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何處名樓與名聯交相輝映數百年

我國旅遊文化有一特點,凡有名樓之處,必有名聯產生。甲秀樓是貴陽著名風景區,猶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漢的黃鶴樓、成都的望江樓、昆明的大觀樓,都是一個城市的標誌,甲秀樓是貴陽的地標,

是貴陽的名片。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甲秀樓與甲秀樓長聯輝耀貴陽400年

甲秀樓始建于明朝萬曆26年(1598),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宣導修建甲秀樓的是當時貴州巡撫江東之。他歷來重視文化傳承,建樓的用意深遠,

不但刻意點明貴陽山水秀甲黔中,而且激勵人們努力學習,才能"科甲挺秀",人才輩出。

甲秀樓前的古牌坊 洛釗文圖

自此以後,貴陽果然出了許多著名人物。有明末以"詩書畫三絕"聞名於世的楊龍友,被江南文士譽為"天末才子"的謝三秀,《康熙字典》首席修撰官周起渭(漁璜),

戊戌變法中保舉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的李端芬,名噪京華的文化名人姚華等。人們稱甲秀樓是貴陽"人傑地靈"的象徵,是貴陽山水與文化凝結的精華。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我們且看清人劉玉山所撰甲秀樓長聯如何有口皆碑,

流傳百年。上聯:五百年穩占鼇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眼界開拓。看東枕衡湘,西襟滇詔,南屏粵嶠,北帶巴夔,迢遞關河。喜雄跨兩遊,支持岩疆半壁。恰好于矢碉隳,烏蒙箐掃,艱難締造,裝點成錦繡湖山。漫雲築國偏荒,莫與神州爭勝概;下聯:數千仞高臨牛渚,永鎮邊隅。問誰雙柱重鐫,頹波挽住。想秦通僰道,漢置牂柯,唐靖矩州,宋封羅甸,淒迷風雨。
歎名流幾輩,留得舊跡千秋。對此象嶺霞生,螺峰雲迭,緩步登臨,領略些畫閣煙景。恍覺蓬瀛咫尺,招邀仙侶話遊蹤。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上聯描摹甲秀樓東靠湖南,西連雲南,南鄰廣西,北接四川,地理環境十分優越。而苗嶺山脈貫穿貴州中部,

是長江與珠江兩大河流的分水嶺,與從雲南伸展而來的烏蒙山,遙相對峙,有“遮天蔽日”之感。下聯則寫康熙舉人、官至軍機大臣的鄂爾泰開拓貴州,在甲秀樓前鑄兩根圓形大鐵柱,是為了保平安而樹的豐碑。從秦代開始打通道路,漢代就設置了郡縣,經唐、宋,一直到今天,歷史悠久。

貴陽南明河上的甲秀樓 洛釗文圖

清人劉玉山的《甲秀樓長聯》,共174字,凝結了貴州的歷史文化。開頭便是:"五百年穩占鼇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眼界開拓。",直入主題,開篇明義。可知上聯主要寫四方景物,下聯追敘貴州歷史,寄興寓情,多有歌功頌德之辭。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自從劉玉山此聯嵌於甲秀樓上後,便成為甲秀樓一絕,甲秀樓也因此而廣為人知。真乃聯因樓作,樓因聯傳。劉玉山的名字也和甲秀樓和甲秀樓長聯一起留在了人們心中!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甲秀樓緣何被稱“黔南勝跡”

