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以平常心冷眼看待美英法空襲敘利亞

4月14日夜間,美英法空襲了敘利亞的幾處軍事目標,

大馬士革市區傳來巨大的爆炸聲,再次將世界輿論的關注焦點吸引到了敘利亞。有人驚呼“美俄要直接對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戰要來了,和平到頭了”,真是這樣嗎?

愚以為,特朗普雖然又一次指揮軍隊襲擊了敘利亞,而且這次有了英法兩個盟友的幫忙,發射的導彈數量也遠遠高於去年4月的那次,攻擊目標也比去年多出幾倍,造出來的聲勢也非常宏大,但這依然是一次無法改變敘利亞局勢發展的小型戰鬥,

而並不是大規模進攻的前奏。甚至可以說,這是一次為了“面子”而進行的表演。

一、它是一次小型戰鬥,政治意義遠大于軍事意義。據俄羅斯軍方發言人聲明,美英法三軍使用戰機和軍艦向敘利亞幾個目標發射了100多枚導彈,但有70多枚被敘利亞防空部隊成功攔截,大多數目標如三個機場毫髮未損,所有導彈都未進入俄羅斯防空部隊責任區內,

無俄軍人員傷亡報導,敘利亞軍人損失也很小。因此,這種襲擊和我們“放煙花”玩耍沒什麼兩樣,只具有象徵性意義——美國敢打你。美英法發動的這次空襲對敘利亞軍隊的損傷極小,自己反而被摧毀大部分導彈,這就意味著敘利亞政府軍的重要作戰資源未受到損傷,其仍然具有強大的攻擊能力,因此這次空襲並不能改變當前敘利亞政府軍越來越佔據優勢和主動攻擊地位的現實。

二、它是“一次性襲擊”,而不是大規模戰爭的前奏。空襲結束後,美國國防部長宣稱“這是一次性的戰爭行動”,是為打擊敘利亞軍隊的化學武器製造和使用能力。這就是說,此次襲擊只是對那個“敘利亞軍隊在東古塔使用化學武器”的懲戒性行動,而不是全面對敘利亞的戰爭。而且,美英法把攻擊目標完全鎖定在敘利亞軍隊身上,根本不敢碰俄羅斯軍隊,就連俄軍基地周圍的敘軍目標都故意放棄以免傷及俄軍引發與俄羅斯的直接對抗。

所以,這次行動不是西方大規模顛覆敘利亞政府戰爭的開始,而只是一個威脅信號或招呼。美軍再次襲擊的紅線是“敘利亞再次使用化學武器”,這實際是告訴俄敘聯軍,拿下東古塔以後不要再動了,否則我隨便找個理由就能弄死你。

三、空襲以後的敘利亞恐將長期陷入“軍閥割據”的地域格局。

美國再次對敘利亞軍事設施發動的打擊行動是出於其維護敘利亞反對派勢力免遭進一步打擊的戰略考慮,是為了阻止政府軍和俄羅斯、伊朗聯軍越來越強勁的攻擊意圖,防止政府軍“一統全國”。如果政府軍在俄羅斯和伊朗支持下迅速蕩平反對派武裝勢力,重新恢復國家主權的完整統一,那將是美國近年來最大的“滑鐵盧”,有不堪承受之重。因此,美國需要在實力不足以再次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及時阻止這種於己不利的事態發生,聯合盟友發動一次小規模戰鬥是理想選擇。敘利亞不是孤軍在戰鬥而是有俄羅斯等強大的夥伴在撐腰,美國要想通過代理人推翻巴沙爾合法政權已經是不可能了,想大打又害怕,因此讓敘利亞長期處於“軍閥割據”狀態就是退而求其次的最佳選擇了,至少自己的代理人短時間內不會被消滅。當然未來的局勢發展還是很微妙的,要看美俄兩國的決心,兩國都已被逼到了牆角,誰也不願意灰溜溜地離開這個地方。不大打改變不了現在的局面,大打美俄都占不了便宜且有引發核戰的風險,所以割據是必然選擇。

綜上,我們應以平常心看待發生在敘利亞的戰爭行動,不應為其驚慌失措,不必為西方的先進武器所驚嚇,很多東西都是色厲內荏的,很多事都只是無奈的燒錢表演,敘利亞這個局不是短期內能破解的,必將陷入長期的對抗進程。(全文完,歡迎在文後留言討論)

聯合盟友發動一次小規模戰鬥是理想選擇。敘利亞不是孤軍在戰鬥而是有俄羅斯等強大的夥伴在撐腰,美國要想通過代理人推翻巴沙爾合法政權已經是不可能了,想大打又害怕,因此讓敘利亞長期處於“軍閥割據”狀態就是退而求其次的最佳選擇了,至少自己的代理人短時間內不會被消滅。當然未來的局勢發展還是很微妙的,要看美俄兩國的決心,兩國都已被逼到了牆角,誰也不願意灰溜溜地離開這個地方。不大打改變不了現在的局面,大打美俄都占不了便宜且有引發核戰的風險,所以割據是必然選擇。

綜上,我們應以平常心看待發生在敘利亞的戰爭行動,不應為其驚慌失措,不必為西方的先進武器所驚嚇,很多東西都是色厲內荏的,很多事都只是無奈的燒錢表演,敘利亞這個局不是短期內能破解的,必將陷入長期的對抗進程。(全文完,歡迎在文後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