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化騰、李書福……這些“大佬”盯上的飛行汽車,卻被馬斯克懟了

每經實習記者 段思瑤 每經記者 趙成

想像一下,在不遠的將來,

你掏出手機,輕輕一點,就可叫來一輛飛行汽車,帶你飛往目的地。

這種極具未來色彩的交通工具,被認為是緩解地面交通壓力的“利器”,但最近卻遭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怒懟。不管是用“獵鷹9號”將一輛Tesla送到近火星軌道,還是發射12000顆衛星,總喜歡在“天上”搞點動作的馬斯克似乎不喜歡飛行汽車。

最近,馬斯克公開表示,“飛行汽車就像被放大1000倍的無人機,充滿噪音,著陸時巨大的氣流甚至會將很多東西吹跑。

而被馬斯克認為噪音大的飛行汽車,卻受到包括馬化騰、李書福等“大佬”的青睞。

2017年11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收購Terrafugia公司,專注飛行汽車的研發和生產工作,並計畫將於2019年在美國量產首款飛行汽車,2023年量產首款垂直起降的飛行汽車。同年9月,騰訊以9000萬美元領投了一家名為Lilium的飛行汽車公司B輪融資。

在此前,賓士汽車母公司戴姆勒集團也領投了一家德國飛行汽車公司Volocopter。

之所以不看好飛行汽車,外界普遍認為是因為馬斯克正進行的另一個“狂野計畫”——超級隧道。

據《華盛頓郵報》稱,馬斯克已獲得了政府批准,可在紐約和華盛頓特區之間挖掘一個地下隧道。目前,該工程已在華盛頓紐約大道一處停車場開始準備性挖掘,這個隧道能將紐約和華盛頓之間的旅行時間縮短到29分鐘。

“我建隧道並不是我對飛行工具有偏見。

但想像一下,一群汽車從你頭頂飛過,並不是什麼令人激動的場景。你不會覺得很舒服很自然,反而你很可能會問他們是否安全。”馬斯克表示。

實際上,想要在現階段實現飛行汽車,仍面臨很多包括基礎設施、安全、法規等方面的困難。吉利汽車在收購Terrafugia時就曾表示,將率先在美國進行試驗,至於何時進入中國市場,還需等待時機,畢竟除了技術,在中國要使用飛行車,

還需要航空方面的審批。

有不少網友就擔心,隨著低空空域進一步開放,空中行駛也會越來越擁擠,不排除會出現新擁堵。

@仙人紙鹿:目前的技術水準,想讓汽車飛,很容易,想讓它普及,不划算。

@W-Pwn:會飛的汽車?再也不用擔心堵在五環了

@璟年Mars:有點害怕漫天汽車到處飛的場景,更害怕的是有不靠譜的司機

@南雲劍:作為高技術設備,操縱門檻還是太高

@信仰:飛起來的汽車是歸空管還是歸交警管理?駕照是機動車駕照還是飛行駕照?

對於飛行汽車,看來大家的擔心還是蠻多的。不過,空客公司日前表示,其已於2017年底測試了自動駕駛“飛行汽車”的原型車,該款飛行汽車可以免受城市交通擁堵之“苦”。此前,空客公司就已成立“城市空中交通”部門,專門開發諸如運送個人的空中汽車、類似直升機的車輛等空中交通工具。

從現有技術看,飛行汽車不再是夢想,但要進入商用肯定還需要較長時間。這類原本停留於小說、讓人腦洞大開的發明,將讓人體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樂趣。正如互聯網的發明,徹底改變了人際交往一樣,這是人們以前難以想像的。所以,好好享受這個時代吧。

但要進入商用肯定還需要較長時間。這類原本停留於小說、讓人腦洞大開的發明,將讓人體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樂趣。正如互聯網的發明,徹底改變了人際交往一樣,這是人們以前難以想像的。所以,好好享受這個時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