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源出鄭州的姓氏

姬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姬姓源于華夏始祖黃帝。《國語·晉語四》載:“昔少典娶於有嶠氏,

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薑。”又說:“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陽與蒼林氏同于黃帝,故皆為姬姓。”姬水在今新鄭城外具茨山下,又稱陰☆禁☆水,後改為*1水。清順治十六年《新鄭縣誌》亦載:黃帝“生於軒轅丘,因名之。……國于有熊,故號有熊氏。長於姬水,又以姬為姓。”軒轅丘在今新鄭境內,有熊即今新鄭一帶。
相傳黃帝有兩個兒子繼承了他的姓氏,其後繁衍下來,並從姬姓又衍分出198個姓氏。現代姬姓人口並不太多,鄭州地區各郊縣雖然都有分佈,但數量很少。

高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高姓最早出現在上古黃帝時期,中國最早系統記載姓氏來源的典籍《世本》載:“黃帝臣高元作官室。”《竹書紀年》說:黃帝“居有熊”。有熊,即今鄭州新鄭。這說明最早的高姓在鄭州。春秋時期,齊太公呂尚(薑子牙)的六世孫齊文公呂赤有個兒子被封于高(今登封南),

稱為公子高,其後代即以先人封邑為姓,姓高。其後高姓不斷發展,成為中國的大姓,當今排為第15大姓。在中國歷史上,高姓稱帝為王者有14人,傑出人才代有傳人,如齊國上卿高、孔子的弟子高、唐朝大詩人高適、宋朝大將高懷德、元朝畫家高克恭、明朝大臣高拱、清朝文學家高鶚等。高姓人主要為漢族,但在歷次民族大融合中也融入了少數民族,
全國10多個少數民族中有高姓。鄭州的高姓亦是大姓,各縣(市)區都有,在滎陽、新鄭、登封、中牟等地均排在前幾位。

韓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韓氏源出姬姓,系以國為氏。其起源主要有四支,其一是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韓國都新鄭(即現鄭州市所轄的新鄭市),西元前230年亡于秦國,原韓國王族以國名“韓”為姓氏。韓姓分佈全國各地,現為居全國姓氏第25位的大姓。

歷代韓姓人才眾多,戰國有法家代表人物韓非、西漢有名將韓信、唐朝有著名文學家韓愈、南宋有愛國將領韓世忠和清朝人五經博士韓九齡,現當代還有韓複榘、韓念龍等等。鄭州各地都有韓姓。

何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何氏其中一支始于戰國末年,是由韓轉音而成何氏。戰國時韓都于新鄭,西元前230年,韓被秦國滅掉,王族子孫以國為氏姓韓,其中一支逃至江淮一帶,當地人口音把“韓”讀作“何”,

後來又從讀音誤寫成“何”,於是就演變成何姓。但據《雙坑系譜概略》稱,是因這支韓姓人懼怕秦始皇的暴虐,“乃改韓為何”。由韓姓轉化而來的這一支何氏不斷繁衍壯大,目前國內及海外的大部分何氏都是這一支的後代。何氏人口以漢族為主,鮮卑族、瑤族、吐谷渾族、達斡爾族、壯族等少數民族中也有何姓。現代中國100大姓中何姓排在第17位。鄭州各地也有不少數量的何姓人口。

郭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據《抱樸子》載:“禹乘二龍,郭支為禦”。這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郭姓。夏都陽城,即今登封境內。周代初年,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東虢,地在今鄭州滎陽東北。後東虢被鄭國吞併,因虢、郭音同,其後多為郭姓。由此可見,鄭州地區是郭姓的主要發源地。其後遷徙各地發展成郭姓大族,成為中國大姓之一,在中國100大姓中名列第18位。歷代著名人物有東晉文學家郭璞,為中興唐室起了決定性作用而被封為汾陽郡王的郭子儀,建國稱帝的後周太祖郭威,元朝天文學家、水利學家和數學家郭守敬,元末紅巾軍起義首領郭子興,現代的郭沫若、郭小川、郭隆真等等。鄭州郭姓亦是大姓之一,新鄭、中牟、登封、新密、滎陽等地都有一定數量的郭姓人口。

