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雨瀟瀟,去古鎮西遞尋訪丁香姑娘

西遞原名西川,位於黟縣城東8公里,這是一處典型的以宗族血緣為紐帶、經歷數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居聚村落。距今已有千年歷史了,步入古鎮,第一眼看見的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牌坊,

牌坊立柱上的獅子威武依然。

正是孟浩然古詩所描寫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村口旁邊的天馬山上松樹和杉樹蔥郁茂盛,山下明鏡湖波光鱗鱗,村裡的百畝良田在山腳依次展開,據說歷史上西遞曾有十三座牌坊,大多是旌表孝悌貞節的,

現僅存一座,而這一座也是由皇帝恩准敕建,牌坊東西兩面分別刻有“荊藩首相”和“膠州刺史”八個大字,整個牌坊氣勢雄偉。

雨中的西遞,是純淨的,順著古老的街道,穿過村口的門洞,便走入了千年歷史的時光隧道,街面上的青石板路,被雨水沖刷的的光潔如鏡,

主街隨地勢蜿蜒而上,寬窄不一,狹窄之處僅容一輛馬車通過。

行走在雨水嘩嘩的石板路上,兩邊屋簷水如瀑布般傾瀉下來,只覺得是穿行在水霧氤氳的水簾街,如詩如畫,如癡如醉的美妙感覺。此刻,讓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

迎面是否也會走來一位丁香一樣的姑娘呢?

前行不久,就到了有名的追慕堂,這裡是古代西遞胡氏祭拜先人的祠堂,它具有明確的序列感,從祠堂前廣場經門廳到達方形天井到大堂,再從兩側進入後部的條形天井最終抵達供奉祖先的場所,這裡空間層次分明,

雕樑畫棟,很是精美。

每年的春季,瓢潑的雨水,都會如約而至,久居此地的居民也都習以為常,街道兩旁的店鋪依然像平時一樣開著門,只是顧客比晴天少了些。

看吧,趁著無事的時候,幾個門面的店老闆湊在一塊兒打著撲克,還有的乾脆聚集在茶葉店,

泡上一杯毛峰,互相品了起來,場合裡的笑聲此起彼伏,和著流水向遠方流淌,流淌。

此時,我感到他們在雨簾下面玩的不是牌,喝的不是茶,而是在悠閒地體味著在其他古鎮的雨季中所無法企及的一種別樣情趣。

更有下著象棋的店老闆們,沒有圍觀人群的指指點點,卻也神情投入,任憑街巷裡的水氣在眼前若隱若現地飄蕩,哦,此時此境的我倏然讀懂了“泰然處之”的深刻含義,領略到了“處變不驚”的偉大氣魄。

在兩邊是水簾、腳下是流水的古街道上也不止我這個閒人在忘懷的感受著雨中古鎮特有的韻味,擦肩而過的婦女,熟練的挑著扁擔,緩步朝村口走去,那姿勢,那場景,似乎幾百年不曾改變。

兩個穿著紅色白裡花裙子的可愛小姑娘,同撐著一把雨傘,悠悠地走在窄窄寬寬、直直彎彎的雨簾中,一邊聽著玉潤珠圓、純潔動聽的歌曲,一邊慢慢地走向雨簾深處。

路過的西園是一處很有名氣的宅院,八字外開的大門,揭示著主人的地位和富貴,精緻的別院分為裡外兩進,向裡張望,牆很高,院中一塊青石雕刻而成的西遞牌匾,據說是西遞的由來,門樓處還雕有極精美的磚雕人物,那些雕刻年代久遠,庭院整體佈局極為講究,是古鎮中的代表建築。

小雨中,空氣清新極了。走在巷子裡,我不禁想:西遞古鎮增添了太多的人工修飾,或許就沒有現在這般寧靜古樸的韻味了吧。這座歷史中曾經輝煌的徽州小鎮,粉牆黛瓦間多少風雲流轉,唯希望它在古老中開出一朵稚嫩的花,而此刻雨中的西遞,輕而易舉,就征服了我的心。

略有刪改

沒有圍觀人群的指指點點,卻也神情投入,任憑街巷裡的水氣在眼前若隱若現地飄蕩,哦,此時此境的我倏然讀懂了“泰然處之”的深刻含義,領略到了“處變不驚”的偉大氣魄。

在兩邊是水簾、腳下是流水的古街道上也不止我這個閒人在忘懷的感受著雨中古鎮特有的韻味,擦肩而過的婦女,熟練的挑著扁擔,緩步朝村口走去,那姿勢,那場景,似乎幾百年不曾改變。

兩個穿著紅色白裡花裙子的可愛小姑娘,同撐著一把雨傘,悠悠地走在窄窄寬寬、直直彎彎的雨簾中,一邊聽著玉潤珠圓、純潔動聽的歌曲,一邊慢慢地走向雨簾深處。

路過的西園是一處很有名氣的宅院,八字外開的大門,揭示著主人的地位和富貴,精緻的別院分為裡外兩進,向裡張望,牆很高,院中一塊青石雕刻而成的西遞牌匾,據說是西遞的由來,門樓處還雕有極精美的磚雕人物,那些雕刻年代久遠,庭院整體佈局極為講究,是古鎮中的代表建築。

小雨中,空氣清新極了。走在巷子裡,我不禁想:西遞古鎮增添了太多的人工修飾,或許就沒有現在這般寧靜古樸的韻味了吧。這座歷史中曾經輝煌的徽州小鎮,粉牆黛瓦間多少風雲流轉,唯希望它在古老中開出一朵稚嫩的花,而此刻雨中的西遞,輕而易舉,就征服了我的心。

略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