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五一口號”發佈後的中國民主同盟

中國民主同盟的前身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成立於1941年3月,在各民主黨派中是成立較早的。民盟人數多,1949年初占了各民主黨派總人數的2/3。民盟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作出重要貢獻,

後來在不參加“國大”和國民黨政府、反對偽憲的鬥爭中始終站在共產黨一邊,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也正因為如此,民盟為國民黨政府所不容,於1947年10月27日被宣佈為“非法團體”,11月6日被迫解散。當天毛澤東在修改新華社時評《蔣介石解散民盟》時加上了一段評論:“民盟之被蔣介石宣佈為非法並不能損害民盟,卻反而給了民盟以走向較之過去更為光明道路的可能性。
” 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宣佈恢復,開展活動,號召全體盟員“為徹底摧毀南京反動獨裁政府,為徹底實現民主、和平、獨立、統一的新中國而奮鬥到底”。

1948年4月30日,毛澤東主持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並於當天發佈,

提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口號第四項提出“全國勞動人民團結起來,聯合全國知識份子、自由資產階級、各民主黨派、社會賢達和其他愛國分子,鞏固和擴大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反對官僚資本主義的統一戰線,為著打倒蔣介石,建立新中國而奮鬥”。

5月1日,毛澤東寫信給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在香港主持盟務的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沈鈞儒,

信中說:“在目前形勢下,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加強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相互合作,並擬訂民主聯合政府的施政綱領,業已成為必要,時機亦已成熟”,“但欲實現這一步驟,必須先邀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代表開一個會議。在這個會議上,討論並決定上述問題。
此項會議似宜定名為政治協商會議。一切反美帝反蔣黨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均可派代表參加。不屬於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反美帝反蔣黨的某些社會賢達,亦可被邀參加此項會議”。毛澤東還在信中提議由民革、民盟、中共在當月發表三黨聯合聲明,或者“加入其他民主黨派及重要人民團體連署發表”。當天中共中央電示上海局和香港分局,準備邀請各民主黨派的代表來解放區協商召開新政協,
“會議擬由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主同盟及中共聯名發起”。

“五一口號”發佈後,得到了各民主黨派的熱烈回應。

5月5日,民盟中央常委沈鈞儒,農工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民盟中央常委章伯鈞,民革主席李濟深等致電毛澤東並轉解放區全體同胞,“南京獨裁者竊權賣國,史無前例”,“當此解放軍隊所至,漿食集於道途”,“乃讀貴黨‘五一’勞動節口號第五項:‘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適合人民時勢的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何勝欽企。除通電國內外各界暨海外僑胞共同策進完成大業外,特此奉達,即希賜教”。

自5月8日起,在香港的各民主黨派人士連續召開座談會,討論當前形勢與新政協。

沈鈞儒在發言中說:“‘五一’號召說明,中共除了以人民武裝鬥爭達成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之外,同時還在政治上鋪下了一條達成民主革命的道路……這是中共與各民主黨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表現。”

章伯鈞說:“‘五一’號召是擴大民主力量、加速爭取人民解放事業全面勝利的正確主張,與我們素來主張相符。將要召開的政協,將為國家樹立民主,為永絕戰禍實現真正和平。各民主黨派義不容辭地應作為擴大民主團結的支柱。”

民盟南方總支部代表馮裕芳說:“中國革命的領導者是中共,這是無可否認的;中國必須要實行新民主主義,這也是無可否認的。”

6月14日,民盟發表《響應中共“五一”號召致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報館暨全國同胞書》,指出中共發佈“五一口號”,主張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實現民主聯合政府,“是一切民主黨派和民主團體乃至全國人民的共同要求”。發動新政協運動的意義“在於通過這次運動來加速獨裁政權的覆滅,以為新民主中國之誕生造成前提”。

7月16日,民盟中央委員鄧初民在民盟機關刊物《光明報》發表意見,指出新政協由誰來領導召集的問題,實質上是一個革命領導權問題,他認為中國共產黨 “具備了領導中國革命的一切條件”。

7月中旬,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潘漢年將5月5日李濟深、沈鈞儒、章伯鈞等人的通電全文報告中央。

8月1日,毛澤東複電上述各民主黨派與民主人士:“諸先生贊同敝党五月一日關於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建立民主聯合政府一項主張,並熱心促其實現,極為欽佩。現在革命形勢日益開展,一切民主力量亟宜加強團結,共同奮鬥,以期早日消滅中國反動勢力,制止美帝國主義的干涉,建立獨立、自由、富強和統一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為此目的,實有召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們共同協商的必要。關於召集此項會議的時機、地點、何人召集、參加會議者的範圍以及會議應討論的問題等項,希望諸先生及全國各界民主人士共同研討,並以卓見見示。”