鄭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天下鄭氏出滎陽”,鄭氏源出鄭州滎陽,與周朝姬姓同源。《史記·鄭世家》記載: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封同父異母少弟姬友(諡號桓公)于咸林(今陝西華縣),為鄭國。後桓公到虢、鄶之間的京(今鄭州滎陽京襄村)居住下來。並很快滅掉虢、鄶,將周圍8個子男國納入自己的版圖,興建鄭國,定京為都城。後又先後把都城遷到鄶國故地(今新密市東南)、昔黃帝都有熊的地方(今新鄭)。西元前375年鄭為韓所滅,鄭氏公卿宗族紛紛外遷。周顯王三十七年(前332),按照“滅國不滅祀”的慣例,封鄭康公之孫據公于囂山(即滎陽之三皇山)之陽,稱踐土君,一稱囂陽君,守祭鄭武公之陵。其後裔遂以國為姓,鄭氏自此始。鄭氏傳至27世鄭奇,出任河南太守,舉族回遷滎陽,世代繁衍,發展到“天下鄭氏出滎陽”,這便是當今海內外鄭氏門前皆書“滎陽衍派”,廳堂內皆懸“滎陽堂”匾額的由來。歷代鄭氏名人數不勝數,據《二十五史》立傳人物的初步統計,鄭氏族望入閣拜相,外放巡撫,敕封三公三師,欽任天官,或有文學造詣的人物達443人,鄭子產鑄刑書、修鄭國渠、鄭樵著《通志》、鄭成功收復臺灣、鄭和三下西洋都是婦孺皆知的人物故事。迄今全國各省、市、縣基本都有鄭氏蹤跡,人數約在1000萬以上。在臺灣鄭氏為全島第12大姓,約有50萬人左右,由於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巨大影響,臺灣的鄭氏宗親會又被稱為“國姓會”。海外華人中鄭氏人口亦有數萬人。

馮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馮姓起源較早,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形成。據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載:“馮氏,《世本》雲歸姓鄭大夫馮簡子之後。”馮簡子為春秋時鄭國大夫。鄭國是西周宣王弟鄭桓公的封國,初都於今陝西華縣,西周末年東遷於今鄭州境內,在京(今鄭州滎陽)興國,先後都於京和今新密、新鄭。所以說,在鄭州境內形成的馮簡子後人這一枝馮姓,為歷史上的第一支馮姓人。西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魏國王族的一支被封于馮城(今鄭州滎陽市西),其後人遂以封地為姓,這一支馮姓亦形成於鄭州境內。馮姓形成以來,遷徙發展,繁衍壯大,在各地形成諸多望族,成為中國大姓之一,位居中國100大姓的第27位。馮氏自古多英傑,歷史上有二人稱王,封侯、為將為相者及名流學儒不計其數。近現代馮氏名人主要有抗日愛國將領馮玉祥,進步女作家馮鏗,著名哲學家、史學家馮友蘭、馮沅君兄妹等等。鄭州各縣(市)區都有馮姓。

夏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夏是以國號為氏形成的姓,唐人林寶《元和姓纂》說:“夏後氏之後,以國為姓”。據《史記·夏本記》載:禹帶領百姓治理洪水、發展生產,取得卓著功績,得到眾多部落首領的擁戴,帝舜將帝位禪讓于禹。禹國號為夏後,死後其子啟繼位,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都陽城(今鄭州登封告成鎮),後世夏王又都斟(今鄭州鞏義市境內)等,夏亡後,夏王族以國號為氏,成夏姓,是夏姓中重要的一支。由於夏得姓較早,歷史上出現很多名人,如明末民族英雄夏完淳,現代作家、出版家夏丐尊,革命家、共產黨人夏明翰、夏曦,當代考古學家夏鼐等等。現代中國夏姓仍為大姓,排在100大姓的第55位。鄭州各地都有夏姓。

熊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熊姓是一個很古老的姓氏,出自黃帝有熊氏之後,起源于鄭州新鄭。史載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居軒轅之丘,國于有熊(今鄭州新鄭),故稱有熊氏。有熊氏是黃帝族的族號,其後代以族號為姓氏,遂有熊姓。熊姓人口陸續遷居各地,逐漸在湖北江陵、江西南昌、福建建安等地形成望族。到清朝,熊姓已散居全國各地,並融入了苗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熊姓在歷代都出現了很多重要著名人物,當代著名數學家熊慶來不僅在中國數學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還發現與培養了華羅庚等一批優秀數學人才。熊姓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排名第68位,鄭州熊姓分佈也較普遍,各縣(市)、區都有熊姓人口,但數量不是很多。

侯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侯姓是一個歷史悠久、源頭眾多的姓氏,據考證,一支源出姬姓,一支源出春秋鄭國大夫侯宣多、侯羽。宋人王應麟的《姓氏急就篇》記載:“侯氏,鄭大夫侯宣多、侯羽之後也。”由此看,鄭州是侯氏的一個重要起源地。侯氏的歷史名人很多,在二十四史中被單獨列傳者有57位,《中國人名大辭典》收有清末以前的侯姓名人121個。現代侯姓名人以相聲表演藝術大師侯寶林最為著名。侯氏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名列第82位,鄭州各地均有侯姓人口分佈。

龍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龍姓起源大致有四,最早源出黃帝有熊氏,據清人張澍《姓氏尋源》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有熊即今鄭州新鄭,可見最早的一支龍姓出自鄭州的新鄭。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龍姓成為中國的大姓之一,分居全國各地,其中不僅有漢族,還有布依族、水族、苗族、哈尼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名列第85位。鄭州各地雖有龍姓分佈,但數量很少。

