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京女子圖鑒》是“北漂”被黑的最慘的一次,沒有之一。

文/汐呱太娘

(本文是荔枝新聞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看慣了動輒50集起步的國產劇,真·又臭又長。

今兒要聊的這部,只有20集,(宣傳稿裡說)它是國產劇的一股清流。

(沒錯,現在國產劇已經墮落到連集數少都值得點贊的地步了)

看完之後的感受是:

有些片子拍500集也看不膩,比如《名偵探柯南》。

有些片子哪怕只有20集也看不下去,比如——

《北京女子圖鑒》

豆瓣6.6

(但我覺得還可以再減2分)

看劇名你一定會想到去年火爆亞洲的日劇《東京女子圖鑒》。

但製作方強調,絕(我)不(們)是(不)翻(一)拍(樣)。

事實上,這兩部劇確實區別很大。

《東京女子圖鑒》講的是——

東京這樣的大都市,很冷漠,它的閃閃發光和底層階級沒半毛錢關係。

女主是從鄉下來“京漂”的,拜金,卻總是被現實一次次打臉。

《北京女子圖鑒》講的是——

北京這樣的大都市,很溫暖,即便你資質平庸也能左右逢源步步高升。

女主是從四川來“北漂”的,虛榮,卻總是能遇上伯樂和飯卡。

看完已播的6集,淚流滿面。

不是因為有共鳴,而是因為朕從未見過如此扯淡之劇本。

沒有一個人物值得尊敬,沒有一處細節經得起推敲,宣傳稿裡吹的牛逼完全沒有兌現,編劇不但沒北漂經驗甚至我懷疑他都沒正經上過班。

宣傳稿裡強調最多遍的是,“戚薇全素顏出鏡”。

但眾所周知,女星(自以為的)素顏≈不化眼線。

戚薇算得上敬業,從第一個鏡頭掃到她我都沒認出來可以判斷:是素顏沒錯了。

但容我說句戚薇粉絲不愛聽的話——

素顏出鏡的目的,是為了符合角色設定,令人物更真實飽滿。

比如趙薇在《親愛的》裡的全素顏出鏡

但戚薇的素顏仿佛是在提醒觀眾:整容臉確實不適合素顏出鏡以及演女大學生……

素顏兩分鐘後,戚薇又把口紅和BB霜擦上了

不能兌現的牛逼,就別在宣傳稿裡反復吹了,比如“北漂看了會有共鳴”。

共你妹。

這是北京HR被黑的最慘的一次,面試永遠只聊兩個話題——

你想要多少薪水?但無論你說多少錢,他們都不會答應。

你為什麼來北京?每次都問這句屁話,只是為了cue出(編劇自以為)熱血的回答:

女主來自四川樂山,雖然在北京找不到工作,但她堅持不回老家。

不是因為夢想還沒實現,而是因為“最差的才回老家”。

樂山人民躺著也中槍:WTF?!我們哪裡差?!

這不但是【老家人】被黑的最慘的一次,也是【老同學】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女主到底是哪個學校的?老同學裡沒一個正經人。

難道編劇是想表達出了校門之後大家都進化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女主到北京後,第一個投靠的老同學,是個猥瑣屌絲男。

又說要借她房子住,又說要給她介紹工作,結果一進屋就企圖強☆禁☆姦她。

女主掙脫了跑下樓,我以為她會報警,結果她想想又回去了——

編劇該不會想以這種方式證明北京的工作確實很難找吧??

竟然有人說看到這裡心酸的哭出聲,你淚點是不是長在肚臍眼上啊……

女主又去投靠另一個老同學,一個愛釣凱子的撈女。

明明是住在地下室的打工妹,卻能一個電話就叫來土豪當取款機。

這是土豪被黑的最慘的一次:明明和撈女只是第二次見面,卻給她和女主買了迪奧香水、上千元的衣服、還請吃了一頓兩千多的日料(背景設定是十年前)

被宰了一次還不過癮,土豪又帶女主去大佬們的飯局,這是從地下室直接進軍名流圈了??

