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祝賀!安徽這兩市又添一項重量級“國字型大小”招牌!

點擊上方藍字“安徽發佈”關注我們

好消息!

日前,科技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佈

《關於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

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函》,

支持全國17個城市

開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

我省馬鞍山市、蕪湖市名列其中。

祝賀這兩個市

又添一項重量級“國字型大小”招牌!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

這兩市在建設創新型城市上

都做了哪些

馬鞍山市

近年來,馬鞍山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工作並取得積極成效。在戰略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在政策層面打好“ 組合拳”,在操作層面組織實施一攬子政策措施,先後出臺了《馬鞍山市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試行)》《馬鞍山市科技“ 小巨人”企業培育計畫實施辦法》《馬鞍山市支援企業自主創新若干政策》,形成了從創新源頭到成果產業化的“ 政策鏈”。

這些密集政策的出臺,充分調動了企業的創新積極性,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創新能力,有力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馬鞍山始終把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作為科技工作的重要方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孵化鏈,整合集聚各類資源,打造創新創業“ 四大鏈條”,促進產業、項目、資金、人才精准對接。同時,馬鞍山注重創新投入,著力實現創新投資主體多元化。
始終把創新投入作為戰略性投資,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強度,市財政每年兌現各類科技創新政策資金2 億元左右。2017 年,馬鞍山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GDP比重2.61% ,居全省第3 位;高企總數348 家,居全省第3 位;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6 件,居全省第3位。連續8 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先後躋身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市、省級創新型試點城市行列。

馬鞍山將完善建設方案和任務分解落實,採取有效措施,加快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基本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讓創新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創新能力位居中部地區同類城市前列,主要創新指標達到國家和省創新型城市先進位次,

成為全省乃至長三角地區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現代製造業基地。圍繞這一目標,馬鞍山將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創造發展新優勢;進一步明晰各類創新主體的角色定位和發展需求,精准配置創新資源,強化協同創新,系統提升創新能力;聚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總體要求以及馬鞍山創新特色,完善區域發展佈局,加速創新要素集聚和優化配置,推進全市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整體提升;實施更加開放、靈活、有效的人才政策,著力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統籌推進人才隊伍發展,切實把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產業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主動適應國家、省全面推進創新創業的新要求,打造創新創業鏈條,努力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加速釋放創新潛能;進一步優化創新的制度環境、市場環境和文化環境,構建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著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蕪湖市

根據蕪湖市科技局提供的資料,2017年全市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74%;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52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和增加值分別達到4125.2億元和947.2億元,增加值占GDP和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30.9%和56.5%,連續多年領跑全省;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6.1件,連續7年保持全省第一;蕪湖在長三角26個城市綜合創新能力排名中位列第十。該局榮獲人社部和科技部五年評選一次的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

近年來,蕪湖市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優化創新發展環境,著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以占全省5%左右的面積和人口,創造了占全省10%以上的GDP和財政收入,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以上研發機構、專利創造等主要科技創新指標占全省20%左右,湧現出奇瑞等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知名創新型企業。

連續6次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榮獲國家首批“智慧財產權示範市”“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安徽省創新型試點市”等榮譽稱號。

下一步,蕪湖市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完善建設方案和任務分解落實,採取有效措施,推進蕪湖創新型城市建設,打造長江經濟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打造現代化創新之城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轉發,點贊!

往期精彩回顧

加速創新要素集聚和優化配置,推進全市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整體提升;實施更加開放、靈活、有效的人才政策,著力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統籌推進人才隊伍發展,切實把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產業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主動適應國家、省全面推進創新創業的新要求,打造創新創業鏈條,努力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加速釋放創新潛能;進一步優化創新的制度環境、市場環境和文化環境,構建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著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蕪湖市

根據蕪湖市科技局提供的資料,2017年全市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74%;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52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和增加值分別達到4125.2億元和947.2億元,增加值占GDP和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30.9%和56.5%,連續多年領跑全省;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6.1件,連續7年保持全省第一;蕪湖在長三角26個城市綜合創新能力排名中位列第十。該局榮獲人社部和科技部五年評選一次的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

近年來,蕪湖市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優化創新發展環境,著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以占全省5%左右的面積和人口,創造了占全省10%以上的GDP和財政收入,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以上研發機構、專利創造等主要科技創新指標占全省20%左右,湧現出奇瑞等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知名創新型企業。

連續6次蟬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榮獲國家首批“智慧財產權示範市”“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安徽省創新型試點市”等榮譽稱號。

下一步,蕪湖市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完善建設方案和任務分解落實,採取有效措施,推進蕪湖創新型城市建設,打造長江經濟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打造現代化創新之城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轉發,點贊!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