8月16日,《光明報》發表民盟《對於新政協共同施政綱領的意見》,並配發《展開新政協的討論》的短評。

9月,應中共中央的邀請,沈鈞儒、章伯鈞與其他民主黨派負責人一道進入東北解放區,共同籌備新政協。

10月,沈鈞儒、章伯鈞致電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表示“願竭所能,借效綿薄;今後一切,佇待明教”。

1949年1月22日,沈鈞儒、章伯鈞與其他黨派、民主人士55人聯名發表《對時局意見》的宣言,揭露蔣介石的和談要求是“企圖以政治陰謀苟延殘喘”,表示“不能苟安縱敵,使革命大業功虧一簣”,並表示“在人民解放戰爭中願在中共領導下,獻其綿薄,共策進行,以期中國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獨立、自由和幸福的新中國之早日實現”。

留滬的民盟領導人張瀾、羅隆基婉言謝絕了李宗仁、張群等人“斡旋調解”和平的請托,表示“我們站在革命的一邊,所以不能參加調人。至少也得先與我們已在解放區及在香港的代表洽商後,方可發表意見”。

3月,民盟中央臨時工作委員會在北平成立後,致書毛澤東,表示“願以至誠接受貴党領導,在新民主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中,並願與貴黨密切配合,盡其應盡之責”。這一檔明確表示民盟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3月10日周恩來代擬毛澤東複民盟中央常委沈鈞儒、章伯鈞電:“貴盟中委在平設立臨時總部,並舉兩先生為貴盟總部主持人,願與敝黨保持密切合作,無任歡迎。茲托李維漢、齊燕銘兩同志先行至平接洽,有事請與磋商為盼。”電文經毛澤東閱後發出。

5月27日上海解放,身陷危境的張瀾、羅隆基等獲救。28日張瀾、羅隆基、史良發表聲明:“中國共產黨所領導而中國各民主黨派所共同參加的人民革命,這是中國全體人民整個民族徹底翻身、徹底解放的革命。我們要切實遵行毛澤東先生所宣導的新民主主義。”

29日張瀾致電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董必武,稱:“人民解放軍渡江以來……得到如此光榮勝利,謹為諸公慶賀。……茲值戰後困難較多,如何安定,如何建設,想早在諸公運籌策劃中,瀾不久將與羅努生兄等來平聆教。”

6月1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董必武複電張瀾:對“先生及羅先生準備來平,極表歡迎”。

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列於發起單位的前三位元,代表名額同樣是16名,明顯超過其他民主黨派。

民盟中央主席張瀾在開幕式上講話,他說,革命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英明領導的結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戰鬥,和全國各民主黨派、各民主階級的民主分子奮鬥犧牲的結果”,並表示“我們要在毛主席領導之下,精誠團結,共相勉勵,以完成這個建設新中國、新社會的歷史使命”。

9月29日,會議一致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會議選舉張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章伯鈞、羅隆基為政務委員。章伯鈞任交通部部長,史良任司法部部長。沈鈞儒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上述對民盟領導人的人事安排出自毛澤東,早在1949年3月下旬,毛澤東在進北平的途中就對周恩來明確表示,對張瀾、沈鈞儒等“作過貢獻的各民主黨派領導人,應該在政府裡安排適當職務”。

綜上所述,民盟積極回應“五一口號”,為新政協的召開與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者系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南京獨裁者竊權賣國,史無前例”,“當此解放軍隊所至,漿食集於道途”,“乃讀貴黨‘五一’勞動節口號第五項:‘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適合人民時勢的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何勝欽企。除通電國內外各界暨海外僑胞共同策進完成大業外,特此奉達,即希賜教”。

自5月8日起,在香港的各民主黨派人士連續召開座談會,討論當前形勢與新政協。

沈鈞儒在發言中說:“‘五一’號召說明,中共除了以人民武裝鬥爭達成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之外,同時還在政治上鋪下了一條達成民主革命的道路……這是中共與各民主黨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表現。”

章伯鈞說:“‘五一’號召是擴大民主力量、加速爭取人民解放事業全面勝利的正確主張,與我們素來主張相符。將要召開的政協,將為國家樹立民主,為永絕戰禍實現真正和平。各民主黨派義不容辭地應作為擴大民主團結的支柱。”

民盟南方總支部代表馮裕芳說:“中國革命的領導者是中共,這是無可否認的;中國必須要實行新民主主義,這也是無可否認的。”

