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齊桓公、晉文公、魏文侯、秦孝公——四大天王代言誠信

司馬光曾指出:“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昔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這四位處於權力顛峰的霸主,絕對的天王級人物,

尚且不敢忘記樹立信譽,以收服民心,又何況今日治理一縣一鄉的所謂達官顯貴呢!下面就讓我們重溫這四則故事,希望給大家一些啟迪。

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當時曹沫擔任魯國將軍,與齊國作戰,打了三次敗仗,魯莊公因害怕而獻遂邑的土地與齊國講和,

但仍以曹沫為將軍。後來齊桓公與魯國在柯地會盟,齊桓公與魯莊公已經在壇上盟誓,曹沫突然手持匕首劫持了齊桓公,齊桓公左右的人都一下愣住了。齊桓公問:“你想幹什麼?”曹沫說:“齊國強大,魯國弱小,但你們大國欺負魯國也太過分了,魯國的城池都被你們攻打得快倒塌了,你看著辦吧。”無奈之下,齊桓公便答應歸還侵佔的魯國土地。曹沫聽後便扔下匕首,
走下盟約的高臺,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臉色不變,言談如故。齊桓公脫離了危險,勃然而怒,想毀約。這時,管仲就急忙出主意說:“不能這樣,貪圖小利而逞一時之快,在諸侯面前不講信義,就會失去天下的援助,不如把土地給他們。”最後齊桓公便將侵奪魯國的土地還給了魯國。曹沫三次戰敗而失去的土地都又回到了魯國。

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

晉公子重耳因蒙難而流亡他鄉,當時很多諸侯國不接納他,到了楚國後,楚國熱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時,楚國國君問他說:“如果你以後做了晉國國君,將如何報答我?”重耳說:“珍珠美玉,你都不缺,我不會有更稀罕的東西送給你,不過托你洪福,以後我如果做了晉國國君,假若我們在戰場上相遇,

我便以退避三舍(一舍三十裡)作為回報!”後來,重耳果然作了國君,成了晉文公。五年之後,也就是僖公二十八年,晉文公果然與楚國在戰場上相遇,晉文公確實實踐了自己的諾言,退避近百里以報楚國招待之恩。

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期

魏文侯與群臣飲酒,

奏樂間,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卻下令備車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問:“今天飲酒正樂,外面又下著大雨,國君打算到哪裡去呢?”魏文侯說:“我與山野村長約好了去打獵,雖然這裡很快樂,也不能不遵守約定!”於是前去,親自告訴停獵。

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

秦孝公任命公孫鞅為左庶長的要職,主持制定變法的法令。法令已詳細制訂但尚未公佈,公孫鞅怕百姓難以確信,於是在國都的集市南門立下一根長三丈的木杆,下令說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門去就賞給十金。百姓們感到此事很古怪,沒人動手去搬。公孫鞅又說:“能拿過去的賞五十金。”於是有一個人半信半疑地拿著木杆到了北門,立刻獲得了五十金的重賞。這時,公孫鞅才下令頒佈變法法令。

秦孝公任命公孫鞅為左庶長的要職,主持制定變法的法令。法令已詳細制訂但尚未公佈,公孫鞅怕百姓難以確信,於是在國都的集市南門立下一根長三丈的木杆,下令說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門去就賞給十金。百姓們感到此事很古怪,沒人動手去搬。公孫鞅又說:“能拿過去的賞五十金。”於是有一個人半信半疑地拿著木杆到了北門,立刻獲得了五十金的重賞。這時,公孫鞅才下令頒佈變法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