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世界年度車型揭曉,有你的愛車嗎?

前不久,世界年度車(World Car Awards)公佈了2018年度的獲獎車型,3款車型獲得年度車大獎,它們分別是馬自達CX-5、路虎攬勝星脈、富豪XC60。

另外,世界年度車評選還設置了幾個分項獎,比如年度城市車、年度豪華車、年度性能車等。

今天,聊哥挑選幾個分項獎的車型,來給大家聊聊。

2018年度城市車:鈴木雨燕

作為鈴木在國內最有影響力的車型,雨燕憑藉著較低的價格和小巧年輕的造型設計,在年輕消費者中一直有著不錯的口碑。如果大家關注改裝車,會發現鈴木雨燕的改裝案例也有很多。

在去年2017日內瓦車展上,海外版本的雨燕正式發佈,新車採用了全新的造型設計,尺寸也有所增加,另外新車會更追求駕駛樂趣。這些改變,說不定可以讓雨燕重新回到小型車的第一梯隊。

動力方面,新車有可能搭載一台1.3L自然吸氣發動機,

最大功率為66kW,最大扭矩120N·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一款5速手動變速箱。

2018年度豪華車:奧迪A8

奧迪A8絕對是4月份最重磅的車型,沒有之一。前幾天,全新一代奧迪A8L正式上市,聊哥被各種奧迪A8L的消息刷屏了。它的整體造型依然熟悉,但是在很多細節上卻融入了更多的年輕化元素,

從前臉來看,全新A8L的車頭格柵造型更低和更寬,兩側的大燈也採用了棱角分明的設計。

作為奧迪的旗艦車型,全新A8L的科技配置絕對一流。比如它最新搭載的駕駛輔助系統,這套系統一共融入了41個駕駛協助工具。

而服務這套系統的,是24個感測器、四個360°攝像頭、一個前置攝像頭,一個紅外攝像機和一個雷射雷達以及四個中程雷達感測器。真正的武裝到牙齒。

2018年度環保車:日產聆風

新一代日產聆風於去年在日本正式發佈,今年1月份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市場上市。一個月後,日產聆風就登上了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榜首。

日產聆風配備了全新的e-Pedal電子踏板系統,也是全球首個單踏板作業系統。當e-Pedal模式開啟後,駕駛員只需增加或減少油門踏板的力度,也就是踩下、抬起和完全鬆開油門踏板,來分別完成加速、減速和刹停操作。

動力方面,全新日產聆風搭載40kwh的電池組,電動機最大功率150Ps,最大扭矩320N·m,最大續航里程可達400km。

2018年度設計大獎:路虎攬勝星脈

在外觀方面,星脈家族語言主導下前臉加入更加細長偏平的設計理念,整個前臉透露出更多的運動氣息。側面看星脈沒有攬勝那麼高大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細長的設計和溜背造型。

這樣的星脈一發佈,就收到了各路好評,很多人稱之為“最美路虎”。而路虎官方也是豪不謙虛,稱星脈為“最接近藝術品的汽車”,甚至連上市發佈會也選在了國內的藝術聖地—中央美院。

2018年度性能車:本田思域Type R

7分50秒63,在有著“綠色地獄”美譽的紐柏格林北環賽道中,新一代本田思域Type R以這個時間跑完了全程,拿下了最速前驅車的稱號。

作為最狠小鋼炮的思域Type R,其外形相當凶相。無論是全LED的燈組和熏黑的中網、還是尾部誇張碳纖維擾流板,無一不體現出它的運動氣息。

動力方面,思域Type R採用2.0T+6MT的動力總成,最大功率320Ps(235kW),最大扭矩400N·m。評為2018年度性能車,思域Type R算是實至名歸。

最後,聊哥說明一下,這個獎是由全球23個國家的73位專業評審進行評選,其中也包括10位中國媒體評委,獎項的評選工作也借鑒了全球其他各種獎項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因此獎項的客觀性和可信性都是可以保證的。獲獎的車型也都個個實力非凡(包括文中未提及的車型),可以說是當之無愧。

動力方面,全新日產聆風搭載40kwh的電池組,電動機最大功率150Ps,最大扭矩320N·m,最大續航里程可達400km。

2018年度設計大獎:路虎攬勝星脈

在外觀方面,星脈家族語言主導下前臉加入更加細長偏平的設計理念,整個前臉透露出更多的運動氣息。側面看星脈沒有攬勝那麼高大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細長的設計和溜背造型。

這樣的星脈一發佈,就收到了各路好評,很多人稱之為“最美路虎”。而路虎官方也是豪不謙虛,稱星脈為“最接近藝術品的汽車”,甚至連上市發佈會也選在了國內的藝術聖地—中央美院。

2018年度性能車:本田思域Type R

7分50秒63,在有著“綠色地獄”美譽的紐柏格林北環賽道中,新一代本田思域Type R以這個時間跑完了全程,拿下了最速前驅車的稱號。

作為最狠小鋼炮的思域Type R,其外形相當凶相。無論是全LED的燈組和熏黑的中網、還是尾部誇張碳纖維擾流板,無一不體現出它的運動氣息。

動力方面,思域Type R採用2.0T+6MT的動力總成,最大功率320Ps(235kW),最大扭矩400N·m。評為2018年度性能車,思域Type R算是實至名歸。

最後,聊哥說明一下,這個獎是由全球23個國家的73位專業評審進行評選,其中也包括10位中國媒體評委,獎項的評選工作也借鑒了全球其他各種獎項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因此獎項的客觀性和可信性都是可以保證的。獲獎的車型也都個個實力非凡(包括文中未提及的車型),可以說是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