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容易,不容易,P2P們不容易

對於P2P來說,備案還是蠻重要的。

好比戶口本。

沒有它,

P2P就像一棵草...

一直以來,2018年6月,都被確定為P2P備案的最終截止時間點。

各地的金融辦,都要在6月前完成對P2P的驗收備案。

能通過的P2P,才是有戶口的寶...

但最近消息傳出,高層監管部門口頭通知,延遲了原定於6月底的驗收備案。

具體延期到什麼時間點?

——沒准。

具體還要怎麼整改?

——沒說。

這相當於什麼?

相當於你熬了幾個小時的黑夜,以為天終於要亮了,突然有人告訴你:

抱歉地通知你,這裡是南極,

正處於極夜裡,什麼時候天亮不知道...

當然,也不全然是壞事。

推遲了備案時間,這讓原本趕不及在6月前完成整改的平臺,可以有更多時間去改。

多了一分希望。

不過也有很多平臺覺得:是殺是剮,還不如給個痛快...

我個人感覺,之所以延遲備案,很大原因是在於,目前的備案這個“審核”在地方部門手中。

高層很怕,一旦開始搞備案,有的地方草草給過了,又會引起新一輪金融亂象。

這些年,中國的金融亂象,有一半都是地方搞出來的。

比如現貨白銀、原油投資等...

地方總有業務創新的心思,想發展自己的金融事業,導致全國上下一盤棋亂亂的。

所以從中央監管來看,還是先刹刹車吧。

既不准地方出細則,也不告訴你該怎麼整改,沒有方向。

用一種山雨欲來的氣氛來壓著你,看誰實力不行,熬不到最後,率先崩盤了。

這算不算一種自然淘汰?

以上都是對行業的影響。

對於我們來說,在投資方式上,還是堅持之前的原則——只選頭部平臺。

有實力強勁的股東爸爸,平臺越能扛得住風險和壓力。

再看他們家資產,是否合規。

最近還有一個資管新規出臺,P2P不能售賣資管產品,不能變相在網上賣金交所產品。

這一條殺傷力也挺強。

以前有很多P2P平臺,變相地賣金交所產品、資管計畫,現在統統不行了。

比如開鑫貸,雖然背景已經強到不行,

但它有賣金交所產品,所以這塊也必須下架。

總之在資產上,P2P就老實做小額、分散的借款標的就行。

大家在選擇平臺時,也可以注意下資產這點。

ps.

順便說下,過去一年,我文章提過的幾個平臺。

洋錢罐:

沒啥好說的,其實它做的是古典P2P了...

主要是小額的借款項目。以前有高利息的情況,但後來調整了利率,以符合現金貸新規的要求。

整改壓力不大。

小贏理財:

小贏與洋錢罐的資產類似,

小額分散為主。

以前賣過金交所產品,不過早就下架了。許多產品有保險保障,安全性不用太過憂慮——

實在擔憂,直接買保險保障的產品就好。

友金所:

用友集團旗下的,主要是做針對小企業的小額借款。暫時整改壓力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