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無地農民”有希望了!專家提議用“社保”補償無地農民

由於各地長期實施“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政策,農村新生人口難以分到土地的問題困擾著很多農村家庭。

前些年大家指望著第二輪承包到期後,是不是有全國範圍重新分地的可能,

但今年國家對此已經有了明確的說法:第二輪承包期到期後,自動延期30年。換句話說重新分地是不可能了。

為什麼不能重新分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在接受媒體採訪是表示,靠重新分地來解決人地矛盾是不現實的,

因為人口是一直在快速增長的,如果說每增長一個人口就分一次地,最終的結果是土地越分越細,那到時候碎片化的土地又怎麼能保障農民的生活呢?

所以,重新分地是行不通的。但葉興慶提出,有兩個辦法有機會解決“無地農民”的問題:

辦法① 國家統一買社保

無地農民渴望分地,根本原因不是說有多迷戀土地,而是對於農民來說,土地是最後的生活保障,

一旦打工的形勢不好,還能有個退路。

但如果說國家能夠把針對“無地農民”的社保體系完善起來,通過統一買社保,讓“無地農民”的生活來源有兜底的話,也就消除了農民的後顧之憂。

辦法② 村民自主協商小規模分地

國家制定的承包制總體原則是大穩定、小調整,

也就是說,雖然不能大規模分地,但如果小範圍內協商分地,並不違背國家政策。

所以,今後可能會建立起一套政府主導,村集體民主協商分地的體系,依照法律法規和群眾的意見,來決定土地的調整和分配,給新生人口分到土地的機會。

辦法③ 通過土地收儲機構來協調分配

葉興慶還提出一個構想,就是以後可以跨村、跨鄉成立“土地收儲整治機構”,專門將進城後自願退出土地的農民留下的土地,整合收集起來,然後適度規模外包給“無地農民”。

不知道大家覺得這些提議怎麼樣?

全國農村土地改革催生暴富新行業,點擊“瞭解更多”,立刻開始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