飯桌上的陪酒妹是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得主(郭敬明背後一涼!)

這是郭敬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第一名在出書,第三名在陪酒。

這屆大佬飯局乾貨太多,還有舞蹈學院的妹子現場翻跟鬥。

編劇的野心和這位女同志的跟鬥一樣,用力過猛。

撈女還教女主拓展人脈的方法——去工體蹦迪……

蹦迪不負有心人,女主在那裡結識了時尚雜誌編輯和國企HR。

然鵝拓展人脈的目的竟然如此膚淺——

這是雜誌編輯被誤解最深的一次,也是國企HR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教女主如何在面試時投機取巧、工資造假——

這個帶女主釣凱子、交損友的撈女,居然還有臉說出這種勵志雞湯——

女主不但沒覺得這老同學腦子有泡,還跟著她一起拜金買包。

編劇表達拜金的方式也是突兀到不行——

你是認真(想逗我笑)的嗎?

整整六集,完全看不到女主在職場上的進取和奮鬥。

只看到她忙著參透潛規則滿滿的辦公室文化。

她所在的部門全是不好好工作、只會搞小團體主義的渣渣員工。

如果編劇想以此來製造職場女性的共鳴,是不是偷換概念了?

你確定職場生存的法則是站隊形和選門派嗎?

說白了還是因為——

國產職業劇工作佈置的太少,才有閒工夫全職勾心鬥角。

而且假到沒眼看的是,每次唱反調、被排擠的都是女主。

女主六集換了三份工作,但沒有一個是她自己找的。

第一份工作是耍流氓的老同學介紹的。

第二份工作是飯局認識的土豪介紹的。

第三份工作就搞笑了,女主給一個穿高跟鞋磨破腳的女老闆遞上創口貼,然後就跳槽去女老闆公司了……

(敲黑板)出門連個創口貼都不帶的人,你們還指望能遇上貴人嗎?

創口貼之恩,當湧泉相報。

女老闆不但把房子租給她住,屋裡的愛馬仕還隨便她用。

女老闆在北京有四套房,女主問她有什麼致富秘笈,她語出驚人——

小盆友千萬不要模仿,姐姐的離婚賠償金是編劇意淫的。

而現實是,你離婚可能連孩子都分不到。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當《東京女子圖鑒》裡的女老闆教導女主——

年輕女孩不好好工作,卻想著用結婚來實現個人價值,簡直是侮辱了男女平等的時代。

《北京女子圖鑒》的女老闆卻在教導女主——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全劇滿滿的直男癌思想。

大清亡了那麼多年,編劇的思想還這麼封建。

到北京的時間越長,女主就越焦慮。

不是因為碌碌無為,而是因為25歲了、蹉跎了、貶值了……

這是25歲女性被黑的最慘的一次,編劇大概也是二五吧?

我不敢相信這種臺詞會出現在一部女性勵志劇裡

除了人生觀、價值觀很迷,每一條感情線也很迷。

單身狗千萬別嫉妒,女主6集換了3個男朋友,一個比一個厲害。

海報完美詮釋了國產“大女主”:女(瑪)強(麗)人(蘇)背後不只有一個男人,而是一堆。

瑪麗蘇的異性緣超乎想像,前六集大概可以概括成這樣——

屌絲男同學想強☆禁☆姦她,中年成功男士想請她吃飯,業界大佬想給她介紹工作,公司男領導想潛規則她,她掉幾滴眼淚富二代大客戶就心甘情願簽合同。

總之,不喜歡女主的男人,不算男人。

每次分(交)手(往)的原因也讓正常人想不通——

初戀男友以變心為由提分手,其實是因為他媽病了(這不是10年前韓劇的套路嗎?)

