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伺服電機企業看過來,全球最有錢的十大工業自動化企業排行榜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擁有眾多百年歷史的老牌企業,如西門子、通用電氣、博世集團、施耐德電氣等名牌企業,從數字化工廠、工業互聯網到工業4.0,這些早已經成為行業領導者。那麼在新的革命發展潮中,

誰將是未來的贏家?美國《財富》雜誌公佈了新一期世界500強排名榜,小編從名單上挑出排名最前的10家工業自動化企業。

1、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總營收:140,389 百萬美元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創立於1892年,又稱奇異公司,由老摩根在1892年出資把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湯姆遜-豪斯登國際電氣公司等三家公司合併組成。

美國通用電氣以各種方式吞併了國內外許多企業,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術和服務業務的跨國公司。通用電氣堅持多元化發展,公司業務從飛機發動機、發電設備到金融服務,從醫療造影、電視節目到塑膠。

樂觀預計,到2030年工業互聯網將為全球GDP帶來15萬億美元的貢獻。傑夫·伊梅爾特認為,全球工業通過硬體與軟體的結合正在重新發現增長機遇。

4月,通用電氣旗下Current收購澳大利亞初創公司Daintree Networks,迄今為止,通用電氣(GE)公司已在華開展了12個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逐步推動40多個大資料分析應用落地。

2、西門子(SIEMENS)

總營收:87,660 百萬美元

西門子股份公司創立於1847年,是全球電子電氣工程領域的領先企業。

2014年,西門子賣出博西家電股份,徹底退出家電領域,專注於電氣化、自動化和數位化領域。西門子數位化企業解決方案涵蓋了工業軟體、工業通訊、工業資訊安全以及基於資料的服務。

西門子主要產品包括,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PLC)、工業電腦(IPC)及工業操作面板(HMI),工業軟體,數控機床,低壓電器,觸控式螢幕等。九大業務分別是發電與天然氣、風力發電與可再生能源、能源管理、樓宇科技、交通、數字化工廠、過程工業與驅動、醫療以及金融服務。

數位化是西門子未來發展方向三大之一,西門子將數字化作為未來主要的增長領域,對數位化工廠設定的目標利潤率為14%-20%。

3、日立(HITACHI)

總營收:83,583.50百萬美元

日立(HITACHI),是日本的一家全球最大的綜合跨國集團,

於20世紀60年代來到中國,成為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少量外資企業之一。日立集團由眾多的事業部門、事業公司組成,並擁有多項技術、產品、解決方案技術。目前,日立在中國國內擁有100多家集團企業,成員活躍在電力電機、電子設備、家用電器和資訊通信等領域,

日立全心投入社會創新事業,將資訊通信系統、電力系統、環境·產業·交通系統、社會·城市系統等相關的“社會基礎設施”和“IT基礎設施”2大領域的優勢融合創新,為打造低碳社會和綠色經濟而不懈努力。日立通過對人像特徵抽取演算法及高速檢索引擎的長期研究,並結合深度學習和自動矯正等新技術的應用,使得人臉檢索與識別技術克服了諸多使用條件的限制,系統核心功能和性能都取得了質的飛躍。

工業界物聯網的潛力巨大,日立Hitachi Insight Group在工業物聯網投資上更是一擲千金。未來三年,日立將投入28億美元,為客戶群提供預測性解決方案。採用大資料和預測分析的工廠,日常運營中提高了10%的生產力。從事物的宏觀角度來說,10%的提高看起來不算多,但這種效應最後會傳遞給終端消費者,而顯得意義重大。

4、博世公司(ROBERT BOSCH )

總營收:78,322.70 百萬美元

博世是德國最大的工業企業之一,從事汽車技術、工業技術和消費品及建築技術的產業。1886年年僅25歲的羅伯特·博世先生在斯圖加特創辦公司時,就將公司定位為“精密機械及電氣工程的工廠”。總部設在德國南部斯圖加特市的博世公司員工人數超過23萬,遍佈50多個國家。博世以其創新尖端的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聞名於世。

博世集團是德國工業4.0戰略的重要發起者,在工業4.0領域有著獨特的定位。博世力士樂位於德國洪堡的液壓閥生產線,因實現人、機器、物體與IT系統的最佳互聯被德國知名行業雜誌授予“工業4.0獎”。該生產線能夠零切換生產6大產品家族的2000種不同產品,並且實現小批量定制化生產甚至是單一產品生產,在提升生產效率10%的同時減少30%的庫存。

目前,博世已在全球超過100家工廠推廣實踐工業4.0,蘇州汽車電子工廠便是試點之一。在生產環境中,構成該資訊物理系統的智慧型機器、倉儲系統以及製造設施共同發揮作用,實現交換資訊、觸發流程以及自動控制等功能。工業4.0,將在整個價值鏈上,從供應商到客戶,將人、機、物全部聯結起來。

