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同樣的車型,為什麼進口車和合資車碰撞試驗結果差異巨大?

中國的汽車工業這些年雖然有了巨大的進步,但是與西方老牌發達國家相比,還是相形見絀的。特別是在汽車的安全理念上,差距更是驚人。中國的汽車安全標準與這些傳統汽車強國相比,

簡直是低的可憐。有些在國外根本無法通過碰撞試驗的車型,在中國的試驗機構中依然能夠得到五星級;一個國產自主品牌在國內的碰撞測試中獲得了五星,出口到國外,在國外的碰撞測試中得分為零,甚至把實驗用的假人都給撞碎了,真的讓國人大跌眼鏡。

由於中國的汽車安全標準低,一些車型進口到國內或者與國內合資生產時,相應車安全標準也會降低,與自己的原型車或在歐美國家生產的車型相比,安全配置都會減配。減配防撞鋼樑只是小意思,它對汽車安全的影響並不大;而減配安全氣囊和車身穩定控制系統(ESP),就會極大的影響行車安全和對車內乘員的保護效果了;最缺德的是車身結構的減配,

車身所使用的鋼材強度降低,減少高強度鋼材的使用量,這簡直就是謀財害命了。

舉一個例子。在中國生產的速騰和在北美生產的速騰(在那裡稱為Jetta)車身上所使用的熱成型鋼用量差別巨大,高強度鋼材用量也有差別。

下圖為北美版速騰和國產新速騰材料分佈示意圖,

其紅色區域所表示的便是車身中強度最高的、屈服強度超過1000MPa的"熱成型鋼",北美版從A柱一直延伸至C柱位置並包含整個B柱,幾乎囊括了車輛的整個側圍,甚至包括中央的傳動通道也採用了局部的熱成型鋼材質。在整個白車身中熱成型鋼的使用率達到了13%;而中國版熱成型鋼所佔用的比例為10%,底盤中央傳動通道和後門框位置的"紅色"熱成型鋼變為"黃色"普通高強度鋼,
甚至還減配了車頂的加強筋。由此一來乘員艙結構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車身的強度肯定不如北美版的,發生碰撞時中國版更容易變形,對乘員的保護也比較差。

這只是其中的一例,其它品牌的車型也有類似的減配安全配置的行為。

這其實也不怪人家,就怪我們自己的安全標準太低了,致使國內外汽車碰撞測試結果差異巨大。所以,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