段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段姓源出春秋時期鄭國的叔段。鄭武公姬掘突在中原建立新的鄭國,初都滎陽(京),遷都密縣,又定都新鄭。武公卒,其長子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莊公封弟弟叔段于京(今滎陽京襄村),號京城大叔。叔段謀奪政權,被莊公擊敗而亡命於共,又稱共叔段。他的後代子孫有的以他的名字為姓氏,是謂段氏,《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段氏出自姬姓。鄭武公子共叔段,其孫以王父字為氏。”其後在少數民族中也出現了段氏。大約于秦代段氏開始向外播遷,經過2000多年,段氏已相當廣泛地分佈于大江南北的許多地方。在中國歷史上,段姓有兩人稱王,還在今雲南建立大理國。古代的段姓人物,最值得稱道的是為民族團結做出突出貢獻的段會宗和治學卓有成就的段玉裁。近現代段姓較有影響的人物多在軍政方面,如北洋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等。段姓亦是中國大姓,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排名第87位。鄭州的段姓分佈普遍,各縣(市)、區都有段姓人口。滎陽段姓亦為大姓,在轄區內287個漢族姓氏中排49位,共428戶,比較集中地分佈在北邙鄉、高村鄉、廣武鎮以及城關鄉、崔廟鎮、峽窩鎮等地。

京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京氏以封地為姓氏,來自京城大叔之後。春秋時鄭武公幼子叔段封于京(今鄭州滎陽京襄城村),稱京叔段,又稱京城大叔,其後人有以其封地為氏者,遂有京姓。後來有一些京姓支派為避追捕、仇殺改為其它姓氏,如經姓。所以京姓人口不多,直到現在全國姓京的數量還很有限。鄭州只在登封、中牟有少量的京姓之人。

經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經姓出自京氏。(參見京氏條)漢代有音樂家京房,漢元帝時死於獄中,其後人為避仇殺,改京姓為經姓。經姓人口不多,鄭州地區只有鞏義市有經姓。

方雷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此姓氏源自古諸侯方雷氏,相傳方雷氏是炎帝九世孫,因協助黃帝伐蚩尤有功,被黃帝封于方山,建立諸侯國。據有關古籍記載,古代名“方山”者大約有20處,而最早被稱作“方山”的是位於鄭州西南登封境內的嵩山,因方雷氏在上古黃帝時“以功封方山”,黃帝的活動區域主要在嵩山一帶,應該說方山即是嵩山。方雷氏的子孫以國為氏,就是方雷氏,後又分為兩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所以後來就不見複姓方雷了。

方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方姓最早出自黃帝時期,《莊子》載,黃帝有臣叫方明,為黃帝駕馭馬車,在“七聖”之列,這是最早的方姓。《世本》及《風俗通義》則說方氏是“方雷氏之後”,方雷氏相傳為炎帝神農氏的九世孫,因戰功被黃帝封于方山,其子孫有的以地名為氏,就是方氏。以國為氏者是方雷氏,後又分出一支姓方。(見“方雷氏”條)所以說,方氏起源於鄭州的嵩山一帶。方姓在宋人編的《百家姓》中名列第56位,在當今中國最常見的100大姓中,居第62位,也是中國姓氏中的一個大姓,遍居全國各地。在中國古代史上,方姓多文人學士和節孝義士,現代方姓最著名的人物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方志敏。鄭州方姓分佈普遍,各縣(市)區都有。

雷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宋人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雲:雷氏“出自古諸侯方雷氏之後,以國為氏,後單姓雷。”由此可知雷姓與方姓同出一源,都是方雷氏的後裔(見“方雷氏”條)。另據劉恕《外紀》說:“黃帝命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脈。”《素問·著至教論》也說:“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相傳黃帝有大臣雷公,精通醫術,曾與黃帝討論醫學理論。可見黃帝時已有雷姓。雷姓是中國姓氏中的大姓,不僅漢族中有雷姓,很多少數民族中都有雷姓,如羌族、苗族、瑤族、彝族、侗族、佘族、壯族、黎族、布依族等。在《百家姓》中排第69位,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居第88位。鄭州的雷姓亦為大姓,各縣(市)區都有一定數量的雷姓人口。

常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常姓最早源自黃帝的兩位臣子常先和常儀。《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史記·曆書·索引》:“按:《系本》及《律曆志》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帝王世紀》雲:“帝有四妃,……次妃訾氏女,曰常儀,生帝摯。”常先、常儀應是常姓始祖之一。常姓是中國人口較多姓氏之一,在100大姓中名列第94位。歷史上常姓不乏名人,且多有建樹,當代河南愛國藝人、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即鄭州鞏義市人。鄭州常姓分佈亦很普遍,各縣(市)區都有常姓人口。

