杏仍沒有發芽,只有了靜小師弟種的好像發芽了。

“喔!快抬我去看看”懸空大師聽後一改平時穩重,急切切的催促道。

懸空大師趕到的時候,全寺的僧侶也都到了,紛紛議論著,田地裡只有一株剛冒芽的銀杏樹弱弱的生長在那裡。懸空大師問:“了靜呢?”一個眉清目秀的小沙彌怯怯地走過去彎身施禮:“師祖,徒孫在。”

“好,好!真是佛祖顯靈了。”懸空大師仔細的看了會了靜,很是欣慰,轉身對眾僧說:“即日起老衲將不再擔任主持一職,主持由了靜擔任,大家一定聽從他的安排。”

“謹遵法旨。”眾僧一起遵命,話音剛落,空曠的田裡呼呼的長出了一批銀杏樹,生機勃勃。

“師兄,這到底又是怎麼回事?”對著剛剛卸任的師兄懸空大師,監寺懸塵瞪大眼睛,不解地問。

“真亦假,假亦真,真佛者,留千年。”懸空大師含笑吟道,吟畢竟圓寂升天了。

一千多年後,那片銀杏樹林不見了,那座寺院不見了,而那銀杏棵樹仍然屹立于泉河邊上,成為了獨特的一道風景。

來自 湯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