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辛辛苦苦幾十年,貧困村一步超過咱”:扶貧不是單純的救濟

貧困縣中非貧困村發展不平衡、貧困村中非貧困戶心態不平衡問題已經成為扶貧攻堅中的新問題。

新華社 圖

據半月談微公眾號2月24日消息,隨著脫貧攻堅工作深入,貧困縣中非貧困村存在的發展不平衡、貧困村中非貧困戶存在的心態不平衡問題已拉響脫貧攻堅新警報,如若處理不當,會使整個脫貧成效大打折扣。

“辛辛苦苦幾十年,貧困村一步超過咱”

網友千尋瀑講述了自身經歷:我們村就是非貧困村,扶貧之前,支部書記帶領村“兩委”幹部辛辛苦苦幹了幾十年,

自籌資金建村部和學校、修路、打井、安裝路燈。我們一直是全鄉基礎設施最好的村,村民多外出務工、做生意,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自開始“大力”扶貧後,周邊有五六個村都成了貧困村,連胡同都修了水泥路,新建了文化廣場、活動室、衛生所、扶貧車間、種養大棚,安裝了路燈,栽滿了綠化樹;反觀我們村,除了通往貧困村必經之路的兩條大街修了水泥路,

其他還是之前的模樣,村內街道還是十幾年前修的柏油路,現在破舊不堪,雨雪天幾乎無法通行,群眾意見非常大,我們向鄉政府、縣扶貧辦打報告申請修路,卻因是非貧困村而遭拒。

現在我們的村支書七八十歲了,面對現狀心酸又無奈,他經常跟我們說:“辛辛苦苦幾十年,貧困村一步超過咱,扶貧啥時候能輪著咱啊?”

“銷路不好就給區裡包戶領導打電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網友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貧困戶評定過程不透明、含水分。網友千尋瀑留言稱,貧困戶隱瞞家庭財產、收入的情況不少,實際家庭有八九畝田,只承認有一兩畝,實際家庭成員有外出打工的,卻說去瞧病了、給親戚幫忙了,實際外出務工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卻說沒掙到錢或者只有一兩千,帳面上難以算出實際值,在貧困戶評定過程中求證難度高。

其二,對貧困戶的幫扶有失公平。網友執念舉例,我們市去年招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面向貧困戶子女,這讓那些非貧困戶子女辛辛苦苦考上大學後看不到一點希望,讓想回報家鄉的大學生心寒。再者,事業單位多是政府部門和學校,如果讓不適合的人僥倖上崗,對社會發展和孩子們的未來不利。

據網友志同道合留言說,他們鎮裡有個貧困戶,好吃懶做,被評定為貧困戶後,

由區裡主要領導包戶,給他在路邊買了套新房,還給他購置了整套茶葉加工設備。每年春茶期,這個貧困戶就買別人的茶葉在自家賣,銷路不好就給區裡包戶領導打電話,領導就動員各部門去買茶,周圍非貧困戶看在眼裡氣在心裡。

其三,部分貧困戶因懶致貧,越扶越懶,越幫越貪。網友喜寶說,一個貧困戶,別人都早早起床上班或幹活,他們一家卻天天睡到日上三竿,現在人家是貧困戶,屬於精准扶貧物件,那更是懶得不著邊了。網友北極之觴舉例,他們村給貧困戶購置了沙發、床、被褥、衣櫃櫥櫃,甚至還粉刷牆壁,一位貧困戶稱不滿意,原因是沒給他刮瓷。

扶貧不是單純的救濟

網友溫度計認為,救濟的根本在於解決那些無自救能力群體的生存問題,直接給錢給物以體現社會關愛而不指望其償還,被救濟者通常對施救者心存感激。

而扶貧從本質上來講是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要幫助那些有一定發展能力和意願的群體,為其創造發展條件,被幫扶者除了心存感激外,更要用實際行動創造財富,努力擺脫困境並回報社會。

評定貧困戶的過程應公平、公開、透明。

網友平淡中尋求幸福建議,應對擬要扶貧的村社進行全面公示,讓大家都來評議。

網友曾貞建議,要仔細核查申請貧困戶的物件的銀行賬款流水等資訊,這樣會減少扶貧無用功。

網友窗裡窗外認為“以工代扶”能治好患“懶癌”的貧困戶。比如,從事清理垃圾池、河道,養護公路等,由政府結算工資,貧困戶自食其力,政府節省開支,非貧困戶心理平衡,環境也變好了,一舉多得。

貧困戶的有序退出機制也應提上議程。網友無奈認為,有的貧困戶已脫貧了,卻還享受著各種貧困戶待遇。

另外,網友可哥提醒各位扶貧幹部:不要害怕“無賴”上訪,身正不怕影子斜,老老實實做事,乾乾淨淨做人,我們經得起檢驗!

(原題為《“辛辛苦苦幾十年,貧困村一步超過咱”:扶貧不是單純的救濟》)

現在人家是貧困戶,屬於精准扶貧物件,那更是懶得不著邊了。網友北極之觴舉例,他們村給貧困戶購置了沙發、床、被褥、衣櫃櫥櫃,甚至還粉刷牆壁,一位貧困戶稱不滿意,原因是沒給他刮瓷。

扶貧不是單純的救濟

網友溫度計認為,救濟的根本在於解決那些無自救能力群體的生存問題,直接給錢給物以體現社會關愛而不指望其償還,被救濟者通常對施救者心存感激。

而扶貧從本質上來講是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要幫助那些有一定發展能力和意願的群體,為其創造發展條件,被幫扶者除了心存感激外,更要用實際行動創造財富,努力擺脫困境並回報社會。

評定貧困戶的過程應公平、公開、透明。

網友平淡中尋求幸福建議,應對擬要扶貧的村社進行全面公示,讓大家都來評議。

網友曾貞建議,要仔細核查申請貧困戶的物件的銀行賬款流水等資訊,這樣會減少扶貧無用功。

網友窗裡窗外認為“以工代扶”能治好患“懶癌”的貧困戶。比如,從事清理垃圾池、河道,養護公路等,由政府結算工資,貧困戶自食其力,政府節省開支,非貧困戶心理平衡,環境也變好了,一舉多得。

貧困戶的有序退出機制也應提上議程。網友無奈認為,有的貧困戶已脫貧了,卻還享受著各種貧困戶待遇。

另外,網友可哥提醒各位扶貧幹部:不要害怕“無賴”上訪,身正不怕影子斜,老老實實做事,乾乾淨淨做人,我們經得起檢驗!

(原題為《“辛辛苦苦幾十年,貧困村一步超過咱”:扶貧不是單純的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