遊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將遊姓列入“以字為氏”之類,說:“游氏,姬姓,鄭穆公之子公子偃,字子遊,其後以王父字為氏。”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子游的兒子叫公孫蠆,公孫蠆有兩個兒子,叫眅和吉,史書稱他們為“游眅”、“游吉”,遊姓即始自他二人,他們以祖父的字為氏而有了遊姓。游吉字太叔,鄭國正卿,是繼名相子產而執掌鄭國國政的人。游目反有個兒子叫子楚,也曾任鄭國大夫。由此可知,遊是源出鄭州的姓氏。遊姓在《百家姓》中被排在第401位,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名列第36位,人數還是很多的。宋、明兩代有不少人被正史單獨立傳,如北宋學者游酢,南宋時官至丞相的游似。現代有古典文學家游國恩等。

翁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翁是始自鄭州登封的姓,清人張澍《姓氏尋源》說:“夏後啟時有翁難乙,是翁姓之始。”夏後啟是夏禹的兒子,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的創建者,都城在陽城,即今登封告成鎮。翁姓歷代播遷繁衍,分佈較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在《百家姓》中排為第200位。翁姓人歷代載入史冊者有很多,如西漢富豪翁伯,唐朝詩人翁洮,宋朝詩人翁行,明朝官至兵部尚書的翁大立,清朝皇帝光緒的老師、維新變法代表人物之一的翁同龢。鄭州翁姓人很少,僅中牟、新密和鄭州市內有翁姓。

鞏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鞏氏來源於姬姓,周朝有卿士簡公,原為甸內侯,後又封于鞏(今鄭州鞏義市),世稱鞏簡公。其後人有以祖上食邑地為姓,成鞏姓。鞏姓世代繁衍生息,在大陸分佈比較廣泛,名人如明朝航海家、與鄭和下西洋的鞏珍。在鄭州,鞏姓人口雖然數量不多,但分佈普遍,幾乎各縣(市)區都有鞏姓人。

榮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榮是以食邑、封地為氏的姓,其源有二:西周時,周文王原大夫夷公,因其先人曾食采于榮邑(今鄭州鞏義市),故稱榮夷公,其後裔遂姓榮氏。其二,周成王時,有卿士封于榮,為伯爵,稱榮伯,其後也為榮姓,由此看,這兩支榮姓皆源出今鞏義市。中國歷代均有榮姓名人,如現代實業家榮宗敬、榮德生,工商界名士榮毅仁等,現鞏義市東北有榮堖村,村中多榮姓。鄭州榮氏人很少,僅在鞏義、滎陽、登封、中牟等地有榮氏人口分佈。

滎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滎姓來源有二,皆出自滎陽地域。一支出自地名,戰國時韓國有滎陽邑(今河南滎陽),居者以邑命姓,成滎姓(漢《劉寬碑》)。一支出自水名,古有滎澤,也作滎波(在今鄭州市古滎鄉),有以水名取姓者,為滎姓。滎姓雖然起源很早,發展並不興旺,現在中國滎氏人數量不多,鄭州同全國一樣,滎氏人極少,僅在新密市發現有少量滎氏人。

禹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禹姓源出有二,其中一支是夏禹王的後裔,以其先王名為氏,遂有禹姓。夏禹都陽城,即今登封市告成鎮,所以這一支禹姓源出登封。禹姓名人有清朝著名畫家禹之鼎,近代民主革命家禹之謨等。禹姓人口在鄭州分佈也較普遍。

密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密姓中重要的一支源出姬姓,周初,周王室同姓貴族姬康公封國密地(即今鄭州新密市東南),又稱密康公。其後代子孫以其封地為姓,遂有密姓。在幾千年的歷史變遷中,由於一些不可知的原因,密姓並未發展起來,鄭州境內尚未發現有密姓者。

王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王姓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八位,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位居第二。王姓來源複雜,支派眾多,其中一支源出登封嵩山。東周靈王的太子名晉,時稱太子晉,又稱王子晉、王子僑、王喬,約生活於西元前6世紀中葉。他在周靈王初年被立為太子,後因忤逆之罪廢為庶人。被廢後主要活動在登封嵩山一帶,才識過人,聲名遠布。嵩山現有太子溝,其中存太子廟、太子腳窩、子晉峰等遺跡,嵩山北麓緱氏山有唐朝武則天於699年立制禦書的《升仙太子碑》。太子晉死後其後人以王為姓,並逐漸遷往各地,近年有不少海外王氏宗親到嵩山尋根祭祖。中國歷代王姓名人不絕于史,這些名人中包括帝王將相、學子名臣及各行各業的人,其中不乏名垂千古的英傑,如古代的王翦、王匡、王鳳、王昭君、王充、王羲之、王獻之、王之渙、王維、王昌齡、王安石、王實甫、王夫之、王國維,現當代的王稼祥、王若飛、王進喜等。

