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傳祺“新十年”列車啟動 將發佈全新的品牌口號

在番禺化龍的廣汽乘用車總部見到鬱俊,他剛好從2018全美汽車經銷商大會歸來,帶著豐收的喜悅。出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22個月之後,鬱俊做出了一項關係到廣汽傳祺未來發展的決定,推出全新的品牌口號。推出時間都已經確定了:2018年7月21日,廣汽傳祺成立10周年的慶典上。

毫無疑問,對於廣汽傳祺而言,

即將發佈的全新品牌口號至關重要——既是宣傳品牌精神,反映品牌定位、豐富品牌聯想,也是明晰品牌願景、堅定員工信心。直觀的品牌口號,不僅能表現企業精益求精的文化內涵,還能向消費者傳達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借助于全新品牌口號的發佈,廣汽傳祺的發展路線和最終目標將再一次確認:2018年產銷挑戰70萬輛,2019年進入北美市場,2020年年產銷衝擊100萬輛;從現在開始,借助全球研發網、全球供應鏈體系以及廣汽行銷方式為核心的世界級造車體系,

打造世界級的中國品牌。

全新的品牌口號會是什麼?鬱俊沒有透露。但如果仔細研讀鬱俊在2017年米其林峰會、2018北美車展、2018全美汽車經銷商大會的發言,以及2017年和2018年年度事業方針的提出,對於全新品牌口號、廣汽傳祺在未來的定位,都有或明或暗的闡述。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偉力

有序推進全球佈局

人才梯隊建設穩步推進

今年是廣汽傳祺成立10周年,也是廣汽傳祺繼續踐行供給側改革的關鍵年份。鬱俊提出2018年年度事業方針:強健體質,持續創新,樹立危機意識,深化品牌建設,為傳祺新十年奠定堅實基礎。相比於2017年,新的事業方針增添了“樹立危機意識”和“深化品牌建設”兩項新的內容。對於現階段的廣汽傳祺而言,腳踏實地,心懷敬畏,昂首向前,才能走得更遠。

全新品牌口號的“提煉”,

與廣汽傳祺開展品牌理念梳理和企業文化體系建設是同時進行。過去一年,廣汽傳祺通過廣泛徵集、集思廣益,讓公司全員共同參與企業品牌、企業文化戰略升級項目,增強企業員工參與感、歸屬感,進一步梳理企業經營哲學,通過共同的文化理念,與企業一同攜手同行。郁俊在介紹時,一邊清晰鋪陳,一邊稍作解釋,顯然,他親歷這一過程,熟稔於心。

截至目前,

在國內,廣汽傳祺已經在廣州、烏魯木齊、杭州、宜昌建廠。在全球,廣汽傳祺已經進入中東等14個國家,並將設立北美銷售公司和香港貿易平臺,形成覆蓋中國、中東、東南亞、東歐、非洲、美洲的全球佈局。要支撐這一切,直指人心的品牌口號、上下認同的企業文化、健全的人才創新機制以及合理的人才梯隊建設,缺一不可。

近一年來,廣汽傳祺陸續啟動開展了“傳祺T動力班組長特訓營(GTLC)”、“傳祺鷹”科系長訓練營和 “精鷹計畫”中層幹部清華、北大研修班。未來,還將建設廣汽傳祺大學並成立海外培訓基地。

汽車第一屬性仍是交通工具

全球採購確保全球品質

要成為世界級的中國品牌,除在中國,還需要“造船出海”,在北美和歐洲兩大市場中的一個立足,廣汽傳祺選擇率先突破的是北美市場。中國車市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沒有之一;北美車市則是全球門檻最高的市場,同樣沒有之一。沒有可靠的產品品質、成熟的品質體系、健全的服務體系,很難在兩大市場同時立足。

為全球消費者創造更美好的移動生活,要做到這點,在鬱俊看來,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和品質已經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構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廣汽傳祺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強化品質為先,就是廣汽傳祺現階段的重點課題,也是廣汽傳祺對國家號召的積極回應。

為了未來十年的快速發展,廣汽傳祺首先對供應鏈管理進行國際化、標準化、規範化,奠定了產品品質穩定提升的基礎。

“合資企業推進零配件國產化率是一項重要工作,自主品牌要參與全球競爭,需要反其道而行,全球採購以確保全球品質”。鬱俊認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汽車的第一屬性仍將是交通工具。

