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家面前支付寶也不得不低頭 信聯橫空出世芝麻信用咋辦?

馬雲

春節期間,集五福是讓支付寶賺盡風頭。

不過隨之而來的一條新聞,

讓支付寶和螞蟻金服有點懵。

2月23日,央行公佈資訊,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個人征信業務獲得央行許可。這也是央行頒發的首張個人征信牌照。

從1月4日相關籌備情況正式公示,到2月22日人民銀行行政許可決定書公佈,僅僅32個工作日,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獲得我國首張個人征信業務牌照。

這家公司是什麼來頭,要知道,芝麻信用和騰訊征信都是三年前央行試行的個人征信機構,

但是仍然沒有正式獲得征信牌照,這家公司剛出生就風華正茂。

讓我們看看這家公司的股權結構。

信聯主要股東及所持股份情況為: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持股36%;

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

騰訊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

鵬元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中誠信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考拉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中智誠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北京華道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八家企業合計持股64%。

也就是說,阿裡系的芝麻信用和騰訊系的騰訊征信,都佔有8%的股份,這家公司的大股東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信聯”可以稱作個人征信業務的國家隊,與此類似的有銀聯、網聯。

這八家征信機構的資料聯合起來,幾乎覆蓋到中國14億人,幾乎所有的個人征信都能被納入進來。

這將是央行征信系統之外,資料最完備,

覆蓋最廣泛的個人征信組織。

馬雲

根據央行統計,截至2016年3月,有征信記錄的自然人為3.9億,占總人口數不到30%,征信缺口巨大。

這八家參股的個人征信公司,實際上真正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只有一家,就是芝麻信用。

跟其他幾家不同,芝麻信用依託支付寶的海量用戶,

已經在個人征信的應用上探索頗多,比如芝麻信用實現無押金住酒店、無押金騎共用單車等。

但是橫空出世的信聯,馬上就淩駕于芝麻信用之上,把芝麻信用辛辛苦苦積累的資料,納入懷中。

不過,信聯的資料都來自於其他公司,無法接觸到最終的用戶。

信聯跟芝麻信用和騰訊征信之間,不僅僅是投資與被投資關係,也是競爭關係。

這意味著,芝麻信用也拿不到那張寶貴的征信牌照了。

在個人征信牌照擱淺之後,芝麻信用已迅速調整方向,轉向積極和發改委體系合作,共建“信用中國”。

“芝麻現在都不提征信了,都提的是‘信用’,雖然做法和以前一樣。”一位個人征信公司人士表示,“幾次研討會之後,現在大家都已經比較理解了,征信和信用是兩回事兒。”

超先聲以為,在馬雲的“外星人”大腦之下,芝麻信用和支付寶,總會想到發展業務的辦法,就跟當年支付寶誕生之時一樣,就夾縫中找出生存之道,這本就是阿裡系的立身之本。

芝麻信用

就跟當年支付寶誕生之時一樣,就夾縫中找出生存之道,這本就是阿裡系的立身之本。

芝麻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