許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許姓始祖是上古隱逸名士、鄭州十大歷史名人——許由。許由,姜姓,陽城槐裡(今登封箕山南槐裡村)人,生於4000多年前的帝堯時代。堯發現許由是高潔賢士,要把帝位讓與他,許由推辭不受,到潁水之濱去種田。後來堯又請他做九州長官,他認為這話汙了耳朵,就用潁水(潁水源于登封少室山)洗耳,從此在箕山隱居種田。許由死後葬在箕山,所以箕山也稱許由山。箕山現有許由塚、許由寨、許由洗耳泉、許由廟等10多處文物遺跡。許由死後其後人以其名為姓,許姓由此發展起來。現世界各地的許姓人口約800萬,在《百家姓》中排第20位,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位居第35位,在臺灣排第11位。日本、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香港、臺灣等地都有許氏宗親會,1989~2000年各地許氏宗親會多次到箕山潁水尋根祭祖。許姓人才輩出,在《中國人名大辭典》中,有331名許姓人被專門列條介紹,如春秋時期的許穆夫人、東漢水利專家許揚、創編中國第一部大字典《說文解字》的文字學家許慎、人才學家許劭、元代教育家許衡,當代的許世友、許光達、許廣平等。

索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索氏來源有三,其中一支源出今滎陽。春秋時鄭國有索城(今滎陽市境),居者以邑名為姓,遂成索姓。索姓雖然出現很早,但一直是個很稀少的姓,歷史上比較著名的人物有西晉書法家索靖等。當代鄭州境內,只有登封、新密、鄭州市區等地有極少量的索姓人口。

郭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據《抱樸子》載:“禹乘二龍,郭支為禦”。這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郭姓。夏都陽城,即今登封境內。周代初年,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東虢,地在今鄭州滎陽東北。後東虢被鄭國吞併,因虢、郭音同,其後多為郭姓。由此可見,鄭州地區是郭姓的主要發源地。其後遷徙各地發展成郭姓大族,成為中國大姓之一,在中國100大姓中名列第18位。歷代著名人物有東晉文學家郭璞,為中興唐室起了決定性作用而被封為汾陽郡王的郭子儀,建國稱帝的後周太祖郭威,元朝天文學家、水利學家和數學家郭守敬,元末紅巾軍起義首領郭子興,現代的郭沫若、郭小川、郭隆真等等。鄭州郭姓亦是大姓之一,新鄭、中牟、登封、新密、滎陽等地都有一定數量的郭姓人口。

鄭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天下鄭氏出滎陽”,鄭氏源出鄭州滎陽,與周朝姬姓同源。《史記·鄭世家》記載: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封同父異母少弟姬友(諡號桓公)于咸林(今陝西華縣),為鄭國。後桓公到虢、鄶之間的京(今鄭州滎陽京襄村)居住下來。並很快滅掉虢、鄶,將周圍8個子男國納入自己的版圖,興建鄭國,定京為都城。後又先後把都城遷到鄶國故地(今新密市東南)、昔黃帝都有熊的地方(今新鄭)。西元前375年鄭為韓所滅,鄭氏公卿宗族紛紛外遷。周顯王三十七年(前332),按照“滅國不滅祀”的慣例,封鄭康公之孫據公于囂山(即滎陽之三皇山)之陽,稱踐土君,一稱囂陽君,守祭鄭武公之陵。其後裔遂以國為姓,鄭氏自此始。鄭氏傳至27世鄭奇,出任河南太守,舉族回遷滎陽,世代繁衍,發展到“天下鄭氏出滎陽”,這便是當今海內外鄭氏門前皆書“滎陽衍派”,廳堂內皆懸“滎陽堂”匾額的由來。歷代鄭氏名人數不勝數,據《二十五史》立傳人物的初步統計,鄭氏族望入閣拜相,外放巡撫,敕封三公三師,欽任天官,或有文學造詣的人物達443人,鄭子產鑄刑書、修鄭國渠、鄭樵著《通志》、鄭成功收復臺灣、鄭和三下西洋都是婦孺皆知的人物故事。迄今全國各省、市、縣基本都有鄭氏蹤跡,人數約在1000萬以上。在臺灣鄭氏為全島第12大姓,約有50萬人左右,由於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巨大影響,臺灣的鄭氏宗親會又被稱為“國姓會”。海外華人中鄭氏人口亦有數萬人。

