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上嫁女記》熱播 張檬:蔡少芬是強大的對手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禮智

由山影製作攜手山東文投、半島傳媒聯合出品,王雷、蔡少芬、張檬等連袂出演的電視劇。

劇中,張檬出演蔡少芬的90後女兒何冰冰,談到和“老媽”蔡少芬的合作,張檬稱她是個強大的對手,“我是那種遇強則強的人,她是一個很強大的對手,那我也會覺得演得很過癮”。

作為女兒:

喊蔡少芬媽媽不習慣

在《海上嫁女記》中,張檬飾演90後女孩何冰冰。對於這個角色,張檬坦言非常喜歡,“我覺得性格很直爽這一點和我挺像的,不太喜歡家長給你安排好後面的路怎麼走,我的人生我要自己做主”。

劇中,蔡少芬和張檬這對母女檔真是惹人注意。張檬笑言,自己剛開始也不是很習慣,畢竟兩人年齡差不是太大,所以需要培養一種母女的默契感,“我發現她也很愛吃,我們每天都要聊今天吃啥好吃的”。隨著兩人合作愈發默契,張檬表示,演到和蔡少芬吵架的戲份,心裡都會不舍和難過。但更多的是對這個“老媽”的敬佩,“都知道她普通話不是很好,如果有後期配音,很多香港演員在拍攝的時候都會用粵語對臺詞,但蔡少芬不是,她會很認真地用普通話說臺詞。

我是那種遇強則強的人,她是一個很強大的對手,那我也會覺得演得很過癮”。

不再催婚:

父母直接催生孩子了

劇中,何冰冰面對愛情十分勇敢,那麼現實生活中張檬對待愛情的態度又是怎樣?“戲裡有一句臺詞‘沒有戀愛的婚姻都是耍流氓’。

我覺得情感這個事情自己最清楚的,沒有什麼所謂的門當戶對,要過一輩子一定是要自己喜歡的才可以,我本人也是這樣的愛情觀。”張檬坦言,在她看來,美好的愛情和婚姻至少是兩個人要互相欣賞,“女孩子每一個階段對另一半的追求肯定是不一樣的,戀愛和婚姻的想法也不一樣,你十幾歲的時候,就是要帥,會打籃球、會唱歌、會彈琴。往後發展就是要很man,要有擔當,可以給你很多指引。
其實每一個階段的擇偶標準是不同的。而我現在就是一定要精神層面能夠溝通的,如果只是一個好看的皮囊,看五年看十年一定會覺得就那樣,精神層面最重要的,兩個人一定要互相欣賞,有共同的愛好和價值觀,這個特別重要”。

張檬曾規劃自己25歲就結婚,然而計畫趕不上變化,現在還是獨身一人,她笑著說父母早已經不催她結婚,直接催她生孩子了,“有一天爸媽問我在幹嗎,我說我在健身。

我爸就會說‘對,你要好好健身,要為了下一代做準備。你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才好生養啊’。然後就聊不下去了。特別是你身邊初中同學、小學同學,甚至幼稚園的同學都已經生二孩了,所以父母才更催,但是這種東西是催不來的嘛。”

稍顯沉寂:

因拍戲無暇參加活動

相比於前兩年,如今的張檬似乎稍顯沉寂,很少出現在公眾面前。張檬說,這就是作為演員的無奈,“因為演員只有選擇演或不演,和你一定要演好。但是很多後續的東西是自己不可控的,發行方面、後期方面,這些乾著急也沒用,好在這些戲都在慢慢排檔了,希望今年這幾部戲能井噴吧”。

除了影視作品,張檬也很少出現在綜藝節目中,甚至公開的商業活動都不多。對此,張檬表示她是一個生活特別單調的人,她一直都覺得演員演好戲就行了,“我就不停地在拍戲,幾乎365天都在拍戲,我要拿作品來說事兒,就是因為一直在拍戲,也沒有時間去參加很多活動”。張檬坦言,她特別享受站在鏡頭前演戲的那個感覺,“比站在紅毯上面,讓我覺得更實在”。

當製片人:

為了有更多的話語權

就是因為喜歡演戲,為了自己有更多話語權,張檬還做起了製片人,拍了《不欺不遇》這部電影,“我很喜歡台前工作,想參與幕後是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話語權,做了製片人之後就可以去拍一些自己想演的戲,如果只是做演員其實是很被動的,只能等別人來找你,那麼我想演什麼可能只有自己做老闆才能實現”。

不過,當了製片人後她才發現原來製片人也不容易,“以前是我演好戲就好了,但是製片人從前期的籌備,到拍攝過程中整個劇組的問題,包括某一個演員可能有一些情緒問題,你都要去管。製片人就是讓整個劇組和諧、順利地拍完戲。拍完以後,其他演員去接別的戲了。那麼製片人呢?發行、剪輯、宣發等一系列事情,都要操心”。

雖然辛苦,但成就感還是滿滿的,因此張檬還想繼續做製片人,“我之前買的一部小說也是一個古裝IP,叫做《江山如畫》,正在劇本開發階段,基本上已經開始在談平臺和談演員了”。對於演員的選擇,張檬覺得首先要尊重原著,然後會聽一些原著粉的意見,“在圈子裡畢竟也混了十年了,有挺多好朋友,都知道我在做這件事,也都很支持,都說‘你到時找我演啊’,感覺很溫暖,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這些朋友還是挺管用的”。

[編輯: 焦琳]

張檬說,這就是作為演員的無奈,“因為演員只有選擇演或不演,和你一定要演好。但是很多後續的東西是自己不可控的,發行方面、後期方面,這些乾著急也沒用,好在這些戲都在慢慢排檔了,希望今年這幾部戲能井噴吧”。

除了影視作品,張檬也很少出現在綜藝節目中,甚至公開的商業活動都不多。對此,張檬表示她是一個生活特別單調的人,她一直都覺得演員演好戲就行了,“我就不停地在拍戲,幾乎365天都在拍戲,我要拿作品來說事兒,就是因為一直在拍戲,也沒有時間去參加很多活動”。張檬坦言,她特別享受站在鏡頭前演戲的那個感覺,“比站在紅毯上面,讓我覺得更實在”。

當製片人:

為了有更多的話語權

就是因為喜歡演戲,為了自己有更多話語權,張檬還做起了製片人,拍了《不欺不遇》這部電影,“我很喜歡台前工作,想參與幕後是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話語權,做了製片人之後就可以去拍一些自己想演的戲,如果只是做演員其實是很被動的,只能等別人來找你,那麼我想演什麼可能只有自己做老闆才能實現”。

不過,當了製片人後她才發現原來製片人也不容易,“以前是我演好戲就好了,但是製片人從前期的籌備,到拍攝過程中整個劇組的問題,包括某一個演員可能有一些情緒問題,你都要去管。製片人就是讓整個劇組和諧、順利地拍完戲。拍完以後,其他演員去接別的戲了。那麼製片人呢?發行、剪輯、宣發等一系列事情,都要操心”。

雖然辛苦,但成就感還是滿滿的,因此張檬還想繼續做製片人,“我之前買的一部小說也是一個古裝IP,叫做《江山如畫》,正在劇本開發階段,基本上已經開始在談平臺和談演員了”。對於演員的選擇,張檬覺得首先要尊重原著,然後會聽一些原著粉的意見,“在圈子裡畢竟也混了十年了,有挺多好朋友,都知道我在做這件事,也都很支持,都說‘你到時找我演啊’,感覺很溫暖,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這些朋友還是挺管用的”。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