汽車是移動智慧終端機,還是交通工具?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概念。對於智慧移動終端,技術、資料、網聯是產品的核心。而作為一種交通工具,提升可靠性、安全性和耐用度等才是關鍵。今年電動汽車百人大會上,主旋律悄然發生變化: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的成熟與運用、純電動車的推廣和普及,離不開政策和標準的支撐,以及良好的產品品質做基礎。汽車首先得是一輛“好車”,其次才會是其他。

已簽約10家世界級零配件供應商

北京車展再簽10~15家

無論政策如何變化,對廣汽傳祺和鬱俊而言,產品品質的反覆運算提升不會停下腳步。鬱俊認為,抓住產品品質才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能夠認清事物的主要矛盾,不但有利於認識事物、抓住規律,更有利於預測事物的發展方向,成為時代的引領者。

在今年2月初《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2017年版)發佈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中國製造2025》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整體上仍處於中低端。辛國斌認為,中國製造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加快實現製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性跨越。工信部的建議和廣汽傳祺的主張,宏觀統籌與微觀執行,在這一刻不謀而合。

高品質發展這一基本特徵,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前提。認清這一趨勢,不但有利於認識事物、抓住規律,更有利於預測事物的發展方向,成為時代的引領者。

在產品品質控制方面,廣汽傳祺還根據自身特點與優勢,吸取各大主流派系品質管制經驗,建立嚴苛的“6520”品質管控體系。

與此同時,廣汽傳祺獨創的“廣汽採購方式”,走全球採購路線。至2017年底,廣汽傳祺已經與包括博世、大陸、電裝、佛吉亞、法雷奧在內的10家世界級零配件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今年北京車展上,將再簽約10~15家。據統計,2017年廣汽傳祺供應商零件不良率為10ppm,遠低於國內主流自主品牌供應商零件不良率,超越許多合資品牌。

高品質獲廣泛認可

與合資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廣汽傳祺對高品質的堅守,社會也給出了最好的回應。今年2月,2017年廣東省政府品質獎出爐,包括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在內的10家企業最終獲此殊榮,這也是廣汽傳祺繼J.D.Power IQS中國品牌五連冠後再獲權威品質認定。

今年3月,廣汽傳祺銷量54,184輛,同比增長27.22%,1~3月累計銷售新車149,320輛,同比增長了22.73%,完成年度70萬銷量目標的21.33%。在廣汽傳祺的推動下,廣汽集團前3個月累計銷售新車508,432輛,同比增長11.21%。

如果中國品牌投入鉅資做正向研發,如果中國品牌下大力氣實現與合資品牌一樣的高品質,會不會太晚?消費者願意買單嗎?中高端市場還會給機會嗎?過去十年,廣汽傳祺用切身經歷回答了這一問題:可以!不但國內可以,國外也可以。做正確的事情,什麼時候都不會晚。

站在成立十周年的新起點上,廣汽傳祺已經與合資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實現了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式發展,成為主流汽車企業的一員,成為全球汽車製造領域的關鍵一環。

(專題)

記者觀察:

即將成立10年的廣汽傳祺正站在第二次騰飛的十字路口,朝哪個方向前行是每個掌舵者都在思考的問題。郁俊並沒有將目光停留於廣汽傳祺的過去,而是以汽車產業和《中國製造2025》的宏觀角度辨析現在的狀態,思考未來的發展,進而確定發展路線。

在“顛覆”、“重新發明汽車”響徹汽車行業的時代,堅信“汽車的交通工具屬性”的企業越來越少。但縱觀車市,最受消費者認可、發展最為迅速的仍舊是這些“清流”,廣汽傳祺便是其中之一。“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股神”沃倫•巴菲特這句投資格言一直被支持者奉為經典,這句話套用在汽車產業當中,同樣成立。

鬱俊直率和坦誠,但從不和別人抬杠。“未來汽車到底是什麼?”他有自己堅定的看法和態度,他要做的,只是用能力和表現去贏得市場,然後用市場證明自己。作為一個汽車企業掌舵人,這才是真正的不亦快哉。

未來,還將建設廣汽傳祺大學並成立海外培訓基地。

汽車第一屬性仍是交通工具

全球採購確保全球品質

要成為世界級的中國品牌,除在中國,還需要“造船出海”,在北美和歐洲兩大市場中的一個立足,廣汽傳祺選擇率先突破的是北美市場。中國車市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沒有之一;北美車市則是全球門檻最高的市場,同樣沒有之一。沒有可靠的產品品質、成熟的品質體系、健全的服務體系,很難在兩大市場同時立足。