第二任男友是她上司,一個經濟適用男。

導致兩人分手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男友請她吃飯做了《吃垮金錢豹攻略》,撐到去藥店買健胃消食片……(我努力忍住不讓自己笑出聲,並且十分想得到這份攻略)

第三段戀情又名《電視劇裡的富二代總是衷愛腦殘》。

女主丟了大單子,她想到的解決方法是:找客戶哭訴……歪日。

這是一場苦肉計,為的是讓客戶心軟,她甚至還買了防水睫毛膏……歪日。

把自己灌醉後甚至還把自己算計客戶的事兒講給客戶聽……歪日。

喝大了還當著客戶的面瘋狂嘔吐,吐在包裡……歪日。

那麼問題來了,這位元男客戶對女主的印象是——

A. 這女人腦子有泡。

B. 這女人真的好特別好有魅力。

正確答案是B,他不但和女主簽了合同,還送了她一個香奈兒包包……歪日。

寶貝,這麼大,夠你吐的了

這樣一部【找工作靠關係、找物件靠對方眼瞎】的女性勵志劇。

借用網友的一句話來評價再合適不過——

“這不是《北京女子圖鑒》,這是《北京女子意淫》。”

想看的同志,我不但不會給你網盤,還會一巴掌把你打醒。

更多神劇吐槽盡在【劇毒社】微信公眾號(dujialasir):

面試永遠只聊兩個話題——

你想要多少薪水?但無論你說多少錢,他們都不會答應。

你為什麼來北京?每次都問這句屁話,只是為了cue出(編劇自以為)熱血的回答:

女主來自四川樂山,雖然在北京找不到工作,但她堅持不回老家。

不是因為夢想還沒實現,而是因為“最差的才回老家”。

樂山人民躺著也中槍:WTF?!我們哪裡差?!

這不但是【老家人】被黑的最慘的一次,也是【老同學】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女主到底是哪個學校的?老同學裡沒一個正經人。

難道編劇是想表達出了校門之後大家都進化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女主到北京後,第一個投靠的老同學,是個猥瑣屌絲男。

又說要借她房子住,又說要給她介紹工作,結果一進屋就企圖強☆禁☆姦她。

女主掙脫了跑下樓,我以為她會報警,結果她想想又回去了——

編劇該不會想以這種方式證明北京的工作確實很難找吧??

竟然有人說看到這裡心酸的哭出聲,你淚點是不是長在肚臍眼上啊……

女主又去投靠另一個老同學,一個愛釣凱子的撈女。

明明是住在地下室的打工妹,卻能一個電話就叫來土豪當取款機。

這是土豪被黑的最慘的一次:明明和撈女只是第二次見面,卻給她和女主買了迪奧香水、上千元的衣服、還請吃了一頓兩千多的日料(背景設定是十年前)

被宰了一次還不過癮,土豪又帶女主去大佬們的飯局,這是從地下室直接進軍名流圈了??

飯桌上的陪酒妹是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得主(郭敬明背後一涼!)

這是郭敬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第一名在出書,第三名在陪酒。

這屆大佬飯局乾貨太多,還有舞蹈學院的妹子現場翻跟鬥。

編劇的野心和這位女同志的跟鬥一樣,用力過猛。

撈女還教女主拓展人脈的方法——去工體蹦迪……

蹦迪不負有心人,女主在那裡結識了時尚雜誌編輯和國企HR。

然鵝拓展人脈的目的竟然如此膚淺——

這是雜誌編輯被誤解最深的一次,也是國企HR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教女主如何在面試時投機取巧、工資造假——

這個帶女主釣凱子、交損友的撈女,居然還有臉說出這種勵志雞湯——

女主不但沒覺得這老同學腦子有泡,還跟著她一起拜金買包。

編劇表達拜金的方式也是突兀到不行——

你是認真(想逗我笑)的嗎?

整整六集,完全看不到女主在職場上的進取和奮鬥。

只看到她忙著參透潛規則滿滿的辦公室文化。

她所在的部門全是不好好工作、只會搞小團體主義的渣渣員工。

如果編劇想以此來製造職場女性的共鳴,是不是偷換概念了?