甲秀樓入門處有尊石牌坊,上題"黔南勝跡",很多人都會在這裡留影。牌坊前後有8個石獅子,是從高處俯衝下來的下山雄獅,顯得虎虎生氣,好不威風。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腳下有座浮玉橋,它的橋面並不是平面的,而是有一個起伏,像一條浮在水上的玉帶。建築家在此煞費苦心,因兩岸地勢高低不同,於是在對岸建起一個大拱,形成一條曲線,增加了橋樑造型的美感。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橋的兩端,前面有拱南閣、觀音閣、翠微閣,後面有武侯祠。河中有一巨大礁石矗立,名為鼇磯石。河水到了這裡,形成了一個漩渦叫涵碧潭。河邊有沙洲,綠草茵茵,名為芳杜洲。一橋飛架南北,造就了"煙雨樓臺山外寺,畫圖城郭水中天"的意境。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浮玉橋可與杭州蘇堤的"六橋煙雨"、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相媲美。據說這種橋型出現的時間比北京玉帶橋要早兩百多年。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浮玉橋橫跨在清澈的南明河上,兩岸翠柳煙籠。橋下的涵碧潭在此迴旋蕩漾,形成"長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觀。清晨和傍晚,倘若有人從橋上悠然走過,從遠處觀看,仿佛是在水上行走,詩人用"水從碧玉環中流,人在青蓮瓣裡行"的詩句點化它的神韻。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甲秀樓巍然屹立把人帶入了"宛在水中央"的詩情畫境。從遠處眺望,半圓形的橋孔與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剛好是個正圓。橋、亭、樓的影子一齊映在水中,給人以"鏡中景,水中樓"的朦朧感覺。甲秀樓建在鼇磯石上,還有深一層的表達,意在"獨佔鰲頭",英才輩出。

貴陽阿哈湖鬱金香花展 洛釗文圖

文人雅土詠詩作賦翠微園

過樓抵南岸可遊覽貴陽僅存的一座距今560多年的明代建築"翠微園"。王陽明曾經遊覽過的南庵便在這裡。他在《南庵次韻二首》詩中寫道:"松林晚映千峰雨,漁人收網舟初集"。

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之夜 洛釗文圖

走進大門,聳立在臺階上的是南明時期永曆王朝修建的拱南閣。永曆王朝,最初建都在廣東肇慶,以後輾轉遷到貴州,拱南閣大樑上至今還保留著"永曆己未孟秋月吉旦"的字樣。

與貴陽老朋友歡聚一堂 洛釗文圖

己未年即永曆九年,王朝的建築隨著歲月的流逝,大都毀壞,惟有貴州還保存了一些遺跡,除了拱南閣而外,在安龍還有"十八先生墓"和幾個小皇子的墳塚。供南閣內陳列著貴州的各種民族工藝品。在它的右側,翠竹清幽,建有"龍門書院"。"龍門"二字寄託了一個良好的願望,希望學子們有朝一日能夠像鯉魚跳龍門一樣,高中及第。

爽爽的貴陽山清水秀 洛釗文圖

拱南閣右側的"澹花空翠"園林是典型的江南庭院。昔日的翠微閣,臨水而建,"半邊山樓,半邊水樓",頗有詩意。倚樓遠眺,明月清風,兩岸煙柳,有看不完的美景,道不完的情思,文人雅土喜在此詠詩作賦。

貴陽美食十秒涮鍋 洛釗文圖

如今的"澹花空翠"園林,展出各種奇石,集中展現了貴州的石文化、盆景和根雕,也是貴州山地文化的一角。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翠微閣內,有蕭嫻書法作品陳列館。蕭嫻是康有為的弟子,中國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她的手跡在氣勢宏大的筆觸中顯出靈秀,"飛簷甲天下,落影秀寰中"的條幅,詩句中隱言"甲"與"秀"的意思。"清風待客,明月留人",運筆飛動,詞意清雅,表達了貴州人民殷勤好客的情懷,歡迎天下遊客來貴州到甲秀樓作客。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甲秀樓是貴陽一處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古色古香,文脈悠悠。入夜後燈火輝煌,人影晃動,成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聚焦點,在現代文明中閃爍著歷史的光芒,昂揚著"甲秀天下"的精神風貌,引導人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甲秀樓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洛釗 更新:2018.04.16

貴陽南明河上的甲秀樓 洛釗文圖

清人劉玉山的《甲秀樓長聯》,共174字,凝結了貴州的歷史文化。開頭便是:"五百年穩占鼇磯,獨撐天宇,讓我一層更上,眼界開拓。",直入主題,開篇明義。可知上聯主要寫四方景物,下聯追敘貴州歷史,寄興寓情,多有歌功頌德之辭。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自從劉玉山此聯嵌於甲秀樓上後,便成為甲秀樓一絕,甲秀樓也因此而廣為人知。真乃聯因樓作,樓因聯傳。劉玉山的名字也和甲秀樓和甲秀樓長聯一起留在了人們心中!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甲秀樓緣何被稱“黔南勝跡”

