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打出“對敘動武”這張牌 英法為什麼就要“跟”?

【歐洲時報網】4月13日晚,隨著美英法的導彈劃破夜空,

借“化武問題”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便轟動世界。當特朗普的中東政策日漸明晰,外界似乎對美國打出的“對敘動武”這張牌並不驚訝。而正處於脫歐、罷工潮等“煩心事”中的英法兩國為何跟了這張牌?這或許先從兩國官方表態開始探究。

伴隨著大馬士革燃起硝煙,軍事打擊所引發的連鎖反應也隨之而來。國際社會對此次行動的意見不一,而在美英法三國國內,認為此次行動繞開議會合法性存疑的也是大有人在。

法國不算“跟牌”?馬克龍:是我們說服了特朗普

13日夜間,馬克龍最終決定法國參加美英的空襲行動,這也是馬克龍就任以來第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

上海觀察者網報導,左翼“不屈法國”黨魁梅朗雄在社交媒體上指出,

“這是北美的一次復仇冒險,不負責任地將衝突進一步升級。”極右翼“國民陣線”黨魁勒龐則認為法國應成為維持國際秩序及和平的力量。

面對國內對於此次行動合法性的質疑,馬克龍在15日接受電視採訪時表示,法國並沒有向敘利亞宣戰,只是採取軍事行動,摧毀了阿薩德政權製造化學武器的能力。

馬克龍強調,此次行動具有“充分的國際正當性”,他還表示,特朗普曾經想從敘利亞局勢中脫身,

而法國最終說服特朗普採取行動。

新華社分析稱,自馬克龍去年5月上臺後,法國外交重回傳統目標,即謀求獨立自主和確保自身的世界大國地位。在敘利亞問題上,馬克龍一改前任做法,展示積極務實色彩。

當下馬克龍正面臨國內工會罷工的壓力。對於他而言,此時以敘利亞疑似化武事件為由,與美英聯手發動一場速戰速決的有限軍事打擊,

直接收益是鞏固盟友關係、緩解國內政治壓力;而從長期看,也能彰顯法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並能為推行地中海戰略探路和佈局。

談“跟牌”原因 英首相劍指敘政權?

儘管自己一再稱對敘動武是“正確且合法的”,但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解釋仍無法讓國內在野黨心服口服。

英國在野黨紛紛批首相特雷莎·梅未獲國會同意就授權軍事行動,只是在尾隨美國行事,損害英國國際地位。

“炸彈不會挽救生命,也不會帶來和平,”工党領袖科爾賓說,“就像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也承認的,這個在合法性上依然存疑的行動,有可能導致已經成為災難的衝突進一步惡化。”

自由民主黨領袖溫斯·凱博更諷刺稱,“騎在反復無常的美國總統上衣的後擺上與取得下議院授權是兩碼事”。

對於英國此次出兵的目的,新華社分析稱,英國在敘利亞問題上一直主張推翻巴沙爾政權,英國不願在敘利亞問題上置身事外,除了出於打擊恐怖分子的考量外,也是為了維持其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保持昔日大國餘威。

不過,針對上述說法,特雷莎·梅表示,“沒有切實可行的替代使用武力的辦法”。她同時強調此次打擊無關“權力更迭”,且“不會進一步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也有分析認為,在英國“脫歐”背景下,特雷莎·梅正已被國內政治搞得焦頭爛額,而從此前的“毒諜案”到現在的敘利亞“化武”問題,無疑讓她看到了轉移國內矛盾的契機。同時,敘利亞問題也可成為英國同美國、法國等增進盟友關係的好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毒諜案”和敘利亞“化武”事件都出現了反轉。俄方最新宣佈,莫斯科方面已獲得了關於前間諜中毒案的秘密資訊,顯示中毒物質為美國、英國和北約裝備BZ毒劑。央視新聞用戶端也報導,俄羅斯國防部日前公佈視頻,證明這起所謂的敘利亞“化武”襲擊其實是英國授意“白頭盔”組織偽造的。

特朗普為何先斬後奏?

歐洲盟友都各有算盤,作為對敘空襲的“始作俑者”,特朗普又有哪些現實考量呢?

在國內層面,特朗普也存在轉移國內政治壓力的考量。目前特朗普依然面臨“通俄門”調查的壓力,其私人律師邁克爾·科恩的辦公室、住所等9日突然遭到聯邦調查局調查。軍事行動很可能成為特朗普轉移輿論注意力的方式。

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晉的觀點認為,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對特朗普顯得無比重要。用導彈換取選民支持,還有什麼能比落在中東國家的導彈,更能讓各方滿意,更能體現美國的“偉大”呢?

