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度】一場“復古”的失利,是中國男籃最愚蠢的死法

一場大失水準的比賽

和紐西蘭比賽最後三十多秒,

大勢已去的局勢下,易建聯依然全力殺向內線,一次精彩的籃下勾手獲得打2+1的機會。走上罰球線的阿聯,眼神中的無奈像極了2016年裡約奧運會他一次次從比賽場地中走到混采區時的場景。

沮喪和無奈。

贏了資料,輸了比賽,這是這個年歲易建聯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換做是十年前,或者是更久以前,資料是他上升和蛻變的臺階。而如今,自己國家隊生涯的後半程,他或許更希望把這些資料分給更多的年輕人,

然後獲得一場勝利。

這個為中國男籃扛了快10年旗的老將,轉身回望,這杆大旗該交給誰?答案很模糊。

一場而論,這確實是一場大失水準的世預賽,這不是之前團隊型藍隊本該有的樣子。

全場阿聯一個人拿到37分,全隊拿到36分,這種得畸形的得分配比讓中國隊一夜回到解放前。過去將近10年以來那個熟悉的戰術又回來了:把球交給易建聯。

易建聯國家隊生涯最精彩的一戰,以尷尬結局

31歲的易建聯,依然還是這支中國隊的絕對核心,最大的依仗,最後的底褲。

從前的NBA兩位國家隊前輩旗手,姚明在31歲時候已經從國家隊退役,王治郅在31歲的時候身邊已經有易建聯開始分擔責任和壓力,易建聯在31歲的時候,

有那麼點回身四顧心茫然的意味。

國家隊分為紅藍兩隊的初衷是為了更多的年輕人能夠穿上國家隊戰袍,在國際大賽中得到歷練。去年夏天,這種雙國家隊制度的紅利已經初步顯現,吳前,胡金秋,孫銘徽,阿不都沙拉木等等這批年輕人在國際熱身賽中展露鋒芒。在之後的CBA比賽中,這些年輕人的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是姚主席當初大膽改革的初衷。

在世界盃開始之前,中國男籃沒有成績的壓力,最大的目的就是操練這幫年輕人。輸贏先放到一邊,通過比賽找到問題,得到成長和歷練,這才是最重要的。

而回到這一場比賽,我們看到的還是這支藍隊還是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想贏怕輸。

贏球固然可以激勵隊員,提振士氣,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在現在這個階段,成長和重建中的中國男籃,其實更需要有意義的輸球,暴露問題和差距。

和紐西蘭這一役,杜鋒在用人和戰術上非常的保守,在胡金秋、朱彥西、吳前以及羅旭東這些球員使用上都值得商榷。有些人是莫名其妙的就被杜鋒放在了板凳上,有些人則是杜指導完全沒有找到使用說明書。

全場上場時間最多的三個人分別是易建聯、周鵬和郭艾倫。這三位正好是內線、鋒線和後衛線上最保險的三個人選,求穩為上。有傷在身的郭艾倫這一場表現的並不算好,作為一個後場指揮官,進攻選擇過於自信,急切想衝鋒殺敵,攻擊欲望強,這一點被紐西蘭隊利用,在他的持球突破路線上實施包夾協防,導致全場他有5次失誤,全隊最高。

周鵬和阿聯倒是雙保險,兜住了藍隊的下限,前三節倆人幾乎是統治了攻防兩端。然而體能的問題成為了最後的生死線。我們不能苛責這些老將,如果沒有廣東雙老,這樣一場比賽的分差怕是不敢想像。

雙國家隊建立之初,無論是球隊還是球迷,都做好了輸球的心理準備。球不是不可以輸,只是不能輸的毫無意義。

這場比賽所呈現出來的問題,何其的熟悉。

吳前這場鮮有表現機會

1、戰術單一,過分依賴球星。中國隊半場38分,易建聯一個人就貢獻了24分,其中第二節他單節19分,而全隊才24分。無論戰術是從哪個點發起,最後的終結點一定是易建聯。