甲秀樓入門處有尊石牌坊,上題"黔南勝跡",很多人都會在這裡留影。牌坊前後有8個石獅子,是從高處俯衝下來的下山雄獅,顯得虎虎生氣,好不威風。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腳下有座浮玉橋,它的橋面並不是平面的,而是有一個起伏,像一條浮在水上的玉帶。建築家在此煞費苦心,因兩岸地勢高低不同,於是在對岸建起一個大拱,形成一條曲線,增加了橋樑造型的美感。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橋的兩端,前面有拱南閣、觀音閣、翠微閣,後面有武侯祠。河中有一巨大礁石矗立,名為鼇磯石。河水到了這裡,形成了一個漩渦叫涵碧潭。河邊有沙洲,綠草茵茵,名為芳杜洲。一橋飛架南北,造就了"煙雨樓臺山外寺,畫圖城郭水中天"的意境。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浮玉橋可與杭州蘇堤的"六橋煙雨"、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相媲美。據說這種橋型出現的時間比北京玉帶橋要早兩百多年。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浮玉橋橫跨在清澈的南明河上,兩岸翠柳煙籠。橋下的涵碧潭在此迴旋蕩漾,形成"長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觀。清晨和傍晚,倘若有人從橋上悠然走過,從遠處觀看,仿佛是在水上行走,詩人用"水從碧玉環中流,人在青蓮瓣裡行"的詩句點化它的神韻。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甲秀樓巍然屹立把人帶入了"宛在水中央"的詩情畫境。從遠處眺望,半圓形的橋孔與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剛好是個正圓。橋、亭、樓的影子一齊映在水中,給人以"鏡中景,水中樓"的朦朧感覺。甲秀樓建在鼇磯石上,還有深一層的表達,意在"獨佔鰲頭",英才輩出。

貴陽阿哈湖鬱金香花展 洛釗文圖

文人雅土詠詩作賦翠微園

過樓抵南岸可遊覽貴陽僅存的一座距今560多年的明代建築"翠微園"。王陽明曾經遊覽過的南庵便在這裡。他在《南庵次韻二首》詩中寫道:"松林晚映千峰雨,漁人收網舟初集"。

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之夜 洛釗文圖

走進大門,聳立在臺階上的是南明時期永曆王朝修建的拱南閣。永曆王朝,最初建都在廣東肇慶,以後輾轉遷到貴州,拱南閣大樑上至今還保留著"永曆己未孟秋月吉旦"的字樣。

與貴陽老朋友歡聚一堂 洛釗文圖

己未年即永曆九年,王朝的建築隨著歲月的流逝,大都毀壞,惟有貴州還保存了一些遺跡,除了拱南閣而外,在安龍還有"十八先生墓"和幾個小皇子的墳塚。供南閣內陳列著貴州的各種民族工藝品。在它的右側,翠竹清幽,建有"龍門書院"。"龍門"二字寄託了一個良好的願望,希望學子們有朝一日能夠像鯉魚跳龍門一樣,高中及第。

爽爽的貴陽山清水秀 洛釗文圖

拱南閣右側的"澹花空翠"園林是典型的江南庭院。昔日的翠微閣,臨水而建,"半邊山樓,半邊水樓",頗有詩意。倚樓遠眺,明月清風,兩岸煙柳,有看不完的美景,道不完的情思,文人雅土喜在此詠詩作賦。

貴陽美食十秒涮鍋 洛釗文圖

如今的"澹花空翠"園林,展出各種奇石,集中展現了貴州的石文化、盆景和根雕,也是貴州山地文化的一角。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翠微閣內,有蕭嫻書法作品陳列館。蕭嫻是康有為的弟子,中國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她的手跡在氣勢宏大的筆觸中顯出靈秀,"飛簷甲天下,落影秀寰中"的條幅,詩句中隱言"甲"與"秀"的意思。"清風待客,明月留人",運筆飛動,詞意清雅,表達了貴州人民殷勤好客的情懷,歡迎天下遊客來貴州到甲秀樓作客。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甲秀樓是貴陽一處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古色古香,文脈悠悠。入夜後燈火輝煌,人影晃動,成為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聚焦點,在現代文明中閃爍著歷史的光芒,昂揚著"甲秀天下"的精神風貌,引導人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甲秀樓甲秀貴陽,名樓與長聯相映生輝 洛釗文圖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甲秀樓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洛釗 更新:2018.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