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球博研侯梅新教授談企業家的人文修養,深耕人文涵養企業聚合力

圖片說明:全球博研教育人文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廣東人文學會創始人侯梅新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我上學的年代,有句話很流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雖然對文科感興趣,還是報考了理工科大學。出來社會才發現,跟人打交道遠比跟機器打交道重要得多。比如跟人打交道需要人文修養,用不著數理化。後來在老書記任仲夷支持下,我參與創辦了廣東人文學會。致力於推廣人文學科在現實社會中的應用”。
今天,我要分享一下我對《企業家的人文修養》的認識和看法。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易萍

博研教育人文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廣東人文學會創始人侯梅新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我上學的年代,有句話很流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雖然對文科感興趣,還是報考了理工科大學。出來社會才發現,跟人打交道遠比跟機器打交道重要得多。比如跟人打交道需要人文修養,

用不著數理化。後來在老書記任仲夷支持下,我參與創辦了廣東人文學會。致力於推廣人文學科在現實社會中的應用”。今天,我要分享一下我對《企業家的人文修養》的認識和看法。

•企業家是最容易焦慮的人群

“從創業的第一天開始就容易陷入焦慮,每天早晨一睜開眼想到的就是工資場租營業額;等企業上了規模,又要面對每天見不完的客,開不完的會,說不完的話”。

侯梅新教授舉例說,比如現在8小時工作制,員工可以8小時之外把焦慮放下,老闆是24小時工作制。員工可以找人吐槽,老闆非常孤獨,無處傾訴。又如,任正非、張朝陽都曾經瀕臨心理崩潰,他們靠什麼挺過來?靠的是使命感。

•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使命感

侯梅新教授指出,使命感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家度過難關,也可調動員工積極性。因為沒有使命感的員工,必須設計嚴密的管理制度,嚴防、死守、利誘、強逼,尤其是管理層容易表現為官僚作風、不負責任、互相扯皮,使整個公司給人感覺刻板、乏味等。但如果一旦員工的使命感被激發起來,員工熱愛工作、主動學習、精誠合作,管理者只需要充當協調人的角色就夠了。因此,有使命感的企業家,

才能激發員工的使命感,有使命感的員工才會為目標奮鬥。

•幸福來自有意義的快樂

清華大學教授彭凱平說,“幸福來自有意義的快樂”。侯梅新教授認為,使命感來自有意義。比如管理學能夠賦予意義?侯梅新教授回答說,“不能夠,只有人文才可以”。又如,美國哲學和心理學的開山鼻主威廉•詹姆士說過,“我們這個時代最有意義的發現,就是通過改變對自身的認識,就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而詹姆士說這話的時候,是處於19世紀的美國。對於這種說法和認識,早在中國2000多年以前,孔子就已經發現了這個道理。再如,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簡單地說,君子可以理解意義,小人只能看到實惠。

•怎樣尋找意義?正心、敬畏、博學、敏行

找到意義不難,找到感動自己的意義不容易,找到感動別人的意義更不容易。為此,侯梅新教授提出四個步驟:正心、敬畏、博學、敏行。

•正心。就是抑制消極思維,強化積極思維。侯梅新教授稱,正心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仁愛,把朋友當親人,把熟人當朋友,把陌生人當熟人,多換位思考。

第二方面:樂觀,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多看優點,當優點放得足夠大,缺點就無所謂了。

協力廠商面:內省,當時局動盪的時候,當個人悲傷失意的時候,不要著急表露出來,通過靜思內省來自我調適。

•敬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就是尊重自然秩序,畏大人就是尊重社會秩序,畏聖人之言就是尊重傳統價值觀。侯梅新教授建議,要承認基本秩序,不做驚世駭俗的事。比如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首富榜成為殺豬榜,不能說民營企業家有原罪,但是不得不說當中有些人缺乏敬畏。

•博學。首先,要大量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其次,要把知識歸納成體系,只有成體系的知識,才能為我所用。侯梅新教授認為,名師不是必須的,但拜名師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避免走進死胡同。

•敏行。就是要建立你自己的哲學。侯梅新教授坦言,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哲學。其次,無論經營還是投資,你都需要健全獨立人格,不跟風,找到獨特的理念,去投資符合自己理念的企業,如果找不到,就去孵化。“只有不段學習,才可以成就人生”。 侯梅新教授說。

就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而詹姆士說這話的時候,是處於19世紀的美國。對於這種說法和認識,早在中國2000多年以前,孔子就已經發現了這個道理。再如,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簡單地說,君子可以理解意義,小人只能看到實惠。

•怎樣尋找意義?正心、敬畏、博學、敏行

找到意義不難,找到感動自己的意義不容易,找到感動別人的意義更不容易。為此,侯梅新教授提出四個步驟:正心、敬畏、博學、敏行。

•正心。就是抑制消極思維,強化積極思維。侯梅新教授稱,正心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仁愛,把朋友當親人,把熟人當朋友,把陌生人當熟人,多換位思考。

第二方面:樂觀,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多看優點,當優點放得足夠大,缺點就無所謂了。

協力廠商面:內省,當時局動盪的時候,當個人悲傷失意的時候,不要著急表露出來,通過靜思內省來自我調適。

•敬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就是尊重自然秩序,畏大人就是尊重社會秩序,畏聖人之言就是尊重傳統價值觀。侯梅新教授建議,要承認基本秩序,不做驚世駭俗的事。比如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首富榜成為殺豬榜,不能說民營企業家有原罪,但是不得不說當中有些人缺乏敬畏。

•博學。首先,要大量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其次,要把知識歸納成體系,只有成體系的知識,才能為我所用。侯梅新教授認為,名師不是必須的,但拜名師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避免走進死胡同。

•敏行。就是要建立你自己的哲學。侯梅新教授坦言,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哲學。其次,無論經營還是投資,你都需要健全獨立人格,不跟風,找到獨特的理念,去投資符合自己理念的企業,如果找不到,就去孵化。“只有不段學習,才可以成就人生”。 侯梅新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