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花費五倍于富豪,吉利成戴姆勒最大單一股東,卻沒有控制權

2月23日,長城與寶馬確定成立合資公司,將生產MINI純電動車。

估計長城和寶馬都認為這個資訊會刷屏,但結果肯定讓他們鬱悶了,這條新聞很快被“更猛的料”淹沒了。

通過一家並購基金,吉利收購了賓士母公司戴姆勒9.69%股權,按照最新的股價,這筆交易約合9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接近570億元。這是中國汽車在海外的最大一筆投資,

金額是當年吉利收購富豪的5倍。

買到什麼?

消息一出立即刷屏,“中國車企收購賓士”、“李書福成了賓士的老闆”等等非常熱血的標題讓人血脈噴張。但事實並沒有那麼誇張,這筆交易說白了其實是吉利在公開市場買了戴姆勒的股票,只是買的很多,一下子買成了第一。其實,這並不是吉利的本意,去年10月吉利曾提出要戴姆勒折價發行新股,吉利買入3-5%的股份,

大約50億美元左右,但被對方拒絕了。

不管怎麼說,通過這筆交易吉利成了戴姆勒“最大單一股東”是事實,而且戴姆勒“同股同權”,投資回報也會相當不錯,但遠遠談不上控制戴姆勒。按照德國的企業收購規定,股東擁有超過75%的投票股權時才能完全掌握企業。

截至去年底,戴姆勒的股權結構為:機構投資者占比71.2%,科威特投資局占比6.8%,雷諾日產占比3.1%,而個人投資者占比18.9%。也就是說,那些沒有吉利股份多的股東,如果組成一致行動人,通過抱團的方式可能有更大的話語權。

吉利通過這次收購獲得什麼?準確的說法應該是,

吉利作為股東可以獲得相應的分紅,同時李書福在戴姆勒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並且未來在造車方面的合作可能性更大,與“收購富豪”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所以,吉利首先面臨的問題還是在戴姆勒取得董事會席位。

想幹什麼?

這兩年,吉利發展得順風順水,2017年賣了120萬台,利潤超過百億,成為自主品牌冠軍。海外並購也在提速,繼全資收購富豪轎車之後,

去年又成為富豪集團(以商用車為主)第一大持股股東,擁有8.2%的股權和15.6% 的投票權。

在吉利的收購名單中,還有寶騰、路特斯、蓮花、倫敦英倫,以及美國最大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超音速汽車尋血獵犬、澳大利亞DSI自動變速箱等等。李書福在公開場合稱,希望將吉利打造成中國版的大眾汽車,在各個細分市場都擁有品牌。

以目前吉利的佈局來看,吉利入股賓士的目標可以鎖定在“新能源”、“結盟”和“海外拓展”這三個關鍵字上,尤其是在電動車領域的合作。李書福曾多次表示,汽車產業將進一步整合,未來可能就剩3-5家,所以合作聯盟是唯一的出路。尤其是在中國“雙積分制”的背景下,各大車企都在聯盟,比如江淮大眾、福特眾泰和長城寶馬等,吉利也一直在推動吉利賓士聯盟,並且一直在洽談在武漢市建立電動車合資公司。

不過,說吉利和戴姆勒的戰略聯盟還為時過早,因為賓士目前在中國已經有北汽和比亞迪兩個合作夥伴,賓士的電動車EQ系列已經確認在北汽投產,與比亞迪合作的騰勢品牌也合作多年(暫未拿到生產資質,由比亞迪進行代工)。所以,如果與吉利合作新能源汽車,如何平衡多個夥伴的關係是一個難點。

錢從哪來?

最近幾年,中國企業在國外收購並不鮮見,在內保外貸的杠杆撬動下,萬達、複星、安邦、海航“四大金剛”掀起了瘋狂的海外並購,實現了“負債人民幣化、資產美元化”的陽謀。然而隨著外匯儲備的下降,金融監管的閘門開始不斷收緊,這些企業為前幾年的鉅資並購付出慘重代價。最典型的就是萬達賣掉了國內的優質資產才度過難關。

與上述企業不同的是,吉利的並購基本都是實業資產,收購方向基本都是汽車相關領域,與國內製造業產業升級吻合,並且此次吉利入股戴姆勒的資金來源,吉利方面稱是吉利海外公司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安排,沒有使用中國境內資金,整個交易本身是在完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完成,是一場極具價值的入股行為,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海外並購,吉利迎得了更多掌聲的根本所在。

以目前吉利的佈局來看,吉利入股賓士的目標可以鎖定在“新能源”、“結盟”和“海外拓展”這三個關鍵字上,尤其是在電動車領域的合作。李書福曾多次表示,汽車產業將進一步整合,未來可能就剩3-5家,所以合作聯盟是唯一的出路。尤其是在中國“雙積分制”的背景下,各大車企都在聯盟,比如江淮大眾、福特眾泰和長城寶馬等,吉利也一直在推動吉利賓士聯盟,並且一直在洽談在武漢市建立電動車合資公司。

不過,說吉利和戴姆勒的戰略聯盟還為時過早,因為賓士目前在中國已經有北汽和比亞迪兩個合作夥伴,賓士的電動車EQ系列已經確認在北汽投產,與比亞迪合作的騰勢品牌也合作多年(暫未拿到生產資質,由比亞迪進行代工)。所以,如果與吉利合作新能源汽車,如何平衡多個夥伴的關係是一個難點。

錢從哪來?

最近幾年,中國企業在國外收購並不鮮見,在內保外貸的杠杆撬動下,萬達、複星、安邦、海航“四大金剛”掀起了瘋狂的海外並購,實現了“負債人民幣化、資產美元化”的陽謀。然而隨著外匯儲備的下降,金融監管的閘門開始不斷收緊,這些企業為前幾年的鉅資並購付出慘重代價。最典型的就是萬達賣掉了國內的優質資產才度過難關。

與上述企業不同的是,吉利的並購基本都是實業資產,收購方向基本都是汽車相關領域,與國內製造業產業升級吻合,並且此次吉利入股戴姆勒的資金來源,吉利方面稱是吉利海外公司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安排,沒有使用中國境內資金,整個交易本身是在完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完成,是一場極具價值的入股行為,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海外並購,吉利迎得了更多掌聲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