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觀察》2018年水稻收穫機市場走勢預測

2017年水稻收穫機進入了存量市場,市場銷量同比2016年下降4.80%,生產廠家數和經銷商數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水稻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的領域,新增市場將逐步萎縮,行業整體進入更新反覆運算型市場。

因此2018年行業整體趨勢仍然會保持著低谷或有小幅上行的趨勢。

資料圖

時光如梭,歲月飛逝,我們已經跨入2018年。2017年水稻收穫機進入了存量市場,市場銷量同比2016年下降4.80%,生產廠家數和經銷商數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水稻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的領域,

新增市場將逐步萎縮,行業整體進入更新反覆運算型市場。因此2018年行業整體趨勢仍然會保持著低谷或有小幅上行的趨勢。

影響水稻收穫機市場走勢的因素

種植面積減少。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農業部全國春管春耕暨種植結構調整工作視訊會議上表示,今年春耕生產要持續推進結構調整,高標準完成春播任務,要調減東北寒地井灌稻和南方雙季稻產區秈稻1000萬畝以上。

補貼比例下調。近幾年補貼資金下降,單台補貼額度下降,用戶購機成本增加

庫存與需求的博弈。從大田傳媒|農機360網對水稻收割機行業經銷商的調查統計來看,2017年行業庫存總量5200多台,占2017年銷量的約7%。按照預期,2017年行業庫存量約占2018年預期銷量的6.69%。

2017年水稻收穫機市場定局

生產企業和經銷商數量減少。生產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82家,減少至2017年的65家,

下降幅度達20.73%;經銷商數量從2015年的3310家,減少至3041家,減少269家,下降幅度達8.85%。從下降幅度來看,2017年明顯高於2016年;2016年生產企業下降幅度是2.44%,2017的下降幅度上升至18.75%;而經銷商數量的下降幅度則有所減緩。

銷量略降,銷售額略漲。2017年,水稻收銷量約7.5萬台,同比略降4.80%;銷售額80.07億元,銷售額略漲6.48%。銷量略降既與市場需求有關,也與水稻收割機產品升級、作業銷量等因素有關,從銷售額逆銷量而上升即可看出這一點。

水稻收割機市場銷量的穩定還與用於水稻收的購置補貼資金額的穩定有直接關係,2017年用於水稻收的農機購置中央補貼資金約15.1億元,較2016年小幅度減少了7.75%。

補貼總額緩慢下降。從水稻收的補貼消費大資料統計結果來看,2015~2017年間,水稻收的農機購置中央補貼總額、水稻收銷量都是逐年緩慢下降,銷售額則是先降後升,整體呈一定的下滑趨勢。用於水稻收的農機購置中央補貼總額則是下降了26.49%。

2018年水稻收割機市場走勢預測

在對全國水稻收經銷商做的2018年預期銷售調查統計來看,2018年水稻收預期銷售在7.9萬台左右,將比2017年有小幅增長,增幅可能達到5%左右。

從各地經銷商回饋的情況來看,各地市場增降趨勢各有不同。其中安徽省、湖北省預期銷量將有大幅度增長,預期增幅分別達到了60%和40%;當然,其他地區經銷商在預期上也有偏低的。在28個水稻機銷售區,有16個省份的經銷商對於2018年的市場預期是增長的,從這點來看,2018年的市場預期總體呈現增長態勢應該可期。

從調查來看,2018年水稻收預期銷售主流區域與2017年水稻收主流銷售區域基本重合,但2018年主流銷售區域的水稻管道商信心指數基本在51-55之間(僅安徽省達到了62.13),也即這些區域2018年預期銷量與今年基本持平。

但是筆者認為,儘管水稻收穫機搶佔了一部分小麥收穫機的市場份額,但是跟小麥收穫機的情況類似,近兩年影響水稻收穫機市場的因素都沒多大變化,而且早已達到飽和狀態,也是在靠報廢更新來拉動市場。在當今的農機行業理性消費觀念下,水稻收穫機需求量不多,所以市場持續走低。

不過,作為主收水稻,兼收小麥、玉米、油菜和穀子的自走履帶式穀物聯合收穫機,隨著品質的提升,如果再能兼收其他多種農作物,成為“萬能收穫機”,使用頻率增加之後,或許水稻收穫機能頂破“天花板”。在對全國水稻收經銷商做的2018年預期銷售調查統計來看,2018年水稻收預期銷售將比2017年有小幅增長,增幅可能達到5%左右,足見經銷商對明年市場的渴望。

結束語

近日公佈的2018年全國水稻種植面積調減1000萬畝以上,給變幻難測的水稻收割機市場增加了變數。因此,水稻收割機生產企業、經銷商、用戶要謹慎樂觀,但是更要對我們從事的行業充滿信心,畢竟全中國吃米飯的範圍非常廣闊,糧食安全中的“米食安全”就看我們了!

有16個省份的經銷商對於2018年的市場預期是增長的,從這點來看,2018年的市場預期總體呈現增長態勢應該可期。

從調查來看,2018年水稻收預期銷售主流區域與2017年水稻收主流銷售區域基本重合,但2018年主流銷售區域的水稻管道商信心指數基本在51-55之間(僅安徽省達到了62.13),也即這些區域2018年預期銷量與今年基本持平。

但是筆者認為,儘管水稻收穫機搶佔了一部分小麥收穫機的市場份額,但是跟小麥收穫機的情況類似,近兩年影響水稻收穫機市場的因素都沒多大變化,而且早已達到飽和狀態,也是在靠報廢更新來拉動市場。在當今的農機行業理性消費觀念下,水稻收穫機需求量不多,所以市場持續走低。

不過,作為主收水稻,兼收小麥、玉米、油菜和穀子的自走履帶式穀物聯合收穫機,隨著品質的提升,如果再能兼收其他多種農作物,成為“萬能收穫機”,使用頻率增加之後,或許水稻收穫機能頂破“天花板”。在對全國水稻收經銷商做的2018年預期銷售調查統計來看,2018年水稻收預期銷售將比2017年有小幅增長,增幅可能達到5%左右,足見經銷商對明年市場的渴望。

結束語

近日公佈的2018年全國水稻種植面積調減1000萬畝以上,給變幻難測的水稻收割機市場增加了變數。因此,水稻收割機生產企業、經銷商、用戶要謹慎樂觀,但是更要對我們從事的行業充滿信心,畢竟全中國吃米飯的範圍非常廣闊,糧食安全中的“米食安全”就看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