其次在國際層面,美國需要維持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美國不願看到敘政府軍持續擴大戰果並鞏固自己的地位,與此同時,根據新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特朗普政府在中東地區有三大戰略訴求:強化與盟友關係、優先遏制伊朗、借機打壓俄羅斯在中東影響力。

介面新聞援引中東問題專家、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趙偉明的觀點認為,目前敘利亞政府在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下占得上風,美國在敘利亞已經面臨被邊緣化,特朗普本人也表達了撤軍的意願。

然而,特朗普想從敘利亞撤軍,國內的鷹派人士有不同意見,在盟友這邊,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決不願意。特朗普需要安撫國內的強硬派和國外的盟友,軍事打擊敘政府目標就是安撫策略之一。

現在,特朗普當局正承受著來自國際國內如潮水般湧來的批評聲。14日,美國數十座城市大批民眾走上街頭舉行示威活動,抗議特朗普對敘軍事打擊。此外,由於特朗普在宣佈此次打擊前,並未諮詢美國國會,國會兩黨都出現了批評聲音。美媒稱,美國88名眾議院議員已經發佈聯合聲明,呼籲總統特朗普在敘利亞行動前,應尋求國會授權。

國際範圍內,俄羅斯、中國、古巴等國都表示,美國繞開安理會,對敘採取單邊軍事行動有悖《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基本準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對此強調,所有會員國都有義務始終如一地遵守《聯合國憲章》和有關國際法,在處理有關和平與安全問題時更是如此。

對於英國此次出兵的目的,新華社分析稱,英國在敘利亞問題上一直主張推翻巴沙爾政權,英國不願在敘利亞問題上置身事外,除了出於打擊恐怖分子的考量外,也是為了維持其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保持昔日大國餘威。

不過,針對上述說法,特雷莎·梅表示,“沒有切實可行的替代使用武力的辦法”。她同時強調此次打擊無關“權力更迭”,且“不會進一步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也有分析認為,在英國“脫歐”背景下,特雷莎·梅正已被國內政治搞得焦頭爛額,而從此前的“毒諜案”到現在的敘利亞“化武”問題,無疑讓她看到了轉移國內矛盾的契機。同時,敘利亞問題也可成為英國同美國、法國等增進盟友關係的好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毒諜案”和敘利亞“化武”事件都出現了反轉。俄方最新宣佈,莫斯科方面已獲得了關於前間諜中毒案的秘密資訊,顯示中毒物質為美國、英國和北約裝備BZ毒劑。央視新聞用戶端也報導,俄羅斯國防部日前公佈視頻,證明這起所謂的敘利亞“化武”襲擊其實是英國授意“白頭盔”組織偽造的。

特朗普為何先斬後奏?

歐洲盟友都各有算盤,作為對敘空襲的“始作俑者”,特朗普又有哪些現實考量呢?

在國內層面,特朗普也存在轉移國內政治壓力的考量。目前特朗普依然面臨“通俄門”調查的壓力,其私人律師邁克爾·科恩的辦公室、住所等9日突然遭到聯邦調查局調查。軍事行動很可能成為特朗普轉移輿論注意力的方式。

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晉的觀點認為,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對特朗普顯得無比重要。用導彈換取選民支持,還有什麼能比落在中東國家的導彈,更能讓各方滿意,更能體現美國的“偉大”呢?

其次在國際層面,美國需要維持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美國不願看到敘政府軍持續擴大戰果並鞏固自己的地位,與此同時,根據新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特朗普政府在中東地區有三大戰略訴求:強化與盟友關係、優先遏制伊朗、借機打壓俄羅斯在中東影響力。

介面新聞援引中東問題專家、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趙偉明的觀點認為,目前敘利亞政府在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下占得上風,美國在敘利亞已經面臨被邊緣化,特朗普本人也表達了撤軍的意願。

然而,特朗普想從敘利亞撤軍,國內的鷹派人士有不同意見,在盟友這邊,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決不願意。特朗普需要安撫國內的強硬派和國外的盟友,軍事打擊敘政府目標就是安撫策略之一。

現在,特朗普當局正承受著來自國際國內如潮水般湧來的批評聲。14日,美國數十座城市大批民眾走上街頭舉行示威活動,抗議特朗普對敘軍事打擊。此外,由於特朗普在宣佈此次打擊前,並未諮詢美國國會,國會兩黨都出現了批評聲音。美媒稱,美國88名眾議院議員已經發佈聯合聲明,呼籲總統特朗普在敘利亞行動前,應尋求國會授權。

國際範圍內,俄羅斯、中國、古巴等國都表示,美國繞開安理會,對敘採取單邊軍事行動有悖《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違反國際法原則和基本準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對此強調,所有會員國都有義務始終如一地遵守《聯合國憲章》和有關國際法,在處理有關和平與安全問題時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