馮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馮姓起源較早,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形成。據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載:“馮氏,《世本》雲歸姓鄭大夫馮簡子之後。”馮簡子為春秋時鄭國大夫。鄭國是西周宣王弟鄭桓公的封國,初都於今陝西華縣,西周末年東遷於今鄭州境內,在京(今鄭州滎陽)興國,先後都於京和今新密、新鄭。所以說,在鄭州境內形成的馮簡子後人這一枝馮姓,為歷史上的第一支馮姓人。西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魏國王族的一支被封于馮城(今鄭州滎陽市西),其後人遂以封地為姓,這一支馮姓亦形成於鄭州境內。馮姓形成以來,遷徙發展,繁衍壯大,在各地形成諸多望族,成為中國大姓之一,位居中國100大姓的第27位。馮氏自古多英傑,歷史上有二人稱王,封侯、為將為相者及名流學儒不計其數。近現代馮氏名人主要有抗日愛國將領馮玉祥,進步女作家馮鏗,著名哲學家、史學家馮友蘭、馮沅君兄妹等等。鄭州各縣(市)區都有馮姓。

夏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夏是以國號為氏形成的姓,唐人林寶《元和姓纂》說:“夏後氏之後,以國為姓”。據《史記·夏本記》載:禹帶領百姓治理洪水、發展生產,取得卓著功績,得到眾多部落首領的擁戴,帝舜將帝位禪讓于禹。禹國號為夏後,死後其子啟繼位,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都陽城(今鄭州登封告成鎮),後世夏王又都斟(今鄭州鞏義市境內)等,夏亡後,夏王族以國號為氏,成夏姓,是夏姓中重要的一支。由於夏得姓較早,歷史上出現很多名人,如明末民族英雄夏完淳,現代作家、出版家夏丐尊,革命家、共產黨人夏明翰、夏曦,當代考古學家夏鼐等等。現代中國夏姓仍為大姓,排在100大姓的第55位。鄭州各地都有夏姓。

熊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熊姓是一個很古老的姓氏,出自黃帝有熊氏之後,起源于鄭州新鄭。史載黃帝生於壽丘,長於姬水,居軒轅之丘,國于有熊(今鄭州新鄭),故稱有熊氏。有熊氏是黃帝族的族號,其後代以族號為姓氏,遂有熊姓。熊姓人口陸續遷居各地,逐漸在湖北江陵、江西南昌、福建建安等地形成望族。到清朝,熊姓已散居全國各地,並融入了苗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熊姓在歷代都出現了很多重要著名人物,當代著名數學家熊慶來不僅在中國數學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還發現與培養了華羅庚等一批優秀數學人才。熊姓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排名第68位,鄭州熊姓分佈也較普遍,各縣(市)、區都有熊姓人口,但數量不是很多。

侯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侯姓是一個歷史悠久、源頭眾多的姓氏,據考證,一支源出姬姓,一支源出春秋鄭國大夫侯宣多、侯羽。宋人王應麟的《姓氏急就篇》記載:“侯氏,鄭大夫侯宣多、侯羽之後也。”由此看,鄭州是侯氏的一個重要起源地。侯氏的歷史名人很多,在二十四史中被單獨列傳者有57位,《中國人名大辭典》收有清末以前的侯姓名人121個。現代侯姓名人以相聲表演藝術大師侯寶林最為著名。侯氏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名列第82位,鄭州各地均有侯姓人口分佈。

龍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龍姓起源大致有四,最早源出黃帝有熊氏,據清人張澍《姓氏尋源》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有熊即今鄭州新鄭,可見最早的一支龍姓出自鄭州的新鄭。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龍姓成為中國的大姓之一,分居全國各地,其中不僅有漢族,還有布依族、水族、苗族、哈尼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名列第85位。鄭州各地雖有龍姓分佈,但數量很少。

段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段姓源出春秋時期鄭國的叔段。鄭武公姬掘突在中原建立新的鄭國,初都滎陽(京),遷都密縣,又定都新鄭。武公卒,其長子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莊公封弟弟叔段于京(今滎陽京襄村),號京城大叔。叔段謀奪政權,被莊公擊敗而亡命於共,又稱共叔段。他的後代子孫有的以他的名字為姓氏,是謂段氏,《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段氏出自姬姓。鄭武公子共叔段,其孫以王父字為氏。”其後在少數民族中也出現了段氏。大約于秦代段氏開始向外播遷,經過2000多年,段氏已相當廣泛地分佈于大江南北的許多地方。在中國歷史上,段姓有兩人稱王,還在今雲南建立大理國。古代的段姓人物,最值得稱道的是為民族團結做出突出貢獻的段會宗和治學卓有成就的段玉裁。近現代段姓較有影響的人物多在軍政方面,如北洋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等。段姓亦是中國大姓,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排名第87位。鄭州的段姓分佈普遍,各縣(市)、區都有段姓人口。滎陽段姓亦為大姓,在轄區內287個漢族姓氏中排49位,共428戶,比較集中地分佈在北邙鄉、高村鄉、廣武鎮以及城關鄉、崔廟鎮、峽窩鎮等地。

京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京氏以封地為姓氏,來自京城大叔之後。春秋時鄭武公幼子叔段封于京(今鄭州滎陽京襄城村),稱京叔段,又稱京城大叔,其後人有以其封地為氏者,遂有京姓。後來有一些京姓支派為避追捕、仇殺改為其它姓氏,如經姓。所以京姓人口不多,直到現在全國姓京的數量還很有限。鄭州只在登封、中牟有少量的京姓之人。