6月14日,民盟發表《響應中共“五一”號召致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報館暨全國同胞書》,指出中共發佈“五一口號”,主張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實現民主聯合政府,“是一切民主黨派和民主團體乃至全國人民的共同要求”。發動新政協運動的意義“在於通過這次運動來加速獨裁政權的覆滅,以為新民主中國之誕生造成前提”。

7月16日,民盟中央委員鄧初民在民盟機關刊物《光明報》發表意見,指出新政協由誰來領導召集的問題,實質上是一個革命領導權問題,他認為中國共產黨 “具備了領導中國革命的一切條件”。

7月中旬,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潘漢年將5月5日李濟深、沈鈞儒、章伯鈞等人的通電全文報告中央。

8月1日,毛澤東複電上述各民主黨派與民主人士:“諸先生贊同敝党五月一日關於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建立民主聯合政府一項主張,並熱心促其實現,極為欽佩。現在革命形勢日益開展,一切民主力量亟宜加強團結,共同奮鬥,以期早日消滅中國反動勢力,制止美帝國主義的干涉,建立獨立、自由、富強和統一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為此目的,實有召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們共同協商的必要。關於召集此項會議的時機、地點、何人召集、參加會議者的範圍以及會議應討論的問題等項,希望諸先生及全國各界民主人士共同研討,並以卓見見示。”

8月16日,《光明報》發表民盟《對於新政協共同施政綱領的意見》,並配發《展開新政協的討論》的短評。

9月,應中共中央的邀請,沈鈞儒、章伯鈞與其他民主黨派負責人一道進入東北解放區,共同籌備新政協。

10月,沈鈞儒、章伯鈞致電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表示“願竭所能,借效綿薄;今後一切,佇待明教”。

1949年1月22日,沈鈞儒、章伯鈞與其他黨派、民主人士55人聯名發表《對時局意見》的宣言,揭露蔣介石的和談要求是“企圖以政治陰謀苟延殘喘”,表示“不能苟安縱敵,使革命大業功虧一簣”,並表示“在人民解放戰爭中願在中共領導下,獻其綿薄,共策進行,以期中國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獨立、自由和幸福的新中國之早日實現”。

留滬的民盟領導人張瀾、羅隆基婉言謝絕了李宗仁、張群等人“斡旋調解”和平的請托,表示“我們站在革命的一邊,所以不能參加調人。至少也得先與我們已在解放區及在香港的代表洽商後,方可發表意見”。

3月,民盟中央臨時工作委員會在北平成立後,致書毛澤東,表示“願以至誠接受貴党領導,在新民主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中,並願與貴黨密切配合,盡其應盡之責”。這一檔明確表示民盟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3月10日周恩來代擬毛澤東複民盟中央常委沈鈞儒、章伯鈞電:“貴盟中委在平設立臨時總部,並舉兩先生為貴盟總部主持人,願與敝黨保持密切合作,無任歡迎。茲托李維漢、齊燕銘兩同志先行至平接洽,有事請與磋商為盼。”電文經毛澤東閱後發出。

5月27日上海解放,身陷危境的張瀾、羅隆基等獲救。28日張瀾、羅隆基、史良發表聲明:“中國共產黨所領導而中國各民主黨派所共同參加的人民革命,這是中國全體人民整個民族徹底翻身、徹底解放的革命。我們要切實遵行毛澤東先生所宣導的新民主主義。”

29日張瀾致電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董必武,稱:“人民解放軍渡江以來……得到如此光榮勝利,謹為諸公慶賀。……茲值戰後困難較多,如何安定,如何建設,想早在諸公運籌策劃中,瀾不久將與羅努生兄等來平聆教。”

6月1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董必武複電張瀾:對“先生及羅先生準備來平,極表歡迎”。

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列於發起單位的前三位元,代表名額同樣是16名,明顯超過其他民主黨派。

民盟中央主席張瀾在開幕式上講話,他說,革命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英明領導的結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戰鬥,和全國各民主黨派、各民主階級的民主分子奮鬥犧牲的結果”,並表示“我們要在毛主席領導之下,精誠團結,共相勉勵,以完成這個建設新中國、新社會的歷史使命”。

9月29日,會議一致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會議選舉張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章伯鈞、羅隆基為政務委員。章伯鈞任交通部部長,史良任司法部部長。沈鈞儒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上述對民盟領導人的人事安排出自毛澤東,早在1949年3月下旬,毛澤東在進北平的途中就對周恩來明確表示,對張瀾、沈鈞儒等“作過貢獻的各民主黨派領導人,應該在政府裡安排適當職務”。

綜上所述,民盟積極回應“五一口號”,為新政協的召開與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者系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