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佛醫孫思邈與畢達哥拉斯學派對生命醫學的統一認識

中醫,道家,有一種理論體系,就是四方,四季,四象,四神,如下圖:

如下表:

佛家有四大說:

水:濕度,冷;

火:溫度,熱;

土:生;

風:氣,動。

藥師佛藥王孫思邈把佛家四大引入到中醫體系來,他在《千金要方.診侯》中說:地,水,火,風和合成人。

凡火氣不調,舉身蒸熱;

凡風氣不調,全身僵直,諸毛孔閉塞;

凡水氣不調,身體浮腫,氣滿喘粗;

凡土氣不調,四肢不舉,言無聲音。

火去身冷,風止則氣絕,水竭則無血,土散則身裂。

古希臘人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說:水,火,土,

氣,和佛家的四大學說,他們之間相差的就是風和氣。

本質內容是相同的。

畢達哥拉斯學派,又把四元素與冷,熱,幹,濕,四種特質,進行配合,從而產生了身體的四種體液學說。

血與熱、濕相配;

痰與冷、濕相配;

黃膽與熱、幹相配;

黑膽與冷、幹相配;

西方的二分法,東方的陰陽,是萬物認識論的原始狀態,或者是最基本的方法論,

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從二分法的基礎上,衍生了四分法,

進一步系統的瞭解世界,瞭解人體和自然。

歷史在發展,西方越來越物質化,而東方的陰陽學說,四象學說,還保留了對無形的理解。

而藥王孫思邈關於佛家思想和中醫的融合,也是開拓了認識論大統一的先河,這點是非常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