5、松下(PANASONIC)

總營收:62,920.80 百萬美元

松下集團是全球性電子廠商,從事各種電器產品的生產、銷售等事業活動。1978年,中國國家領導人參觀了松下集團日本電視機工廠。在雙方會談中,創業者松下幸之助表達了為中國做貢獻的決心。隨後,松下集團進入了中國事業的起始階段。

松下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產品涉及繼電器、連接器、機器用感測器、開關、可程式設計控制器、可程式設計智慧操作面板、影像處理裝置、紫外線硬化裝置等。

松下2016年07月19日宣佈,將涉足機器人控制設備市場。松下預測到2020年左右這種設備的市場將達到數百億日元規模,將爭取獲得其中的數十億日元市場份額。松下開發了能比以往設備更精確地測量機器人立體位置的“動作感測器”。這類產品能檢測並控制機器人的動作,公司認為工廠和護理等領域對機器人的需求將增加。據稱控制機器人姿勢的能力將提高,能提升工作效率。

6、霍尼韋爾國際公司(HONEYWELL INTERNATIONAL)

總營收:38,581 百萬美元

霍尼韋爾國際公司成立於1999年,由原世界兩大著名公司-美國聯信公司及霍尼韋爾公司合併而成。原霍尼韋爾公司的核心業務為住宅及樓宇控制技術和工業控制以及自動化產品;核心業務為航空航太、汽車和工程材料。

如今,霍尼韋爾務涉及航空產品及服務;住宅及樓宇控制和工業控制技術;自動化產品;特種化學、纖維、塑膠、電子和先進材料、以及交通和動力系統及產品等領域。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工業企業必須找到可以快速實施的,兼具高效性、安全性及經濟性的自動化解決方案。2016年7月20日——霍尼韋爾程序控制部近日發佈了具備更強工業物聯網性能的新一代Experion PKSOrion過程知識系統。

該全新解決方案不僅可以讓工廠業主與前沿技術保持同步,還能夠幫助他們進一步優化自動化專案執行,減少迴圈調試時間和運營風險,同時保護企業的智慧財產權投資。Experion PKSOrion擁有可擴展的系列創新解決方案,可説明客戶提高專案執行和調試,升級控制系統基礎架構,擴大標準的相容性和互通性,並提供持續的技術演化路徑。

7、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ELECTRIC)

總營收:36,604 百萬美元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電子和電氣產品製造商,始終致力於尖端技術及專業領域的研究、開發與製造。主要從事資訊通信系統、電子元器件、重電系統、工業自動化系統、汽車電裝品設備和家用電器等業務,並在衛星、防禦系統、通風設備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此外,三菱電機擁有優秀的顯示裝置和顯示裝置技術。三菱電機其業務範圍覆蓋工業自動化(FA)產品和機電一體化(Mechtronics)產品。

三菱電機在中國的合資、獨資企業已達三十多家,它們在汽車零部件、半導體等電子器件領域,以及輸變電設備、電梯、鐵道車輛用電機品、工業自動化設備、家用電器等電子、機器的廣泛領域內,均開展著各項事業並積極進行技術轉讓。

8、瑞士ABB集團(ABB)

總營收:35,481.00 百萬美元

ABB集團成立於1988年,由瑞典ASEA公司和瑞士BBCBrownBoveri公司合併而成。ABB是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公司,致力於為工業和電力行業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是一個業務遍及全球的電氣工程集團。

ABB發明、製造了眾多產品和技術,其中包括全球第一套三相輸電系統、世界上第一台自冷式變壓器、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和第一台電動工業機器人,並率先將它們投入商業應用。

ABB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畢福表示,ABB機器人在逐漸向更多的領域邁進,已經從零部件組裝製造進入到清洗以及其他的新領域,我們研發的YuMi機器人是一個真正革命性的新技術解決方案,它是全球第一個真正能做到人機協作,而且有自學能力,能夠安全運行的雙臂協作機器人,它的應用未來空間是無限的。

9、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 )

總營收:29,551.10 百萬美元

施耐德電氣有限公司成立於1836年,總部位於法國呂埃,是全球能效管理領域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為100多個國家的能源及基礎設施、工業、資料中心及網路、樓宇和住宅市場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其中在能源與基礎設施、工業程序控制、樓宇自動化和資料中心與網路等市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住宅應用領域也擁有強大的市場能力。

作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專家,施耐德電氣希望憑藉在可持續能源管理、工業自動化以及軟體與服務方面的專業知識,實現技術創新,並為客戶帶來價值。

