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夏商周,莫要再質疑,夏朝一直都存在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自那三皇五帝始,至今中華文化從未斷層,是我輩之幸事,亦是世界之幸事。

想必大家在網路上看到很多聲音在質疑我們中華民族的夏朝存不存在?在這裡可以確切的告訴大家:中國歷史上的夏朝是存在的!

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值得自豪的,因為我們中國人在學習歷史的時候,都已經知道,第一個世襲王朝就是由大禹治水,大禹的兒子夏啟開始的。

不知道近現代哪裡來出這些聲音,動不動就在質疑自己老祖宗。

中國人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寰宇之內,只有中華文明從來沒有斷過。

洛陽偃師的二裡頭遺址

天下第一爵

我們來看一下,

在中原河洛地區,洛陽市偃師市二裡頭1975年出土的這些夏朝文物:天下第一爵,夏朝的青銅器。

如果說這個爵長流尖尾,束腰平底,三錐足細長。流折處有兩釘形短柱。腹部一面有凸線兩道,兩線之間橫列五枚乳釘裝飾。器壁甚薄。美的已經驚豔世人,那麼下邊這個于松松石龍更是極品中的極品!2002年“綠松石龍形器”出土後立刻引來的世界的矚目:這件文物體型比較大,

由很多細小的綠松石顆粒組成形狀龍身曲伏, 巨頭蜷尾。長約65釐米。出土時放置于墓主人的骨架上。屬於貼身放置綠松石龍形牌代表了當時的手工藝的高超技藝,他的每一片都小到一到9毫米,厚薄程度在1毫米到2毫米。這完全顛覆了我們對於夏朝生產力的很多質疑!

“綠松石龍形器”

青銅鈴鐺

請注意上圖龍形器身上有一個鈴鐺,這個在去年已經由河洛郎單獨介紹過,這裡就不在一一敘述了,詳情參閱:洛陽出土的一個青銅器,足足將中國的青銅器文化提升了一個朝代

以上種種出土文物足以說明,

在大禹治水的時候,就有冶煉青銅器的技藝了。夏朝的都城一直都在河洛地區徘徊。在河南省西部的洛陽二裡頭發現了夏文化的代表遺址。據鑒定為夏晚期的宮殿遺址。而夏朝的具體時間被推算在西元前2146年到西元前1675年的這500多年中。而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夏”的意思為“中國之人”真的搞不懂,有些中國人怎麼還會質疑自己的老祖宗?而我們都知道堯,舜,禹。使禪讓制。而到了夏,商,周。就變成了家天下。這個相信,學過中國歷史的都知道。那你說我們的中國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夏王朝?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

文字 文化

夏朝李靜十七王

尊重歷史,就是對我們自己負責,樹立民族文化自信感,盡享文化盛宴,中國文化不比別人差,華夏5000年我們從來沒有中斷過。這個文化自信,我們一定要有。

關注河洛郎,與您分享不一樣的精彩!傳統文化習俗,我們是用心的!

禹。使禪讓制。而到了夏,商,周。就變成了家天下。這個相信,學過中國歷史的都知道。那你說我們的中國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夏王朝?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

文字 文化

夏朝李靜十七王

尊重歷史,就是對我們自己負責,樹立民族文化自信感,盡享文化盛宴,中國文化不比別人差,華夏5000年我們從來沒有中斷過。這個文化自信,我們一定要有。

關注河洛郎,與您分享不一樣的精彩!傳統文化習俗,我們是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