經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經姓出自京氏。(參見京氏條)漢代有音樂家京房,漢元帝時死於獄中,其後人為避仇殺,改京姓為經姓。經姓人口不多,鄭州地區只有鞏義市有經姓。

方雷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此姓氏源自古諸侯方雷氏,相傳方雷氏是炎帝九世孫,因協助黃帝伐蚩尤有功,被黃帝封于方山,建立諸侯國。據有關古籍記載,古代名“方山”者大約有20處,而最早被稱作“方山”的是位於鄭州西南登封境內的嵩山,因方雷氏在上古黃帝時“以功封方山”,黃帝的活動區域主要在嵩山一帶,應該說方山即是嵩山。方雷氏的子孫以國為氏,就是方雷氏,後又分為兩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所以後來就不見複姓方雷了。

方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方姓最早出自黃帝時期,《莊子》載,黃帝有臣叫方明,為黃帝駕馭馬車,在“七聖”之列,這是最早的方姓。《世本》及《風俗通義》則說方氏是“方雷氏之後”,方雷氏相傳為炎帝神農氏的九世孫,因戰功被黃帝封于方山,其子孫有的以地名為氏,就是方氏。以國為氏者是方雷氏,後又分出一支姓方。(見“方雷氏”條)所以說,方氏起源於鄭州的嵩山一帶。方姓在宋人編的《百家姓》中名列第56位,在當今中國最常見的100大姓中,居第62位,也是中國姓氏中的一個大姓,遍居全國各地。在中國古代史上,方姓多文人學士和節孝義士,現代方姓最著名的人物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方志敏。鄭州方姓分佈普遍,各縣(市)區都有。

雷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宋人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雲:雷氏“出自古諸侯方雷氏之後,以國為氏,後單姓雷。”由此可知雷姓與方姓同出一源,都是方雷氏的後裔(見“方雷氏”條)。另據劉恕《外紀》說:“黃帝命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脈。”《素問·著至教論》也說:“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相傳黃帝有大臣雷公,精通醫術,曾與黃帝討論醫學理論。可見黃帝時已有雷姓。雷姓是中國姓氏中的大姓,不僅漢族中有雷姓,很多少數民族中都有雷姓,如羌族、苗族、瑤族、彝族、侗族、佘族、壯族、黎族、布依族等。在《百家姓》中排第69位,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居第88位。鄭州的雷姓亦為大姓,各縣(市)區都有一定數量的雷姓人口。

常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常姓最早源自黃帝的兩位臣子常先和常儀。《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舉風後、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史記·曆書·索引》:“按:《系本》及《律曆志》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帝王世紀》雲:“帝有四妃,……次妃訾氏女,曰常儀,生帝摯。”常先、常儀應是常姓始祖之一。常姓是中國人口較多姓氏之一,在100大姓中名列第94位。歷史上常姓不乏名人,且多有建樹,當代河南愛國藝人、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即鄭州鞏義市人。鄭州常姓分佈亦很普遍,各縣(市)區都有常姓人口。

遊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將遊姓列入“以字為氏”之類,說:“游氏,姬姓,鄭穆公之子公子偃,字子遊,其後以王父字為氏。”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子游的兒子叫公孫蠆,公孫蠆有兩個兒子,叫眅和吉,史書稱他們為“游眅”、“游吉”,遊姓即始自他二人,他們以祖父的字為氏而有了遊姓。游吉字太叔,鄭國正卿,是繼名相子產而執掌鄭國國政的人。游目反有個兒子叫子楚,也曾任鄭國大夫。由此可知,遊是源出鄭州的姓氏。遊姓在《百家姓》中被排在第401位,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名列第36位,人數還是很多的。宋、明兩代有不少人被正史單獨立傳,如北宋學者游酢,南宋時官至丞相的游似。現代有古典文學家游國恩等。

翁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翁是始自鄭州登封的姓,清人張澍《姓氏尋源》說:“夏後啟時有翁難乙,是翁姓之始。”夏後啟是夏禹的兒子,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的創建者,都城在陽城,即今登封告成鎮。翁姓歷代播遷繁衍,分佈較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在《百家姓》中排為第200位。翁姓人歷代載入史冊者有很多,如西漢富豪翁伯,唐朝詩人翁洮,宋朝詩人翁行,明朝官至兵部尚書的翁大立,清朝皇帝光緒的老師、維新變法代表人物之一的翁同龢。鄭州翁姓人很少,僅中牟、新密和鄭州市內有翁姓。