2016年7月,施耐德電氣發佈了白皮書《我們的能源新世界》,文章分析了為了應對日新月異的變化,透過對能源使用權、能源困 境、能源趨勢、能源效率、新興能效潛能等方面的闡述,對未來能源利用賦予了新的企業定義。施耐德電氣發明了一系列的新技術,以確保Life Is On的品牌願景能夠實現。

10、艾默生電氣(EMERSON ELECTRIC)

總營收:22,304 百萬美元

美國艾默生集團成立於1890年,總部設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艾默生是技術與工程領域的全球領袖,在工業自動化、程序控制、供暖、通風及空調、電子及電信以及家電及工具的業務範疇上,為客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目前,中國是艾默生在全球業務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自2002年以來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目前,艾默生在中國設立了40多家企業,其中包括30多家生產設施及近20家研發中心。

艾默生程序控制有限公司是艾默生旗下的一員,在説明化工、石油和天然氣、煉油、紙漿和造紙、電力、水和廢水處理、礦業和冶金、食品和飲料、生命科學及其他行業實現生產、程序控制及輸配自動化方面始終保持領先。

網路能源產品覆蓋範圍廣泛,包括為電源,熱能管理及基礎設施管理提供管理智慧,部署快速的硬體,軟體和服務解決方案的大型投資組合。更大的產品靈活性,更快的市場回應速度將使公司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滿足客戶需求,從而置網路能源于有利的增長地位。

為打造低碳社會和綠色經濟而不懈努力。日立通過對人像特徵抽取演算法及高速檢索引擎的長期研究,並結合深度學習和自動矯正等新技術的應用,使得人臉檢索與識別技術克服了諸多使用條件的限制,系統核心功能和性能都取得了質的飛躍。

工業界物聯網的潛力巨大,日立Hitachi Insight Group在工業物聯網投資上更是一擲千金。未來三年,日立將投入28億美元,為客戶群提供預測性解決方案。採用大資料和預測分析的工廠,日常運營中提高了10%的生產力。從事物的宏觀角度來說,10%的提高看起來不算多,但這種效應最後會傳遞給終端消費者,而顯得意義重大。

4、博世公司(ROBERT BOSCH )

總營收:78,322.70 百萬美元

博世是德國最大的工業企業之一,從事汽車技術、工業技術和消費品及建築技術的產業。1886年年僅25歲的羅伯特·博世先生在斯圖加特創辦公司時,就將公司定位為“精密機械及電氣工程的工廠”。總部設在德國南部斯圖加特市的博世公司員工人數超過23萬,遍佈50多個國家。博世以其創新尖端的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聞名於世。

博世集團是德國工業4.0戰略的重要發起者,在工業4.0領域有著獨特的定位。博世力士樂位於德國洪堡的液壓閥生產線,因實現人、機器、物體與IT系統的最佳互聯被德國知名行業雜誌授予“工業4.0獎”。該生產線能夠零切換生產6大產品家族的2000種不同產品,並且實現小批量定制化生產甚至是單一產品生產,在提升生產效率10%的同時減少30%的庫存。

目前,博世已在全球超過100家工廠推廣實踐工業4.0,蘇州汽車電子工廠便是試點之一。在生產環境中,構成該資訊物理系統的智慧型機器、倉儲系統以及製造設施共同發揮作用,實現交換資訊、觸發流程以及自動控制等功能。工業4.0,將在整個價值鏈上,從供應商到客戶,將人、機、物全部聯結起來。

5、松下(PANASONIC)

總營收:62,920.80 百萬美元

松下集團是全球性電子廠商,從事各種電器產品的生產、銷售等事業活動。1978年,中國國家領導人參觀了松下集團日本電視機工廠。在雙方會談中,創業者松下幸之助表達了為中國做貢獻的決心。隨後,松下集團進入了中國事業的起始階段。

松下工業自動化領域的產品涉及繼電器、連接器、機器用感測器、開關、可程式設計控制器、可程式設計智慧操作面板、影像處理裝置、紫外線硬化裝置等。

松下2016年07月19日宣佈,將涉足機器人控制設備市場。松下預測到2020年左右這種設備的市場將達到數百億日元規模,將爭取獲得其中的數十億日元市場份額。松下開發了能比以往設備更精確地測量機器人立體位置的“動作感測器”。這類產品能檢測並控制機器人的動作,公司認為工廠和護理等領域對機器人的需求將增加。據稱控制機器人姿勢的能力將提高,能提升工作效率。

6、霍尼韋爾國際公司(HONEYWELL INTERNATIONAL)