為全球消費者創造更美好的移動生活,要做到這點,在鬱俊看來,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和品質已經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構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廣汽傳祺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強化品質為先,就是廣汽傳祺現階段的重點課題,也是廣汽傳祺對國家號召的積極回應。

為了未來十年的快速發展,廣汽傳祺首先對供應鏈管理進行國際化、標準化、規範化,奠定了產品品質穩定提升的基礎。

“合資企業推進零配件國產化率是一項重要工作,自主品牌要參與全球競爭,需要反其道而行,全球採購以確保全球品質”。鬱俊認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汽車的第一屬性仍將是交通工具。

汽車是移動智慧終端機,還是交通工具?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概念。對於智慧移動終端,技術、資料、網聯是產品的核心。而作為一種交通工具,提升可靠性、安全性和耐用度等才是關鍵。今年電動汽車百人大會上,主旋律悄然發生變化: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的成熟與運用、純電動車的推廣和普及,離不開政策和標準的支撐,以及良好的產品品質做基礎。汽車首先得是一輛“好車”,其次才會是其他。

已簽約10家世界級零配件供應商

北京車展再簽10~15家

無論政策如何變化,對廣汽傳祺和鬱俊而言,產品品質的反覆運算提升不會停下腳步。鬱俊認為,抓住產品品質才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能夠認清事物的主要矛盾,不但有利於認識事物、抓住規律,更有利於預測事物的發展方向,成為時代的引領者。

在今年2月初《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2017年版)發佈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中國製造2025》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整體上仍處於中低端。辛國斌認為,中國製造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加快實現製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性跨越。工信部的建議和廣汽傳祺的主張,宏觀統籌與微觀執行,在這一刻不謀而合。

高品質發展這一基本特徵,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前提。認清這一趨勢,不但有利於認識事物、抓住規律,更有利於預測事物的發展方向,成為時代的引領者。

在產品品質控制方面,廣汽傳祺還根據自身特點與優勢,吸取各大主流派系品質管制經驗,建立嚴苛的“6520”品質管控體系。

與此同時,廣汽傳祺獨創的“廣汽採購方式”,走全球採購路線。至2017年底,廣汽傳祺已經與包括博世、大陸、電裝、佛吉亞、法雷奧在內的10家世界級零配件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今年北京車展上,將再簽約10~15家。據統計,2017年廣汽傳祺供應商零件不良率為10ppm,遠低於國內主流自主品牌供應商零件不良率,超越許多合資品牌。

高品質獲廣泛認可

與合資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廣汽傳祺對高品質的堅守,社會也給出了最好的回應。今年2月,2017年廣東省政府品質獎出爐,包括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在內的10家企業最終獲此殊榮,這也是廣汽傳祺繼J.D.Power IQS中國品牌五連冠後再獲權威品質認定。

今年3月,廣汽傳祺銷量54,184輛,同比增長27.22%,1~3月累計銷售新車149,320輛,同比增長了22.73%,完成年度70萬銷量目標的21.33%。在廣汽傳祺的推動下,廣汽集團前3個月累計銷售新車508,432輛,同比增長11.21%。

如果中國品牌投入鉅資做正向研發,如果中國品牌下大力氣實現與合資品牌一樣的高品質,會不會太晚?消費者願意買單嗎?中高端市場還會給機會嗎?過去十年,廣汽傳祺用切身經歷回答了這一問題:可以!不但國內可以,國外也可以。做正確的事情,什麼時候都不會晚。

站在成立十周年的新起點上,廣汽傳祺已經與合資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實現了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式發展,成為主流汽車企業的一員,成為全球汽車製造領域的關鍵一環。

(專題)

記者觀察:

即將成立10年的廣汽傳祺正站在第二次騰飛的十字路口,朝哪個方向前行是每個掌舵者都在思考的問題。郁俊並沒有將目光停留於廣汽傳祺的過去,而是以汽車產業和《中國製造2025》的宏觀角度辨析現在的狀態,思考未來的發展,進而確定發展路線。

在“顛覆”、“重新發明汽車”響徹汽車行業的時代,堅信“汽車的交通工具屬性”的企業越來越少。但縱觀車市,最受消費者認可、發展最為迅速的仍舊是這些“清流”,廣汽傳祺便是其中之一。“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股神”沃倫•巴菲特這句投資格言一直被支持者奉為經典,這句話套用在汽車產業當中,同樣成立。

鬱俊直率和坦誠,但從不和別人抬杠。“未來汽車到底是什麼?”他有自己堅定的看法和態度,他要做的,只是用能力和表現去贏得市場,然後用市場證明自己。作為一個汽車企業掌舵人,這才是真正的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