鞏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鞏氏來源於姬姓,周朝有卿士簡公,原為甸內侯,後又封于鞏(今鄭州鞏義市),世稱鞏簡公。其後人有以祖上食邑地為姓,成鞏姓。鞏姓世代繁衍生息,在大陸分佈比較廣泛,名人如明朝航海家、與鄭和下西洋的鞏珍。在鄭州,鞏姓人口雖然數量不多,但分佈普遍,幾乎各縣(市)區都有鞏姓人。

榮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榮是以食邑、封地為氏的姓,其源有二:西周時,周文王原大夫夷公,因其先人曾食采于榮邑(今鄭州鞏義市),故稱榮夷公,其後裔遂姓榮氏。其二,周成王時,有卿士封于榮,為伯爵,稱榮伯,其後也為榮姓,由此看,這兩支榮姓皆源出今鞏義市。中國歷代均有榮姓名人,如現代實業家榮宗敬、榮德生,工商界名士榮毅仁等,現鞏義市東北有榮堖村,村中多榮姓。鄭州榮氏人很少,僅在鞏義、滎陽、登封、中牟等地有榮氏人口分佈。

滎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滎姓來源有二,皆出自滎陽地域。一支出自地名,戰國時韓國有滎陽邑(今河南滎陽),居者以邑命姓,成滎姓(漢《劉寬碑》)。一支出自水名,古有滎澤,也作滎波(在今鄭州市古滎鄉),有以水名取姓者,為滎姓。滎姓雖然起源很早,發展並不興旺,現在中國滎氏人數量不多,鄭州同全國一樣,滎氏人極少,僅在新密市發現有少量滎氏人。

禹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禹姓源出有二,其中一支是夏禹王的後裔,以其先王名為氏,遂有禹姓。夏禹都陽城,即今登封市告成鎮,所以這一支禹姓源出登封。禹姓名人有清朝著名畫家禹之鼎,近代民主革命家禹之謨等。禹姓人口在鄭州分佈也較普遍。

密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密姓中重要的一支源出姬姓,周初,周王室同姓貴族姬康公封國密地(即今鄭州新密市東南),又稱密康公。其後代子孫以其封地為姓,遂有密姓。在幾千年的歷史變遷中,由於一些不可知的原因,密姓並未發展起來,鄭州境內尚未發現有密姓者。

王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王姓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八位,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位居第二。王姓來源複雜,支派眾多,其中一支源出登封嵩山。東周靈王的太子名晉,時稱太子晉,又稱王子晉、王子僑、王喬,約生活於西元前6世紀中葉。他在周靈王初年被立為太子,後因忤逆之罪廢為庶人。被廢後主要活動在登封嵩山一帶,才識過人,聲名遠布。嵩山現有太子溝,其中存太子廟、太子腳窩、子晉峰等遺跡,嵩山北麓緱氏山有唐朝武則天於699年立制禦書的《升仙太子碑》。太子晉死後其後人以王為姓,並逐漸遷往各地,近年有不少海外王氏宗親到嵩山尋根祭祖。中國歷代王姓名人不絕于史,這些名人中包括帝王將相、學子名臣及各行各業的人,其中不乏名垂千古的英傑,如古代的王翦、王匡、王鳳、王昭君、王充、王羲之、王獻之、王之渙、王維、王昌齡、王安石、王實甫、王夫之、王國維,現當代的王稼祥、王若飛、王進喜等。

許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許姓始祖是上古隱逸名士、鄭州十大歷史名人——許由。許由,姜姓,陽城槐裡(今登封箕山南槐裡村)人,生於4000多年前的帝堯時代。堯發現許由是高潔賢士,要把帝位讓與他,許由推辭不受,到潁水之濱去種田。後來堯又請他做九州長官,他認為這話汙了耳朵,就用潁水(潁水源于登封少室山)洗耳,從此在箕山隱居種田。許由死後葬在箕山,所以箕山也稱許由山。箕山現有許由塚、許由寨、許由洗耳泉、許由廟等10多處文物遺跡。許由死後其後人以其名為姓,許姓由此發展起來。現世界各地的許姓人口約800萬,在《百家姓》中排第20位,在當今中國100大姓中位居第35位,在臺灣排第11位。日本、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香港、臺灣等地都有許氏宗親會,1989~2000年各地許氏宗親會多次到箕山潁水尋根祭祖。許姓人才輩出,在《中國人名大辭典》中,有331名許姓人被專門列條介紹,如春秋時期的許穆夫人、東漢水利專家許揚、創編中國第一部大字典《說文解字》的文字學家許慎、人才學家許劭、元代教育家許衡,當代的許世友、許光達、許廣平等。

索氏

源出鄭州的姓氏。索氏來源有三,其中一支源出今滎陽。春秋時鄭國有索城(今滎陽市境),居者以邑名為姓,遂成索姓。索姓雖然出現很早,但一直是個很稀少的姓,歷史上比較著名的人物有西晉書法家索靖等。當代鄭州境內,只有登封、新密、鄭州市區等地有極少量的索姓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