總營收:38,581 百萬美元

霍尼韋爾國際公司成立於1999年,由原世界兩大著名公司-美國聯信公司及霍尼韋爾公司合併而成。原霍尼韋爾公司的核心業務為住宅及樓宇控制技術和工業控制以及自動化產品;核心業務為航空航太、汽車和工程材料。

如今,霍尼韋爾務涉及航空產品及服務;住宅及樓宇控制和工業控制技術;自動化產品;特種化學、纖維、塑膠、電子和先進材料、以及交通和動力系統及產品等領域。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工業企業必須找到可以快速實施的,兼具高效性、安全性及經濟性的自動化解決方案。2016年7月20日——霍尼韋爾程序控制部近日發佈了具備更強工業物聯網性能的新一代Experion PKSOrion過程知識系統。

該全新解決方案不僅可以讓工廠業主與前沿技術保持同步,還能夠幫助他們進一步優化自動化專案執行,減少迴圈調試時間和運營風險,同時保護企業的智慧財產權投資。Experion PKSOrion擁有可擴展的系列創新解決方案,可説明客戶提高專案執行和調試,升級控制系統基礎架構,擴大標準的相容性和互通性,並提供持續的技術演化路徑。

7、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ELECTRIC)

總營收:36,604 百萬美元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電子和電氣產品製造商,始終致力於尖端技術及專業領域的研究、開發與製造。主要從事資訊通信系統、電子元器件、重電系統、工業自動化系統、汽車電裝品設備和家用電器等業務,並在衛星、防禦系統、通風設備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此外,三菱電機擁有優秀的顯示裝置和顯示裝置技術。三菱電機其業務範圍覆蓋工業自動化(FA)產品和機電一體化(Mechtronics)產品。

三菱電機在中國的合資、獨資企業已達三十多家,它們在汽車零部件、半導體等電子器件領域,以及輸變電設備、電梯、鐵道車輛用電機品、工業自動化設備、家用電器等電子、機器的廣泛領域內,均開展著各項事業並積極進行技術轉讓。

8、瑞士ABB集團(ABB)

總營收:35,481.00 百萬美元

ABB集團成立於1988年,由瑞典ASEA公司和瑞士BBCBrownBoveri公司合併而成。ABB是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公司,致力於為工業和電力行業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是一個業務遍及全球的電氣工程集團。

ABB發明、製造了眾多產品和技術,其中包括全球第一套三相輸電系統、世界上第一台自冷式變壓器、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和第一台電動工業機器人,並率先將它們投入商業應用。

ABB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畢福表示,ABB機器人在逐漸向更多的領域邁進,已經從零部件組裝製造進入到清洗以及其他的新領域,我們研發的YuMi機器人是一個真正革命性的新技術解決方案,它是全球第一個真正能做到人機協作,而且有自學能力,能夠安全運行的雙臂協作機器人,它的應用未來空間是無限的。

9、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 )

總營收:29,551.10 百萬美元

施耐德電氣有限公司成立於1836年,總部位於法國呂埃,是全球能效管理領域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為100多個國家的能源及基礎設施、工業、資料中心及網路、樓宇和住宅市場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其中在能源與基礎設施、工業程序控制、樓宇自動化和資料中心與網路等市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住宅應用領域也擁有強大的市場能力。

作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專家,施耐德電氣希望憑藉在可持續能源管理、工業自動化以及軟體與服務方面的專業知識,實現技術創新,並為客戶帶來價值。

2016年7月,施耐德電氣發佈了白皮書《我們的能源新世界》,文章分析了為了應對日新月異的變化,透過對能源使用權、能源困 境、能源趨勢、能源效率、新興能效潛能等方面的闡述,對未來能源利用賦予了新的企業定義。施耐德電氣發明了一系列的新技術,以確保Life Is On的品牌願景能夠實現。

10、艾默生電氣(EMERSON ELECTRIC)

總營收:22,304 百萬美元

美國艾默生集團成立於1890年,總部設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艾默生是技術與工程領域的全球領袖,在工業自動化、程序控制、供暖、通風及空調、電子及電信以及家電及工具的業務範疇上,為客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目前,中國是艾默生在全球業務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自2002年以來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目前,艾默生在中國設立了40多家企業,其中包括30多家生產設施及近20家研發中心。

艾默生程序控制有限公司是艾默生旗下的一員,在説明化工、石油和天然氣、煉油、紙漿和造紙、電力、水和廢水處理、礦業和冶金、食品和飲料、生命科學及其他行業實現生產、程序控制及輸配自動化方面始終保持領先。

網路能源產品覆蓋範圍廣泛,包括為電源,熱能管理及基礎設施管理提供管理智慧,部署快速的硬體,軟體和服務解決方案的大型投資組合。更大的產品靈活性,更快的市場回應速度將使公司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滿足客戶需求,從而置網路能源于有利的增長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