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蘇酒集團封藏大典在即,蘇港澳媒體探秘“雙溝珍寶洞”

人們總會在不經意間,踏入歷史的年輪。

蘇酒集團2018封藏大典啟動在即,屆時,雙溝珍寶坊封壇酒將隆重亮相,但很多人恐怕並不知道,早在明代,雙溝酒就有“皇室貢酒”之稱。這一切,

還得從神秘的“珍寶洞”說起。

位於雙溝酒業內的珍寶洞,便是六百多年前的皇家地下酒窖。洞中懸掛的一塊“御賜釀酒”金牌,述說著如煙往事。

明洪武18年(西元1385年),皇太子朱標奉命到距雙溝九公里處建造祖陵,沿著“九崗山”一線“龍脈”勘察地形,聞著酒香一路來到朱家槽坊。

回京後,向太祖奏請:“泗州雙溝盛產上等美酒,風格非同凡響,槽坊朱姓老闆與本家同宗同源,雙溝距祖陵較近,且交通便利,建議今後皇家慶典、新皇登基、大宴群臣宜用雙溝美酒,還意外得知熙祖初一公(朱元璋的祖父)早年曾在朱家槽坊挑水打雜,深得老闆厚待。”朱元璋聽後十分高興,欣然准奏,並派官員到朱家槽坊監督釀酒。自此,朱家槽坊成為皇室貢酒指定生產酒坊。

考古實物的出土,更進一步證實了朱家槽坊的釀酒史。4月12日,國家文物鑒定評估師王勝利在雙溝酒業的考古遺址坑現場,指著出土的明清時期的瓷片說,“這些都是當時用的酒盞、壓手杯等酒具、酒器,足以證明當年這裡的釀酒盛況。”

清康熙年間,雙溝釀酒坊釀出的美酒更是聞名全國。時人有“看景看揚州,飲酒飲雙溝”的說法。山西、山東等地的釀酒作坊紛紛派人來雙溝學習釀酒技藝。同時,他們也給雙溝帶來了各地不同的釀酒方法。正是在這樣的“交流”中,雙溝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甜、柔、綿、淨、長的風味。

2017年8月,文博考古人員對雙溝酒業酒廠舊址部分地區進行考古勘探。經勘探,該區域內疊壓著四個時期的建築遺跡,

有的為磚築,有的遺跡是塊石建築。其中最下層的建築遺跡是塊石砌築,其上堆積層內的瓷片,經鑒定最晚為康雍時期,初步推斷是明晚期或清早期的建築的遺址。其中陶片(砂缸胎)為較大陶罐的口沿,其器型與2010年宿遷東大街酒作坊出土的酒器相似,就其遺址所在位置和出土的疑似酒器分析,肯定與雙溝酒業的前身,朱家槽坊有關。

在“濕地珍寶”挖掘之旅——蘇港澳媒體探秘2018封藏大典“雙溝珍寶坊封壇酒”活動中舉行的座談會上,

王勝利老師特意請雙溝酒業把考古現場出土的一片白瓷保存好,他說,“明初,朱元璋凡是搞皇家祭祀都用白瓷,包括酒壺、酒杯和一些貢器。到了永樂年間,又誕生了甜白,更為精緻,給人一種喜慶的感覺,下次要好好對比一下。”

王勝利建議今後可以擴大挖掘範圍,很可能會挖到更早年間的酒具,宋代元代,甚至能追溯到唐和兩漢。他說,“洪澤湖濕地是一個很好的釀酒的地方,對我們追溯歷史,大有裨益。”

穀雨時節,蘇酒集團2018封藏大典即將在酒都宿遷舉行。歷史的傳承,離不開文化。明代以來,雙溝這方寶地的釀酒師傅們用他們的精湛技藝和執著匠心,傳承著千年的文化和歷史,為後人留下了佳釀瑰寶。此次封藏大典,將讓世人再一次實地感受到雙溝的歷史厚重,親口品嘗到封壇酒的美味。品一品傳說中的明代國酒,究竟美在哪裡。

王勝利建議今後可以擴大挖掘範圍,很可能會挖到更早年間的酒具,宋代元代,甚至能追溯到唐和兩漢。他說,“洪澤湖濕地是一個很好的釀酒的地方,對我們追溯歷史,大有裨益。”

穀雨時節,蘇酒集團2018封藏大典即將在酒都宿遷舉行。歷史的傳承,離不開文化。明代以來,雙溝這方寶地的釀酒師傅們用他們的精湛技藝和執著匠心,傳承著千年的文化和歷史,為後人留下了佳釀瑰寶。此次封藏大典,將讓世人再一次實地感受到雙溝的歷史厚重,親口品嘗到封壇酒的美味。品一品傳說中的明代國酒,究竟美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