你確定職場生存的法則是站隊形和選門派嗎?

說白了還是因為——

國產職業劇工作佈置的太少,才有閒工夫全職勾心鬥角。

而且假到沒眼看的是,每次唱反調、被排擠的都是女主。

女主六集換了三份工作,但沒有一個是她自己找的。

第一份工作是耍流氓的老同學介紹的。

第二份工作是飯局認識的土豪介紹的。

第三份工作就搞笑了,女主給一個穿高跟鞋磨破腳的女老闆遞上創口貼,然後就跳槽去女老闆公司了……

(敲黑板)出門連個創口貼都不帶的人,你們還指望能遇上貴人嗎?

創口貼之恩,當湧泉相報。

女老闆不但把房子租給她住,屋裡的愛馬仕還隨便她用。

女老闆在北京有四套房,女主問她有什麼致富秘笈,她語出驚人——

小盆友千萬不要模仿,姐姐的離婚賠償金是編劇意淫的。

而現實是,你離婚可能連孩子都分不到。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當《東京女子圖鑒》裡的女老闆教導女主——

年輕女孩不好好工作,卻想著用結婚來實現個人價值,簡直是侮辱了男女平等的時代。

《北京女子圖鑒》的女老闆卻在教導女主——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全劇滿滿的直男癌思想。

大清亡了那麼多年,編劇的思想還這麼封建。

到北京的時間越長,女主就越焦慮。

不是因為碌碌無為,而是因為25歲了、蹉跎了、貶值了……

這是25歲女性被黑的最慘的一次,編劇大概也是二五吧?

我不敢相信這種臺詞會出現在一部女性勵志劇裡

除了人生觀、價值觀很迷,每一條感情線也很迷。

單身狗千萬別嫉妒,女主6集換了3個男朋友,一個比一個厲害。

海報完美詮釋了國產“大女主”:女(瑪)強(麗)人(蘇)背後不只有一個男人,而是一堆。

瑪麗蘇的異性緣超乎想像,前六集大概可以概括成這樣——

屌絲男同學想強☆禁☆姦她,中年成功男士想請她吃飯,業界大佬想給她介紹工作,公司男領導想潛規則她,她掉幾滴眼淚富二代大客戶就心甘情願簽合同。

總之,不喜歡女主的男人,不算男人。

每次分(交)手(往)的原因也讓正常人想不通——

初戀男友以變心為由提分手,其實是因為他媽病了(這不是10年前韓劇的套路嗎?)

第二任男友是她上司,一個經濟適用男。

導致兩人分手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男友請她吃飯做了《吃垮金錢豹攻略》,撐到去藥店買健胃消食片……(我努力忍住不讓自己笑出聲,並且十分想得到這份攻略)

第三段戀情又名《電視劇裡的富二代總是衷愛腦殘》。

女主丟了大單子,她想到的解決方法是:找客戶哭訴……歪日。

這是一場苦肉計,為的是讓客戶心軟,她甚至還買了防水睫毛膏……歪日。

把自己灌醉後甚至還把自己算計客戶的事兒講給客戶聽……歪日。

喝大了還當著客戶的面瘋狂嘔吐,吐在包裡……歪日。

那麼問題來了,這位元男客戶對女主的印象是——

A. 這女人腦子有泡。

B. 這女人真的好特別好有魅力。

正確答案是B,他不但和女主簽了合同,還送了她一個香奈兒包包……歪日。

寶貝,這麼大,夠你吐的了

這樣一部【找工作靠關係、找物件靠對方眼瞎】的女性勵志劇。

借用網友的一句話來評價再合適不過——

“這不是《北京女子圖鑒》,這是《北京女子意淫》。”

想看的同志,我不但不會給你網盤,還會一巴掌把你打醒。

更多神劇吐槽盡在【劇毒社】微信公眾號(dujiala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