順境,逆境和絕境,有且只有易建聯。這樣的後果就是,前三節和對手肉搏消耗了過多的能量,末節體能報警。最後一節,缺少攻防支柱的藍隊單節輸了12分。

紐西蘭本來就是一支對抗兇狠的球隊,單一的戰術只會讓對手更簡單有效的佈置防守,不斷的用強硬的身體接觸去消耗,車輪伐樹,哨響之前總有倒下的時候。

2、過分依賴球星帶來的連鎖問題是球的運轉生澀,沒有變化,球權的分享不夠好。全場中國隊失誤次數多過助攻數,這種助攻失誤比很難不輸球。

3、怕緊逼,對方全場緊逼防守在第四節屢屢得手。後場球員一度運球過半場都困難,這種一度以為被根治的尷尬,再一次重演。

4、防守輪轉漏人,而且持續一整場。

藍隊組隊以來,贏過也輸過,但以這種“復古”的方式輸球,好像還是頭一遭。

當然了,所有的問題都是一場而論。這一場打不好,下一場調整回血,沒准又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沖淡上一場輸球的輿論,一切就像從沒發生過一樣。中國籃球有很多種死法,但反復的掉進同一個坑裡,是最愚蠢的。

我們不斷改革,是為了能讓中國籃球在不斷的挫折中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而不是蒙眼狂奔,贏球輸球,全憑狀態和運氣。

如果以這種方式輸多了,中國籃球的新老交替,怕是還要再等下一個十年。

作為一個後場指揮官,進攻選擇過於自信,急切想衝鋒殺敵,攻擊欲望強,這一點被紐西蘭隊利用,在他的持球突破路線上實施包夾協防,導致全場他有5次失誤,全隊最高。

周鵬和阿聯倒是雙保險,兜住了藍隊的下限,前三節倆人幾乎是統治了攻防兩端。然而體能的問題成為了最後的生死線。我們不能苛責這些老將,如果沒有廣東雙老,這樣一場比賽的分差怕是不敢想像。

雙國家隊建立之初,無論是球隊還是球迷,都做好了輸球的心理準備。球不是不可以輸,只是不能輸的毫無意義。

這場比賽所呈現出來的問題,何其的熟悉。

吳前這場鮮有表現機會

1、戰術單一,過分依賴球星。中國隊半場38分,易建聯一個人就貢獻了24分,其中第二節他單節19分,而全隊才24分。無論戰術是從哪個點發起,最後的終結點一定是易建聯。

順境,逆境和絕境,有且只有易建聯。這樣的後果就是,前三節和對手肉搏消耗了過多的能量,末節體能報警。最後一節,缺少攻防支柱的藍隊單節輸了12分。

紐西蘭本來就是一支對抗兇狠的球隊,單一的戰術只會讓對手更簡單有效的佈置防守,不斷的用強硬的身體接觸去消耗,車輪伐樹,哨響之前總有倒下的時候。

2、過分依賴球星帶來的連鎖問題是球的運轉生澀,沒有變化,球權的分享不夠好。全場中國隊失誤次數多過助攻數,這種助攻失誤比很難不輸球。

3、怕緊逼,對方全場緊逼防守在第四節屢屢得手。後場球員一度運球過半場都困難,這種一度以為被根治的尷尬,再一次重演。

4、防守輪轉漏人,而且持續一整場。

藍隊組隊以來,贏過也輸過,但以這種“復古”的方式輸球,好像還是頭一遭。

當然了,所有的問題都是一場而論。這一場打不好,下一場調整回血,沒准又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沖淡上一場輸球的輿論,一切就像從沒發生過一樣。中國籃球有很多種死法,但反復的掉進同一個坑裡,是最愚蠢的。

我們不斷改革,是為了能讓中國籃球在不斷的挫折中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而不是蒙眼狂奔,贏球輸球,全憑狀態和運氣。

如果以這種方式輸多了,中國籃球的新老交替,怕是還要再等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