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數人雲與UMCloud合併,容器廠商能否通過整合展開差異化競爭?

拓撲社(ID:tobshe)4月16日報導 (文:竇悅怡)今天,拓撲社(ID:tobshe)瞭解到,容器PaaS廠商數人雲宣佈,

將與雲計算服務商UCloud旗下的私有雲公司UMCloud正式合併。

據悉,數人雲是國內最早的容器創業公司之一,創始人王璞博士曾任Google資深架構師,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

成立近四年,數人雲已經在金融、能源、零售等行業取得長足發展,為諸多國內知名大型企業客戶提供私有雲計算PaaS服務,如上交所、廣發銀行、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

而UCloud作為國內最早從事公有雲服務的雲計算廠商之一,

已經洞察到IaaS+PaaS融合的大趨勢,尤其看好容器發展,2015年起著手推進公有雲上容器技術應用層面的研發,並陸續開始推出公有雲PaaS產品。

在深入研發容器技術的同時,UCloud也將容器相關生態戰略部署提上日程,並於2016年投資了領先的容器雲專業廠商數人雲。

同時,UCloud在2016年與國外最大的OpenStack廠商Mirantis合資成立UMCloud,進軍國內私有雲市場。去年12月,UCloud完成對UMCloud外資股份的全資收購。

拓撲社瞭解到,

UMCloud與數人雲業務的全面整合,合併後新的公司將依託於UCloud在公有雲服務領域多年的積累和經驗,實現優勢互補,極大地增強雲計算技術在企業級IT領域的實際落地及持續服務能力。

其次,雙方會為企業客戶提供IaaS+PaaS的一體化的產品,以及包括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專有雲在內的雲計算整體解決方案,以滿足企業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另外,UCloud將把私有雲產品線更加完善,並加速UCloud大資料流程通產品“安全屋”平臺、AI訓練與服務平臺的私有化等。

拓撲社曾經在《容器雲技術火候已至,下一步:投資人入場》介紹道,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不可否認,轉型能夠説明企業實現產品差異化,建立競爭優勢,提高用戶體驗,但這一過程中也必然會遇到如何提高業務敏捷度和加速交付節奏的問題。

而容器PaaS平臺就可以説明客戶快速構建雲原生應用,

實現持續集成和交付,加速應用反覆運算,從而成為企業落地微服務架構改造及實現DevOps運維架構理念的最優選擇。

一些IT應用領先的行業,如銀行、電力等等已經在基於諸如Docker+Kubernetes的PaaS來改造傳統業務。PaaS可做應用層的封裝調度、部署打包、開發擴容等等。通過使用PaaS技術,企業可以實現更快速的業務開發、集成和交付上線。

同時,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意識到雲計算的重要性,

通過雲計算實現企業數位化轉型,但隨著應用的規模愈發龐大,邏輯愈發複雜,反覆運算更新愈發頻繁,應用開發所需的統一規範和原有開發模式雜亂無章成了企業追求進步的主要障礙。

而隨著雲計算技術逐漸被廣泛接受,用戶除了可能部署在私有雲上,還可能部署在公有雲上,但傳統的PaaS標準不統一,使得不同供應商遷移非常困難,成本高昂。

容器PaaS能夠對底層基礎架構資源實現快速、標準化和更羽量級的管理。其次,微服務將成為雲計算原生應用的標準開發架構,傳統企業客戶對微服務應用的管理需求日益強烈。

目前,容器技術已進入被市場充分認可和產業化的階段,在金融、能源、製造、教育、互聯網等領域積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

在拓撲社看來,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容器技術的成熟落地,市場需求的加大,資本的青睞,必定加速推進這個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但需要提的是,經過調研,我們發現,目前容器雲PaaS廠商普遍從技術路線、產品佈局、行業打法最初特點明顯,隨著行業發展,大家的各種打法逐漸趨同,差異化競爭不明顯,這些都是廠商下一步思考的事情。

至於這次雙方整合,勢必對整個產業帶來新的變化,也為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思路,至於未來是否還會有更多的整合,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其次,微服務將成為雲計算原生應用的標準開發架構,傳統企業客戶對微服務應用的管理需求日益強烈。

目前,容器技術已進入被市場充分認可和產業化的階段,在金融、能源、製造、教育、互聯網等領域積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

在拓撲社看來,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容器技術的成熟落地,市場需求的加大,資本的青睞,必定加速推進這個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但需要提的是,經過調研,我們發現,目前容器雲PaaS廠商普遍從技術路線、產品佈局、行業打法最初特點明顯,隨著行業發展,大家的各種打法逐漸趨同,差異化競爭不明顯,這些都是廠商下一步思考的事情。

至於這次雙方整合,勢必對整個產業帶來新的變化,也為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思路,至於未來是否還會有更多的整合,我們只能拭目以待!